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產品可用性的色彩造型設計
- 姬勇 王麗靜
- 1028字
- 2021-04-28 11:57:35
序言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制造企業更加重視產品的可用性。針對產品的可用性問題,作者從色彩造型相關視角,分析產品的可用性與色彩造型之間的關系。分析研究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分析產品色彩造型的特征要素與構成;二是解析產品可用性與色彩造型之間的關系;三是闡述提高產品可用性的色彩造型設計方法。分析研究首先進行文獻回顧,通過對相關概念內涵進行梳理與分析,界定本書的研究背景、產品可用性及色彩造型研究的含義;其次,通過對產品色彩造型的理論剖析與應用分析,探索色彩造型中不同構成要素與可用性之間的關系,構建提高產品可用性的色彩造型整體分析框架;再次,提出理論假設,建立提高產品可用性的色彩造型設計模式的創新模型,并通過對現有手機產品的比較分析進行實證研究;最后,通過可用性評價方法,再次驗證色彩造型設計模式的應用價值。
本書以產品可用性以及色彩造型的理論分析的文獻研究為基礎,采用規范研究方法討論影響色彩造型的因素并構建模型,以實證研究驗證創新模型,并利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可靠性分析。
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得到的結果如下:
第一,產品色彩造型符合變化與統一的美學原理;第二,產品色彩造型與整體造型的關系為獨立、協同與輔助關系;第三,產品色彩造型的特點包括表達豐富的情感、表達背景與圖形的雙重性、揭示色彩與面積的構成、展現產品色彩的時空變化;第四,產品色彩的特征要素包括創造性、識別性、裝飾性、強化性、調節性與組織性;第五,產品的可用性要素與產品色彩造型特征要素密切相關。
本書補充和完善了現有產品可用性與色彩造型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戶的產品可用性需求以及色彩造型偏好。通過對產品色彩造型各要素進行改善調節,如提高產品的認知效果、視覺刺激,可以使產品具備更高的可用性。研究產品可用性與色彩造型的關系,可明確不同影響因素的作用,為發現與總結產品美學與可用性價值提供了理論依據。另外,產品的設計者與企業可以根據色彩造型的作用效果,合理分配相應的資源,制定不同的設計方針,以滿足用戶對產品的整體需求。
本書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王曉莉、劉派老師等相關工作人員積極推動的結果。北京理工大學張乃仁教授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的領導和同事,為我提供了融洽的研究氛圍;我的學生協助本人完成諸多相關研究工作。在此,我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因作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有紕漏,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姬勇
2019年2月18日于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