立市之初,特區就把電子產業作為支柱,劃出了一平方多公里的范圍設立了上步工業區,全市百分之九十多的電子生產企業都集中在這里。區域內道路的命名就體現出市里對這一產業寄予的厚望。自西往東三條南北向的主干道分別叫華富路、華強路、華發路。區內的幾條主要街道按振興中華的口號,分別叫振中路、振興路、振華路。
由于工業區的中心干道是華強北路,慢慢的上步工業區被稱為華強北。
電子大廈是華強北最早的建筑,特區在開埠之初就建起了這所二十層高的大樓,當時也是特區最高的大樓,第一座地標性建筑,標志著全國電子產品高度聚集的交易市場就此落成。
高科技企業在開放不久的中國還是鳳毛麟角,在這里突然成片的冒了出來,讓主管科研的部門喜出望外,跟蹤扶持它的發展。
特區為了整合分散的電子企業,成立了電子集團,實現市場化運營,不久后開辟了專業的電子交易市場——賽格廣場。
國家重視,地方支持,企業的蓬勃發展,從此奠定了華強北中國電子交易第一市場的江湖地位,造就了這個全國最大的電子交易平臺。
嚴美雯來到特區時,國際電子城,曼哈商業城等一批電子交易商城剛剛開業,各種促銷活動鋪天蓋地,賽格廣場人頭攢動,搶購各種電子產品。
其實,華強北每天都像開業一樣,賽格廣場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批發大軍們拖著平板小車,上面堆得像小山一樣高大大小小的箱子,身上還要肩扛手拎著各種商品,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隨后,采購的產品送到了工業區停車場里的箱式貨車中,緊接著振興、振中、振華的街道會變的擁擠不堪,汽笛長鳴,人聲鼎沸。幾天后,這些電子產品出現在全國各大城市的電子商城中。用業內人的話講,華強北打個噴嚏,全國電子市場都會感冒。
嚴美雯的主要工作是寫軟件,做編程。她像每一個深漂族一樣,起床后花一元錢在早點鋪填飽肚子,為了節省時間,在辦公桌前吃著幾元錢一盒的午餐,天天要加班到深夜,伴隨著凌晨一、二點鐘的月光入眠是家常便飯。
在BJ上大學時,看到北漂的辛苦,嚴美雯當時覺得不能想像這種生活,而現在卻也過上這種日子。不同的是北漂們多數是文科生,選擇為藝術獻身,深漂卻是理科居多,夢想有朝一日能成為實業家。
一段時間后,嚴美雯發現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大學學的軟件編程已經丟下幾年,重新收拾起來很吃力,這個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再次入手感到力不從心,自己參與編寫的軟件,一件也沒有賣出去,盡管宋春來和楊帆沒有說什么,但從公司其他職員的眼中,嚴美雯看到了蔑視。心中的壓力一天天加大,想著實在不行回去算了。可是現在回去又能做什么呢?別人出去打拼都是衣錦還鄉,自己難道半途而廢?并且即便回去,以自己所學的專業,彭州也無立身之地。
前些日子跟家里通電話時,女兒哭著要媽媽,嚴美雯心都碎了,恨不能一步趕回家中。她給自己定下了時間表,再努力三個月,如果一切照舊,立刻回家,為了孩子顧不得別人的嘲笑了。如果能站住腳就接孩子過來,再苦再累也要把她帶在身邊。
一番思考后,嚴美雯決心去獨自去做電子產品代理。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代理這個圈子里,懂產品的不懂銷售,懂銷售的不懂產品,而自己恰好對這兩個方面都比較熟悉。
宋春來和楊帆聽到嚴美雯的打算后,面面相覷。知道她在公司的處境,正不知如何處理,她提出的這個想法倒給大家都解了圍。大學時兩人是嚴美雯的崇拜者和追求者,當初又共同勸她來特區發展,現在把她丟開面子上過不去,都面露難色。
“你們不要有顧慮,我想好了,這事成則做,不成則回,家里還有孩子要照顧呢。”嚴美雯微微一笑。
宋春來想來想去,像是下定了決心:“這樣也好,今后公司的產品全部交給你來代理,另外,電子市場里有我們公司租賃的一個檔口,你拿去用,希望能夠幫到你。”說完看了楊帆一眼。
楊帆點了點頭:“只能祝你好運了,你也知道特區這個地方競爭激烈,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闖,先試試看,有什么困難我們再一起商量。”
“那就太感謝不盡了。”嚴美雯發自內心的說,她知道在華強北賣貨的檔口千金難求,一張申請檔口的申請表就能賣五萬元,兩個老同學是真心相助。
走進電子市場就像進了菜市場的感覺差不多,到處亂哄哄的。
長長短短的柜臺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電子元件,不懂行的人看上去眼花繚亂。內行人則一眼就能分辨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里,同一型號的元件,質量上亦是參差不齊。不同設備、不同工藝、不同的工人加工出來的產品有很大的差別。
嚴美雯來到華強北后就仔細觀察過,現在確定做這一行,更加留意。女人的目光往往比較敏銳,時間不長,任何元器件嚴美雯只要看一眼,伸手一摸就知道是那個工廠生產的,質量如何。她給自己的定位是高端用戶,質量差的產品絕對不碰,慢慢的回頭客越來越多。
三個月后,結算了一下,收入相當可觀,嚴美雯信心大增,覺著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快到年底了,天氣越來越涼,嚴美雯把父母、妹妹和孩子接了過來,戶口也落到特區。林小豐的房子周邊都是好學校,妹妹轉入實驗中學,女兒可以上百花小學,兩個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學校,嚴美雯總算安下心來。
由于嚴美雯待人真誠,親切,說話和言細語,客戶們跟她交流如沐春風,都夸她代理的產品質量好。看到她的生意日益興隆,周圍的商戶半是妒忌半是羨慕的說,哪是產品好,分明是人長的靚。
嚴美雯深知同行是冤家,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想方設法的跟他們搞好關系,常常會把生意推薦一些給同行去做,漸漸的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感嘆她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憑實力,對她十分敬重。
學電子的大學畢業生選擇來特區闖蕩,往往第一站會來到華強北,時間長了知道這里有個叫嚴美雯的學姐,不僅長的漂亮,而且人緣好,關心人,都喜歡跟她打交道。
嚴美雯跟他們學的同一專業,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也深知創業的艱辛,總是盡其所能的幫助他們,久而久之成為這個圈子里的大姐大,被尊稱為雯姐。
日子久了,為了便于業務上的聯系,嚴美雯做了個通訊錄,把每個人的姓名、通訊方式、供職的公司、開發的產品等信息錄了下來,以備不時之需。華強北可以稱為電子業界的黃埔軍校,幾年后特區電子行業的中堅力量均出自這里。為嚴美雯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人脈基礎。
華強北的大學生中有不少來自深大。嚴美雯聽人講過,它雖然是一個地方性大學,起步很晚,但師資力量卻非同小可。深大很像抗戰時期的由各大名校組成的西南聯大。創校之初中國幾所頂尖的學校拿出了自己看家的學科支援它,北大援建的中文、外語類,清華援建的電子、建筑類,人大援建的經濟、法律類,起點之高令人瞠目。
深大的學子中,有一個叫馬化騰的年青人闖入了嚴美雯的視野。他身材高挑,戴著一付眼鏡,顯得文質彬彬。剛來華強北時馬化騰不知干什么好,聽說裝配一臺電腦可以賺五十塊錢,想一試身手,賺點外快。沒想到幾天下來,便認輸退出。這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忙里忙外辛苦一天,還不如高中沒畢業的打工仔和打工妹裝配的速度快,別人裝三臺,自己一臺還沒搞定。
嚴美雯聽說后笑道,他這是大材小用了,怎么不試著去做軟件呢。
果然,沒多久馬化騰去了潤訊通訊做了編程工程師,專注尋呼機軟件的開發。這時,國內尋呼機的發展如日中天,城市中的年青人幾乎每人腰間都有一個,市場之大無法想像。
深大的學生有一個共性,偏重于實用性,馬化騰更是把這一點發揚光大,做出的一款尋呼機軟件在賽格電子市場非常暢銷。嚴美雯也代理了他開發的產品,常常供不應求。
馬化騰為人非常謙和,無論誰找他幫忙都會不辭勞苦,身邊聚集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他還是一個工作狂,遇到問題不研磨透絕不睡覺,笑稱自己應該是華強北最晚上床的人。嚴美雯覺著,這個年青人將來肯定會大有作為。
華強北像馬化騰這樣的追夢人數不勝數,他這一屆畢業的學生中出萃拔類者比比皆是。其實也不奇怪,七十年代出生的這批人,上學時國家的教育已經走上正軌,中學時代正趕上振興中華、奮發圖強的大環境,考入大學的被譽為天之嬌子,高校被稱為象牙之塔,校園里百家爭鳴,學術氛圍濃郁,畢業后敢于下海闖蕩,憑的是真才實學。
這批大學生中嚴美雯看好的還有兩人,一個是南方,一個是韓冬。名如其人,南方性格開朗,喜歡交友,熱情似火。韓冬則內斂含蓄,不事張揚。
嚴美雯笑著對他倆說,怪不得老祖宗對起名這么重視,講究女詩經、男楚辭,名字在性格的形成中真的會起到很大作用哎,看來以后大學真的有必要開設起名學科。
南方的專業是軟件編程,跟馬化騰在一個公司,韓冬學的電子通訊,兩人都喜歡找嚴美雯聊天。
一天,韓冬告訴嚴美雯,自己去了一家公司,做程控交換機的研發工程師。又過了二個月,韓冬來找嚴美雯,邀請她一起為自己的公司銷售程控交換機。
“程控機國內也能生產了?”嚴美雯驚奇的問,她知道這項技術一直是國外壟斷的,電子商城的樓上有幾家代理商。
“我去的時候產品已經定型了,主要面對的是小城市和農村市場,在國內的一些地區試用,效果很好,一點也不次于進口貨。”韓科介紹道。
韓冬去的公司叫華為,成立于一九八七年,在這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到處充滿了愛國的熱情,華為的名字就來源于“中華有為”這句口號。
華為的老總叫任正非,以前像嚴美雯一樣做代理,服務于一家香港程控機設備公司。
程控交換機國內生產不了,產品主要從國外進口,價格畸高。普通市民家里按裝電話,初裝費要幾千元不說,還要排隊等著放號才能裝得上,主要原因就是交換機供貨跟不上的原因。
作為代理商的華為也常常斷糧,什么時候接到貨都興高采烈,包括經理任正非都親自去卸車,因為拿到貨等于拿到錢。當時做交換機代理商的有幾十家,由于代理費優渥,代理商們都提前進入了富商行列,開豪車住豪宅。
任正非是一個非常有眼光又有志氣的人,并不滿足于眼前賺取的這點利益。在他看來,交換機剛剛進入大城市,廣大的中小城市和農村還在使用手搖和撥號電話,有廣闊的市場。
任正非的另一個特點是骨子里永遠有一種技術情結,認為交換機這種東西并不復雜,目前的價格是因為技術壟斷造成的,為了突破技術封鎖,決心自己研發產品。兩年前已經生產出幾十門的小交換機,專供酒店、醫院、企業使用,從去年開始研發大型交換機。
跟他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在特區研發交換機的通訊公司有幾十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產品開發就像田徑比賽,第一個沖線的才是冠軍。華為經過一年的努力,領先一步生產出了數字程控交換機。韓冬想拉著嚴美雯一起做的就是這一款。嚴美雯知道市場奇缺這種產品,對自己而言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便一口答應下來。
月初,嚴美雯像往常一樣約著牛大夯去探視林小豐,探視的時間每月只能一次,林小豐朋友多,媽媽也會過來,嚴美雯隔上幾個月才有機會見到他一次。
林小豐看上去精神還不錯,可能是久不見陽光的原因,面色有些蒼白。每次見到林小豐,嚴美雯總是忍不住的想落淚,反倒是林小豐要講些獄中的趣事來開導她。
前段時間,監舍里新來了一個叫熊大的囚犯,因恃強斗毆誤傷人命,被判了二十年的重刑。此人長的五大三粗,又是半吊子的性格,入獄后不管什么規矩不規矩的,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監舍中幾個身強力壯的想給他來個下馬威,結果幾個人合伙也對付不了他。
住了幾天后熊大看到時仔睡的位置舒服,便來搶這個地方。林小豐在時仔旁邊,已經習慣了,自然不愿意跟這個莽漢為鄰,看他動粗來搶位置,腳下一勾,把他摔了一個大馬爬。
熊大打架上從來沒吃過虧,“嗷”的一聲跳了起來,其他人都躲到了一邊,為瘦弱的林小豐捏了一把汗。熊大哪把林小豐放在眼里,伸手便去抓,想把他抱起來一跤摔倒地上。林小豐腳下一轉,繞到他身后,腳尖用力一點,正踢在熊大的小腿肚上,這一招還是在香港與黑幫打斗時跟郭一鳴學的。熊大大叫一聲,忍住痛,轉過身來使出全身的力氣撲了過去,恨不能一下掐死林小豐。
房間不大,熊大覺著這次他肯定跑不掉。沒想到,林小豐一閃,出其不意的又到了他的身后,用腳尖在他另一條腿肚上點了一下。熊大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雙手抱腿疼的直叫。
房間里的囚犯都看呆了,誰都沒想到林小豐有這么好的身手。
時仔在江湖上混大的,見多識廣,走到熊大跟前笑瞇瞇的說:“熊大,知道厲害了吧,林大哥這是讓著你呢,他再用點力,你這兩條腿都得廢了。”
熊大抱著腿連連求饒。
自此以后,林小豐成了監舍的精神領袖,眾人都佩服他身懷絕技卻深藏不露,也無人再敢讓他每晚講故事了。
這段時間,時仔跟著林小豐識了不少字,沒事時自己找些書看。
時仔家人來探監把情況傳了回去。侯伯勛知道后唏噓不已,說沒想到兒子因禍得福,認識了貴人,讓家人立逼著時仔磕頭拜師。林小豐推脫不過,只好認了這個徒弟。
嚴美雯和牛大夯聽說林小豐收了香港江湖大佬的兒子做徒弟都覺著匪夷所思,但知道他在監獄一切都好,便放下心來。
探監的時間到了,嚴美雯依依不舍的起身,再三囑咐林小豐不要惹事,再有半年多就出獄了,千萬注意安全。
駕車回到市內時已經到午飯時間。牛大夯抬腕看了看表,說道:“老家來了幾個領導考察,中午請他們在茶館吃飯,一起陪一下吧。”
嚴美雯笑道:“好啊,很久沒見嫂子了,正好去看一看她。”
來到茶樓,停好車后,兩人上樓,嚴美雯去辦公室找阿秀聊天。不大會功夫,客人到齊了,牛大夯讓人把嚴美雯叫了過去。
無巧不成書,午飯時,嚴美雯坐在了陽縣郵電局長的邊上。
聽說嚴美雯在做程控交換機的代理,郵電局長眼睛一亮,他正是為了這事來的,縣里收了幾千戶的電話初裝費,排號都到了半年后,正是卡在交換機上,進口的價格太高不說還拿不到貸,這次過來就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替代的設備,看了幾天也沒有合適的,正在發愁。
嚴美雯得知他的來意后,笑道:“用華為的產品吧,可以給你節省一大半的費用。”
聽說是國產質,又是沒有名氣的小公司生產的,郵電局長有些泄氣:“錢不錢的倒是小事,裝上設備后三天兩頭的出故障就麻煩了。”
“放心吧,質量絕對沒問題,浙江已經在用,你們去考察一下。如果看中這款產品,我帶一個團隊先過去給你們做個方案,你看如何?”嚴美雯一笑。
郵電局長猶豫了一下:“好吧,我先讓人去看看再說。”
一周后,嚴美雯接到了郵電局長的電話,請她帶人去做方案。嚴美雯和韓冬帶著一個團隊進駐了陽縣,半個月后,陽縣郵電局提前半年把所有用戶的電話安裝到位,試用后效果一點也不比進口的差。
聽說華為的產品物美價廉,服務周到,彭州地區十幾個縣郵電局聞訊而至,紛紛找到嚴美雯簽訂合同,緊接著周邊地區的郵電部門也紛至沓來。
在一起久了,韓冬對嚴美雯除了敬佩之外又多了一份愛慕之意,有事沒事的跑到嚴美雯家里幫著干活,每次去都大獻殷勤,給老人孩子買了一堆的禮物,全家人都很喜歡這個小伙子。父母試探著勸她考慮個人感情問題。
嚴美雯笑道:“我比他大六七歲,怎么可能跟個小屁孩談戀愛。”
韓冬聽說后也不生氣,笑瞇瞇的說:“反正我有愛的權利,你只要單身我就可以追求,除非你嫁人了。”
嚴美雯笑斥道:“特區最不缺的就是優秀的單身女孩,別把心思用我這兒了,浪費時間,該干嘛干嘛去。”
嚴美雯心里放不下的還是林小豐,高中的那段時光每當回想起來都歷歷在目,林小豐每一個眼神和動作都回味無窮,初戀的感覺刻骨銘心。
不過,盡管非常渴望跟他在一起,但理智卻提醒自己,就算林小豐愿意,也不可能答應,自己是結過婚有孩子的人了,這樣對他不公平。每當想到這兒,嚴美雯的心就像針扎的一樣痛。
再過一個月林小豐就該出獄了,他現在一點收入也沒有,出來后去做什么呢,跟自己一起打拼?不知道他會不會同意,嚴美雯翻來覆去的替林小豐考慮著。
一個月前,她在所住的小區買了一套三房,業主裝修好沒有入住過。房內用品也都置辦好了,想等林小豐出來后送給他住。
現在一家老小住的還是林小豐的房子,幸虧當時他考慮的周到,給自己提供了一個住處,不然以當時的收入,只能跟人合租,家人都來不了,如果那樣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現在。
嚴美雯又去銀行辦了張銀行卡,充了十萬元錢。心想,見面后給他先用著,具體做什么等他安頓下來再說吧。
林小豐出獄前一天,嚴美雯心里慌慌的,總覺著缺點什么似的,怕他受委曲。快到傍晚時給牛大夯打了個電話,約著明天一起去接。
牛大夯笑說,明天去接的朋友很多,你就別去了,接到后想陪他出去玩一段時間,等回來后再聯系你。
嚴美雯聽完心里有些失落,但轉念一想這樣也好,呆在那個地方這么長時間,剛出來肯定不適應,有一幫朋友陪著說說笑笑的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時間過的飛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沒有林小豐的任何消息,嚴美雯心里著急,又撥通了牛大夯的電話。
牛大夯最近正忙著拿地,一年多前他再次做起了地產項目。黃金海岸虧了幾千萬,牛大夯心驚膽戰,對地產項目避之唯恐不及。
不料想,市政大道項目完成后,尾款還是以土地代償的方式結算,不過,這次挑號拿到的地位置還不錯,在特區水庫邊上,離東門鬧市區三站路,估算了一下可以建六萬多平米的商品房。
牛大夯有兩個選擇,一是把地轉讓出去。二是自己開發。猶豫再三,牛大夯找干爹商量。
干爹的意見很明確,支持自主開發。他認為經過幾年的摸索,特區住宅小區建設已經成熟,有了一套可參考的模式,出錢就能挖到人才,組成專業團隊做這一塊并不難。
牛大夯聽了干爹的話,注冊了華基地產公司。這次,他極其謹慎,聘請了專業的團隊,凡事親力親為。設計方案、報建、申批、籌集資金……所有的流程一項不落的全部跟著過了一遍,對地產項目逐漸熟悉起來。
二個月前,樓房地基剛出地面,按照行規就可以賣樓花,開盤后不到半個月房子全部賣了出去。牛大夯信心大增,決定轉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地產項目上。
隨著需求的旺盛,房地產業遍地開花,樓價蒸蒸日上,好的地段每平賣到了四千多元一平,土地競拍水漲船高。一個月前,牛大夯拍得了一塊地皮,估算建筑面積有二十多萬平米,投資概算約十個億,算是個大項目了,牛大夯決定分兩期開發。
一期項目從銀行貸款了三個億,牛大歷盤算著建設周期,二年后一期工程就能開盤賣樓花,接著進行二期建設。項目起了個名字叫明珠雅苑。
一個月來,牛大夯忙個不停的簽訂各種合同,接到嚴美雯電話,牛大夯連連道歉,說最近事情太忙,忘記告訴你,小豐去美國了,估計一年半載的回不了國。
嚴美雯放下電話,心中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