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人越寧靜越強大,人越低調越厲害
- 感悟人生哲理
- 72嗎
- 2180字
- 2020-08-19 18:05:00
人間的事,明白一時,糊涂一時,事事都有因果。有些事明白了就好,看破不必說破。人生難得糊涂,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無論在別人眼中,你是什么樣子,只需要記住:“不與事爭,因為爭不過因果;不與人爭,因為會傷了感情;不與已爭,因為會讓人疲累;學會寬容,讓自己平心靜氣;學會隨緣,讓自己身心安樂;學會放下,讓自己明心見性。永遠做個善良的自己。以善為本,厚德載物!”
人生是條無名的河,是深是淺都要過。世界那么大,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都得攢多少緣分才能在一起,所以不要輕易放棄對方。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冀望,關于現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
做人最好狀態(tài)是懂得尊重,不管他人閑事,不曬自己優(yōu)越,更不秀恩愛。你越成長越懂得內斂自持。這世界并非你一人存在。做人靜默、不說人壞話做好自己即可。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人要善良,但更要有尺度,還要辯得清是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朋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付出真心或是發(fā)善心。做人不要斤斤計較,但要有原則。他人有過,不究;于人有恩,不念。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為什么?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為什么?因為兩者的分量不一樣。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分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量。
這輩子別怪人情的冷暖、別怪人心的善變、別怪社會太現實,也別怪世界太殘苦。有些人,你不得不去面對;有些事,你不得不記住;有些情,你不得不錯過;有些路,你不得不去走。說不累,那純屬是假的,累嗎?累就將心靠岸,該面對的面對,該忘記的忘記,該放手的放手。你會發(fā)現,遠離了生活的煩惱、世事的紛擾,天依然是藍的,花依然是艷的,又何必為不值得的事傷神,又何為不值得的人心碎,珍惜身邊人,善待好自己,讓每一天都過得比昨天更好,才是最有意義的。
靜,是人生最好的一種境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人生只有寧靜才能致遠。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各種誘惑撲面而來,弄得不少人心神不安,有的人成天忙碌著,為賺錢而忙,為名利而忙,為財富為忙,為“面子“而忙。一個忙字,讓不少人吃的是快餐,看的是快餐文化,多少人忙得沒有時間靜下來悟人生之道,靜是一個人的修養(yǎng),靜一個人的內在品質,靜是人生的一副清醒劑,靜是一個人少不了的一種生活方式。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省”就是靜,一個人成天忙碌著,難免會身心疲憊,身體累心也累,這就需要靜下心來,放松自己,調劑自我,讓自己的心靈能夠靜一靜,靜就是清掃自己內心的“雜物”,清除內心的欲望,靜就是做人生的減法,如此才能輕裝上陣。
人有七情六欲,人有物質欲望,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會使人盲目去攀比,如此會失去自我,這樣弄不好會誤入人生歧途。人需要靜,靜就是思考,靜就是修心,靜就是反省。人心累了,得放松自己,需要讓心靈靜一靜,這樣可以清空內心的煩惱和不安,還自己心靈的一片清靜空間。
人就像是一部機器,用久了要加油,也要清洗;人也如同房子,室內臟了要打掃衛(wèi)生;人也如同電腦,用久了要清除“垃圾”,人腦子何不是如此呢?紛擾紅塵,誘惑多多,何以解憂,唯有一個“靜”字,人越靜越清醒,人越靜才能做好自己,一個人心不能靜,即使天賦再好,也會失去自我,跟著別人的感覺走,如同沒有大腦,而行尸走肉。
人與人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歡高調,有的人喜歡低調。有時,人們看問題只看其表面,以為高調的人有本事、有能力,他們能夠呼風喚雨,做事得心應手。低調的人膽小怕事,無聲無息,沒有激情,沒有遠見,成不了什么大事,這是不少人初次看人的“眼光”,時間最能說明問題,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低調才能高調,這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高調做人,就是人不上前,嘴上前,只會說不會做,或只說不做,只耍嘴皮子,成不了事業(yè)。古人云:”君子欲納于言敏于行。“做人要少說多做,做才是人生之王道。說得再多,說了不做也就等于零。人生只有埋頭才能抬頭,只有低調才能高調。
低調做人就是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德為先,做人有了“德”字才能保證做事的質量和效果,人品不好,素質不高,行事就會粗魯,做事就會損人利已,如此做事越多也就越害人,做人需要靜,靜才能養(yǎng)德,有德才有得,這就是人生得失觀、也是人生的哲學觀。
這個世界人生充滿著辯證法,事物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人生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生活中能夠靜也是低調的人,靜是無聲,靜是思考,靜是不張揚,靜是不損人利已,靜是人生的修身養(yǎng)性,只有低調的人才能在靜中獲得安寧,能夠與寧靜相伴,以寂寞為伍,不張揚,不惹事,輕裝前行。
高調的人是不能寧靜修心的人,喜歡熱鬧,樂于享受,遇事張揚,夸夸其談,心情浮躁,缺乏內涵。不靜何以修身,不儉何以養(yǎng)德,人生沒有無因的果,做人只有內心寧靜,才能穿透外在的種種繁雜,懂得放下,減少障礙,如此才有智慧與人處事,這就是低調人的智慧,也是寧靜的學問。
生命的魅力就在于一個“靜”字,外表的寧靜給人以美,內心的寧靜給人以慧。靜不是單純的平靜,而是人生沉淀在靈魂深處一種智慧,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人生需要寧靜,人生需要低調,由此人們才說:人越靜越強大,人越孤獨越厲害,這并非是夸大其詞,而是有內涵、有邏輯、有辯證法思維的一句話,做人要從中悟出個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