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自出版以來,被多所高職院校選為電工實訓、電工實習及電工(中級工)考證培訓用書,也被許多企業選為職工培訓用書,教材得到廣大教師、企業認可,也深得學生、職工歡迎。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為試點,實施項目化課程改革,課程改革有力地推動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本次修訂集中反映了我校教師先進的教學改革思想、長期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及廣大讀者真誠的意見和建議。
本書遵循從元件到線路、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提高的思路編寫,既注重電工基本技能訓練,又突出新技術、新知識。本書仍然按“項目—模塊”的整體框架編寫,模塊內部架構為“學習目標—理論知識—技能訓練—技能考核—練習與提高”,更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更接近教學實際,同時也維持了老讀者的使用習慣。內容修訂比例為30%~40%,修改了部分用語,刪除了部分資料性、過時信息及電氣CAD繪圖等內容,增添了T68型臥式鏜床電氣控制線路及故障排除等相關實踐內容,并對部分內容進行了適當整合。
經本次修訂,教材結構體系編排更趨科學、合理,層次清晰,循序漸進,符合教學要求,符合高職學生認知規律;通俗易懂,教師好教、學生易學;基礎理論相對完整,注重工程實踐和技能培養,為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服務;在教學硬件要求方面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實用性,能滿足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學條件要求;以平面內容(教材、教案、配套測試題等)為基礎,輔以在線開放課程、在線測試系統、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將很好地滿足學生、企業人員、社會人員自主學習、自主提高需求。
本書共有八個項目、二十四個模塊,教學中可根據各校具體情況分段實施:第一階段可結合《電工技術》《電工實習》類課程實施基本電工實訓(包括項目一、二、三、四等);第二階段可結合電工(中級工)考證培訓實施集中實訓(包括項目五、六、七等)。各校可根據相關專業課的開設情況及專業要求作適當調整、補充。具體安排如下(僅供參考):

本書由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仇超老師任主編,負責全書的內容結構設計、編審協調及統稿工作;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王青、龐宇峰老師任副主編,參加編寫的有仇超、王青、龐宇峰、湯雪彬、沈志祥、李香、琚東升(江蘇常發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莊曉偉(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技術副總、高級工程師)等,全書由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夏春風教授審稿。
在本書使用過程中,有關院校、行業企業、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的同志們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本書雖進行了改進,但疏漏及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朋友提出批評和改進意見,以便今后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