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陜西省組織史資料(第四卷)
- 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
- 15867字
- 2020-11-24 15:56:36
第二章 中共陜西省委、省紀委工作機構
1998年6月,中共陜西省委設置工作機構19個,省紀委設置工作機構15個。截至2007年5月,省委設置工作機構11個、直屬事業單位5個;省紀委設置工作機構19個。
第一節 中共陜西省委工作機構
2000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批準的《中共陜西省委機構改革方案》(中委〔2000〕185號)通知精神,省委設置工作機構12個,其中,工作部門8個: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與省監察廳合署辦公)、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省委政法委(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省委政策研究室(掛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掛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牌子);派出機構2個: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省企業工作委員會;議事協調常設辦事機構1個:省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部門管理機構1個:省委老干部工作局(由省委組織部管理)。省委直屬事業單位5個:省委黨校、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檔案館(省檔案局)、陜西日報社、當代陜西雜志社。2004年6月,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陜政辦發〔2004〕53號),將原中共陜西省委企業工作委員會的職責劃入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2004年8月,陜字〔2004〕61號文件,設置省委派出機構1個: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截至2007年5月,省委設置工作機構11個,其中:工作部門8個、派出機構1個、議事協調常設辦事機構1個、部門管理機構1個;省委直屬事業單位5個。
秘書長 白云騰(1998.6—2002.6)
勵小捷(2002.6—2005.1)
李希(2005.1—2006.8)
王改民(2006.8—2007.5)
副秘書長 馮在才(1998.6—2000.7)
王改民(1998.6—2006.8)
劉新文(1998.6—2002.7)
勵小捷(1998.6—2002.6)
楊士秋(2000.3—2002.4)
李錦江(2001.1—2004.6)
胡勇(2001.3—2005.6)
桂維民(2002.3—2007.5)
張邁曾(2002.7—2005.6)
祝作利(2002.12—2006.2)
賽云秀(2002.12—2005.6)
張會民(2003.1—2007.5)
蔣躍(2003.3—2004.6)
張放鳴(2003.10—2006.4)
朱倉民(2005.1—2007.5)
李廣利(2005.6—2007.5)
王英武(2005.6—2007.5)
李興旺(2006.11—2007.5)
薛耀瑄(2006.8—2007.5)
省委辦公廳
省委辦公廳是中共陜西省委的綜合辦事機構。負責省委日常文書的處理工作,省委領導同志公務活動的組織安排,省委各種會議的會務工作,做好中央領導來陜的接待工作。負責省委文件、文稿的起草、批辦、印發工作,中央、省委重大決策和領導同志重要批示貫徹落實的督促檢查,圍繞省委的總體工作部署,開展調查研究,收集和報送信息。負責全省黨政系統的密碼通信、密碼管理和密碼保密及全省商用密碼的管理工作;中央、省委文件和黨政軍領導機關及其要害部門核心機密文件、信件和密碼、密碼機的傳遞工作。負責全省保密工作的規劃、宣傳、教育、檢查和保密技術管理工作。負責各省(市、區)黨委及其辦公廳系統來陜人員的接待工作。負責省委機關的安全保衛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責辦公廳離退休人員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實和有關副省級以上離退休干部、原省顧委委員文娛、學習活動的組織安排。負責省委機關財務計劃、固定資產管理和房改工作及省委機關房、地產權的管理工作。負責省委領導同志和有關省級領導同志秘書的管理工作。完成省委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1998年6月,廳機關內設秘書處、綜合一處、綜合二處、綜合三處、信息處、省委督查室、機要交通處、人事處、財務基建處、接待處、保衛處、直屬機關黨委、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行政處、管理處、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省國家保密局)、省委機要局17個工作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機關后勤服務中心。2000年8月,機構改革中增設會議處,將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行政處和管理處劃出內設機構。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為省委辦公廳直屬事業單位(參照管理)。行政處、管理處因其承擔后勤服務管理職能,暫維持現狀不變。2001年7月,按照陜紀發〔2001〕15號文件規定,省委辦公廳設立紀檢組。2003年3月,省編辦通知(陜編辦發〔2003〕26號),將省委辦公廳人事處更名為省委辦公廳辦公室。增設法規處、綜合四處。2005年6月,第15次省委常委會議決定省委辦公廳實行秘書長、副秘書長負責制,不再設辦公廳主任、副主任。2006年12月,省編辦通知(陜編辦發〔2006〕141號),同意省委辦公廳機關設置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截至2007年5月,廳機關內設機構為辦公室、秘書處、會議處、綜合一處、綜合二處、綜合三處、綜合四處、法規處、信息處、省委督查室、機要交通處、財務基建處、接待處、保衛處、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省國家保密局)、省委機要局(省國家密碼管理局)、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直屬機關黨委和紀檢組19個工作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機關后勤服務中心。行政編制258人、事業編制323人,實有565人。
主任 馮在才(1998.6—2000.3)
胡太平(2000.3—2000.7)
白云騰(2000.7—2002.6)
勵小捷(2002.6—2005.1)
桂維民(2005.1—2005.6)
副主任 劉林亭(1998.6—2003.1)
朱毅(1998.6—2003.3)
張會民(2000.3—2005.6)
李廣利(2003.1—2005.6)
朱倉民(2005.1—2005.6)
紀檢組長 劉意茹(女,2002.7—2007.5)
機關黨委專職書記 羅哲(2002.5—2006.6)
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省國家保密局)主任(局長)
閻向東(1998.6—2000.2)
郝維祥(2000.2—2007.5)
省委機要局(省國家密碼管理局)局長
郭志先(1998.6—2000.2)
程懷崗(2000.2—2003.3)
楊水利(2003.7—2006.1)
王耀林(2006.11—2007.5)
省委組織部
省委組織部是省委主管黨的組織工作、干部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制定或參與制定干部人事工作的有關規定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議方案;研究制定選拔、考核干部的規定和程序;負責全省干部工作的宏觀管理。2.對省委管理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考察了解,提出調整配備的意見和建議;抓好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負責辦理省委向省人大推薦干部的工作;辦理省委管理干部的任免、審批手續;承辦干部調動事宜;考察審批市、地委組織部正、副部長和省級廳局組干、人事處長,辦理調整、任免事宜;負責部分干部的交流工作;辦理省管干部工資評定審批手續和出國出境手續。3.制定全省干部隊伍發展規劃,負責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和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指導、管理工作。4.貫徹落實黨的組織工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對全省各級黨的組織建設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建議;研究制定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的措施,并進行宏觀指導、督促檢查;負責全省黨員的管理、教育和發展工作;負責組織員隊伍建設。5.負責省屬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工作。6.對全省干部培訓教育工作進行規劃指導,對黨政干部培訓教育工作進行協調、督促和檢查,并具體組織省委管理的干部和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的培訓。7.指導全省知識分子工作,推動和促進社會各類人才成長、開發和合理配置,負責選拔和管理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專門人才。8.負責全省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的指導、管理,參與制定干部監督工作的政策規定,審理省委管理的領導干部的有關問題。9.協助管理中央和國家部委在陜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10.負責省級黨委、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群眾團體機關參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管理工作和全省參照管理工作的指導。11.負責黨員、干部的來信來訪工作。12.負責黨員和干部的統計工作;負責省委管理干部的檔案管理,并指導全省干部檔案管理工作;負責全省組織史資料的收集和編寫工作。13.指導、檢查下級組織部門的工作,及時向省委、中央組織部報告全省黨的組織、干部工作情況。14.負責離退休干部工作的宏觀指導;辦理省委管理干部的離退休審批手續;管理省委老干部工作局。15.歸口管理當代陜西雜志社。16.完成省委和中央組織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1998年6月,省委組織部編制153人,實有151人;內設辦公室、研究室、組織一處、組織二處、黨政干部處、經濟干部處、宣教干部處、干部調配處、干部審查處、干部教育處、知識分子工作處、部機關黨委及組織史征編辦、老干部服務管理所、干部培訓中心、黨員電化教育中心、先鋒雜志社、高科技開發中心等18個工作機構。1999年5月,設立市縣干部處;11月,組建當代陜西雜志社(副廳級),歸口省委組織部管理,同時,撤銷原《共產黨人》雜志及《先鋒》雜志。2000年4月,設立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辦公室,對內稱企業干部處。根據2000年9月《中共陜西省委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成立省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重新設立青年干部處;撤銷干部審查處,設立干部監督處;干部教育處與省委知工辦分設,省委干教辦日常工作由干部教育處承擔。2000年11月,辦公室加掛信息管理中心牌子;干部監督處加掛舉報辦公室牌子。2001年3月,干部調配處加掛參照管理辦公室牌子;成立省委黨建工作小組辦公室和省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由省委組織部代管,下設基層組織建設處、學習教育指導處。2002年11月,省委黨建工作小組辦公室和省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設的學習教育指導處加掛秘書處牌子。2004年6月,在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基礎上,組建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設立人才工作處,與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2005年6月,機關黨委加掛人事處牌子;12月,設立陜西省院士活動中心。2006年8月,參照管理辦公室更名為公務員管理辦公室;12月,高新技術開發中心由省委組織部管理變更為當代陜西雜志社管理;撤銷原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所,設立部機關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列入行政處室管理。至2007年5月,部機關內設辦公室、研究室(政策法規處)、組織一處、組織二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辦公室)、干部調配處(省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務員管理辦公室)、黨政干部處、市縣干部處、經濟干部處、企業干部處(省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辦公室)、宣教干部處、青年干部處、干部監督處(舉報辦)、干部教育處(承擔陜西省干部教育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人才工作處(與省委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院士活動中心、機關黨委(人事處)、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干部培訓中心、黨員電化教育中心、組織史征集辦公室共20個工作機構,編制163人(其中事業編制12人),實有122人。
部長 劉揆楚(1998.6—1998.7)
劉玉浦(1998.7—2000.12)
栗戰書(2000.12—2002.1)
楊士秋(2002.1—2007.4)
李錦斌(2007.4—2007.5)
副部長 陳玉堂(1998.6—2000.6)
孫安華(1998.6—1998.7)
何安聚(1998.6—2006.6)
周一波(1998.6—2002.7)
封漫潮(1998.11—2000.8)
王曉安(2000.6—2007.5)
鄧理(2000.6—2003.1)
王緒剛(兼,2002.8—2007.5)
陳存根(2003.1—2006.3)
張邁曾(2005.6—2007.5)
胡潤澤(2006.11—2007.5)
鐘健能(2006.11—2007.5)
部務委員 余少君(2000.11—2003.4)
潘文靜(2000.11—2007.5)
胡潤澤(2003.8—2006.11)
王建中(2005.3—2007.5)
詹德旺(兼,2005.6—2007.5)
省委宣傳部
省委宣傳部是中共陜西省委管理意識形態方面的綜合職能部門。負責協助省委在方針、政策和宣傳業務上指導、協調省委、省政府所屬的新聞出版、文化文物、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研究、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對外宣傳等部門的工作。1998年6月,部機關內設辦公室、研究室、干部處、新聞出版處、理論處、宣傳處、企業宣傳處、文藝處、黨員教育處、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省委對外宣傳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11個機構,代省委管理的事業工作機構2個:省委理論講師團、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2000年8月,在機構改革中撤銷企業宣傳處,增設網絡宣傳管理處;6月,增設省國防教育辦公室;10月,撤銷黨員教育處,宣傳處更名為宣傳教育處,新聞出版處分設為新聞處和出版處。2004年4月,增設文化發展改革辦公室;6月,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增設綜合處和協調處,成立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事業機構,處級規格),《宣傳向導》撤改為輿情信息中心(事業機構,處級規格)。2006年12月,增設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截至2007年5月,部機關內設14個工作機構:辦公室、干部處、研究室、宣教處、理論處、新聞處、文藝處、出版處、網絡宣傳管理處、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內設綜合處、協調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省委對外宣傳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事業機構2個(輿情信息中心、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代省委管理1個機構(省委理論講師團)。編制121名(行政編制90名、事業編制31名),實有108人(行政人員90人、事業人員18人)。
部長 張保慶(1998.6—2002.6)
馬中平(2002.6—2007.5)
副部長 尹維祖(1998.5—2000.2)
劉文義(1998.5—2000.7)
秦天行(1998.5—2000.7)
白智民(1998.5—2003.3)
任賢良(1998.7—2007.5)
張邁曾(2000.2—2002.7)
劉斌(2001.6—2007.5)
雷一鳴(兼,2002.9—2006.4)
白阿瑩(2003.3—2006.9)
楊尚勤(2003.7—2007.5)
晏朝(2007.2—2007.5)
省委統戰部
省委統戰部是中共陜西省委主管全省統戰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組織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委關于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省委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關系;為省委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干部、宗教界人士的培養和舉薦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和代表人士,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協助組織部門做好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及培養、考察、選拔、推薦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工作,做好黨外后備干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建設工作;調查研究陜西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情況,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聯系并培養黨外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
1998年6月,部機關內設辦公室、研究室、干部處、一處(黨派處)、二處(民族宗教處)、三處(聯絡處)、四處(工商經濟處)、省臺辦、機關黨委、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所、省海外聯誼會、機關后勤服務中心12個工作機構。機關編制50人,實有48人。1999年省臺辦成為省委工作機構。2000年省級機關機構改革時,部機關部分處室名稱及職能有所變更。原干部處更名為四處;新增設五處,其職能在原四處(工商經濟處)基礎上,增加知識分子工作。2001年,成立陜西中華職業教育社(下屬事業機構)。2003年,因工作需要,五處分設為非公經濟工作處(五處)、知識分子工作處(六處)。2006年,部直屬事業機構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所撤銷,新設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列入機關行政處室管理。截至2007年5月,機關內設10個處(室)、3個事業機構;編制59人,實有60人。
部長 李錦江(1998.6—2001.1)
石學友(2001.2—2002.12)
胡悅(2002.12—2007.5)
副部長 張志杰(1998.6—2006.4)
趙蘇智(1999.3—2007.5)
馬爾立(回族,1999.5—2007.5)
陳鼎金(2001.8—2004.8)
王家春(2001.5—2007.5)
孫曉杰(2005.6—2007.5)
張凱(2006.8—2007.5)
鄭潔(女,2007.2—2007.5)
省委政策研究室(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省委政策研究室是從事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調查,指導全省農村工作,為省委決策和中心工作服務的職能部門。與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999年1月成立)為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實行室務委員會領導制。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主要職能:根據省委的意圖和部署,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組織力量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經濟、政治、文化、黨建等方面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供省委決策參考;參與省委重大決策的貫徹實施,并進行宏觀指導、督促檢查,向省委報告情況。負責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為省委提供信息服務。組織或參與起草省委有關重要文稿。指導各市、地委和省級部門的調研工作。完成省委和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的其他任務。2000年8月,將全省城鄉基層黨組織建設宏觀指導職能交由省委組織部承擔。截至2007年5月,機關內設辦公室、發展戰略研究處、經濟研究處、對外開放研究處、農村研究處、城鄉建設研究處、政治研究處、文化研究處、農村基層工作處、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信息研究處11個處室及《調研與決策》編輯部,機關黨委按黨章規定設置。編制68人,實有60人。
1999年4月至2000年2月未配備主任。
主任 張建功(1998.6—1999.3)
楊士秋(2000.3—2002.4)
王改民(2002.4—2002.10)
張會民(2003.1—2007.5)
副主任 王志明(1998.6—2000.7)
楊明理(1998.6—2006.3)
羅久序(1998.6—2004.2)
張寶文(2000.3—2002.8)
馬雨桑(2003.1—2007.5)
岳亮(2004.8—2007.5)
王紅章(2006.9—2007.5)
省委黨建工作小組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省委黨建辦、基層辦是中共陜西省委黨建工作小組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常設機構,主要職責:負責省委黨建工作小組、省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示的組織實施,宏觀管理、協調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負責草擬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綱要、實施意見及年度計劃;負責省委黨建工作小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對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計劃的實現;組織協調省直有關部門,齊抓共管,通力協作,完成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綜合反映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進展情況,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向領導小組和省委報告工作;調查、研究、解決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提出意見和建議;承辦省委常委、黨員副省長黨建聯系點和基層組織建設聯系點的聯絡、協調工作;負責省委黨建工作小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的組織、文秘和有關材料的起草工作。承辦全省黨的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并督促各地予以解決和答復;負責辦公室干部的管理以及處級及其以下干部的培養、考核、選拔、配備和獎懲工作。
2001年3月,根據陜編發〔2001〕12號文件,成立省委黨建工作小組辦公室和省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由省委組織部代管;下設基層組織建設處、學習教育指導處;行政編制15名,其中辦公室副主任(副廳級)職數1名、正副處級領導職數4名。11月,根據陜西省編辦《關于給省委黨建工作小組辦公室增加編制的批復》(陜編辦發〔2001〕166號文件),黨建工作小組辦公室增加3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2002年11月,根據陜西省編辦《關于省委黨建工作小組、省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設機構的通知》(陜編辦發〔2002〕156號文件),省委黨建辦、基層辦內設的學習教育指導處加掛秘書處牌子,增加1名處級領導職數。截至2007年5月,省委黨建工作小組辦公室和省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設基層組織建設處、學習教育指導處、秘書處等3個工作機構,編制18人(其中,全額事業編制3人),實有15人。
主任 何安聚(兼,1999.5—2006.6)
張邁曾(兼,2006.8—2007.5)
副主任 何安聚(兼,1998.6—1999.5)
王兆吉(2001.10—2007.5)
田曉東(2001.10—2007.5)
許金泉(1999.5—2007.5)
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
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是中共陜西省委的派出機構。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和陜西省教育委員會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主要職責:1.負責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和委直屬單位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指導全省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管理、指導全省部屬和省屬高等學校,以及有關單位的干部工作。負責委屬單位領導班子的建設工作。負責高校和委屬單位職工的離退休工作。3.對全省教育系統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和檢查監督。4.規劃和組織全省教育發展戰略、教育政策法規、教育理論等重大問題的研究。擬定貫徹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政策和有關法規的措施、辦法,督促和指導地、市、縣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貫徹執行。5.制定我省教育系統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及人事管理工作的有關政策和規章制度。負責教育系統干部、工人的培訓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有關事業單位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實施工作。6.負責全省學校特別是高等學校的穩定工作,協同有關部門處理突發性事件。7.負責和指導全省教育系統的保密、檔案、來信來訪、提案辦理等工作。8.負責有關學校和單位黨的紀檢和行政監察工作。指導高等學校黨的統戰工作和工會、共青團及婦女工作。9.承辦國家教委和省委、省政府授權或交辦的其他工作。2000年9月至2007年5月,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與省教育廳合署辦公,工委機關內設辦公室、干部處(省教育廳人事處)、組織群工處、宣傳教育處、紀工委(省教育廳監察室)、政策法規處(省教育綜合改革辦公室)、發展規劃處、教育資金管理處、基礎教育處(語言文字工作處、特殊教育幼兒教育辦公室)、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高等教育處、師資與師范教育處、高校學生處、科研與產業處、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省教育廳港澳臺辦公室)、學校保衛與保障處、省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省政府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省研究生工作辦公室)、省科教領導小組教育辦公室等20個處室。
工委
書記 劉炳琦(1998.6—2000.7)
陳存根(2000.7—2003.1)
郭永平(2003.1—2007.5)
副書記 賀桂梅(女,1998.6—2000.7)
鄧文龍(1998.6—2004.5)
胡致本(2000.7—2007.3)
董祥林(2003.7—2007.5)
李軍鋒(2004.8—2007.5)
楊希文(2007.3—2007.5)
郝利生(2007.3—2007.5)
紀工委
書記 董祥林(1997.12—2007.5)
省委政法委員會
省委政法委員會是中共陜西省委領導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與省委政法委合署辦公。省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委政法委。省委政法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根據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委的部署,統一政法系統各部門的思想和行動;對一定時期內的政法工作作出全局性部署,并督促貫徹落實;組織協調指導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檢查政法部門執行法律法規和黨的方針政策的情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嚴肅執法的具體措施;大力支持和嚴格監督政法各部門依法行使職權,指導和協調政法各部門在依法相互制約的同時密切配合,督促、推動大案要案的查處工作,研究、協調有爭議的重大、疑難案件;組織、協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推動各項措施的落實;組織推動政法戰線的調查研究工作,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探索政法工作改革,通過改革進一步加強政法工作;研究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的措施,協助組織部門考察、管理政法部門的領導干部;指導下級政法委員會的工作;辦理省委和中央政法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任務。截至1998年6月,機關下設辦公室、研究室、政治處、基層工作處。編制47人,實有40人。2001年,按照黨章規定設置機關黨委。截至2007年5月,下設政治部、辦公室、研究室、執法監督處。編制60人(含省綜治辦、省委維穩辦),實有54人。
書記 孫安華(1998.6—2001.6)
趙正永(2001.6—2005.8)
宋洪武(2005.8—2007.5)
副書記 楊烈(1998.6—2005.9)
趙文遠(1998.6—2003.3)
王殿芳(1998.6—2001.7)
馬恩圖(1998.6—2005.6)
趙英武(2000.7—2003.2)
武和平(2001.11—2003.11)
周鐵煥(2003.3—2006.3)
路志強(2006.4—2007.5)
郭明(2006.5—2007.5)
政治部主任 侯耀軍(2003.10—2007.5)
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
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是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與省委政法委合署辦公。主要職責:圍繞各個時期綜合治理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對策;起草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文件、報告、領導講話;制訂一個時期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專項斗爭和重點治理方案;負責協調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的工作,檢查督促基層單位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負責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各類會議的組織籌備工作;收集、傳遞綜合治理工作信息資料。2002年6月起,省綜治辦內設綜合處、基層處。
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未配備主任。
主任 趙文遠(兼,1998.6—2002.8)
馬恩圖(兼,2002.8—2005.6)
郭明(兼,2006.5—2007.5)
副主任 王培文(1999.9—2007.5)
李書民(1999.12—2002.9)
王永明(2002.9—2007.5)
省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省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是中共陜西省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2001年3月,省編委批準省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為常設機構,設在省委政法委,辦公室主任由省委政法委一名副書記兼任。省委維穩辦的主要職責是:加強與各地區、各部門及有關維護穩定專項工作機構的溝通,綜合掌握全省影響穩定的重大問題,報告省委、省政府和領導小組,通報有關地區和部門;針對影響穩定的重大問題組織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協調處置跨地區跨部門影響穩定的重大事件和突出問題;辦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性工作,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事項。2001年3月,省委維穩辦下設信息綜合處、組織協調處。編制11人,實有6人。2007年5月,省委維穩辦內設機構未變。編制11人,實有12人。
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未配備主任。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未配備副主任。
主任 趙英武(兼,2002.8—2003.2)
周鐵煥(兼,2003.3—2006.3)
副主任 劉忠誠(2002.8—2007.3)
省委黨史研究室
省委黨史研究室是中共陜西省委直屬的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既是中共歷史的研究部門,又是主管全省黨史業務的工作部門。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中央關于黨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省委關于黨史工作的重要指示,制定全省黨史工作規劃并組織實施;征集整理和管理地方黨史資料;研究中共陜西歷史、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編寫地方黨史著作和專題資料書籍;運用黨史資料和研究成果轉化,進行宣傳教育,發揮資政育人作用;指導各市(區)委和縣(市、區)委黨史部門的業務工作和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的工作,組織黨史工作經驗交流,負責全省黨史系統干部培訓工作;完成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和省委交辦的工作。1998年6月至2005年11月,機關內設辦公室、宣傳研究處、資料征集研究處、編輯室、期刊編輯部5個處室;編制50人,實有41人。2004年,陜編辦發〔2004〕131號批復省委黨史研究室增設1個處級建制。2005年12月,黨史研究室內設機構調整為6個處室,分別為辦公室、科研處、宣傳教育處、第一研究處、第二研究處、第三研究處。2006年12月,陜西省委辦公廳發陜辦字〔2006〕59號,決定省委黨史研究室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照管理人員不實行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職務、工資及獎金等人事管理制度。截至2007年5月,黨史研究室人員編制為55人,實有44人。
主任 吳崇信(1998.6—2003.3)
王中新(2003.3—2007.5)
副主任 熊美杰(1998.6—1998.10)
趙俊忠(1998.6—2006.8)
賈喜學(2000.3—2005.9)
姚文琦(2005.11—2007.5)
省委老干部工作局
省委老干部工作局是由省委組織部管理的負責全省老干部工作的部門管理機構,正廳級規格。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老干部工作方針政策,調查研究,擬定本省有關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規定;全面落實老干部政治待遇,組織老干部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老干部黨支部建設;督促檢查落實老干部生活待遇,協助有關部門制定完善落實老干部“兩費”保障機制和共享改革成果機制,使老干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組織老干部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做好老干部工作與宣傳、人事、勞動社保、財政、衛生等部門的協調工作;指導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組織指導老干部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豐富活躍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指導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門自身建設,搞好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思想和政策水平;負責直屬單位人、財、物的管理工作;負責全省老干部的信息庫、信訪和兄弟省區來陜老干部的接待工作;指導老干部的喪事處理和對老干部遺屬的照料工作;完成省委交辦的其他任務。2007年5月,直屬單位有陜西老年大學、省老干部活動中心、省離休干部興慶休養所、省離休干部臨潼休養所、省離休干部小寨休養所、省老干部發揮作用指導中心辦公室、金秋雜志社、省委老干部招待所共8個。機關內設辦公室、綜合處、政治待遇處、生活待遇處、財務基建處、直屬機關黨委和機關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7個工作機構,行政編制36人,實有36人。
局長 劉世文(1998.6—2003.5)
何安聚(2003.5—2005.6)
詹德旺(2005.6—2007.5)
副局長 張自立(1998.6—2003.7)
劉玉珉(1998.6—2007.5)
魏高良(2004.6—2007.5)
王丹杰(2007.1—2007.5)
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是中共陜西省委負責省直機關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的派出機構,正廳級規格。主要職責:指導省直機關各級黨組織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和黨員管理教育、黨建工作理論研究、處級干部的培訓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工作;指導省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了解各部門黨員和群眾對部門領導干部的意見,向省委反映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情況;負責省直機關各部門機關黨委(機關紀委)書記、副書記的考核、任免、培訓工作;領導省直機關各部門機關黨委的紀律檢查工作,審議廳局級黨員干部違反黨紀的問題,審批處級黨員干部違反黨紀的處理決定;指導省直機關黨組織配合行政領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統戰工作,指導、協調省直機關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領導省直機關工會工委、共青團工委和婦工委的工作;完成省委交辦的其他任務。截至2007年5月,機關行政編制62人,實有70人(不含9名工勤人員)。工委黨校(陜西機關干部培訓學院)事業編制29人,實有21人(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15人,工人6人)。
工委
書記 黃燕京(1998.6—2003.3)
張耀明(2003.3—2003.12)
強義(2004.2—2005.11)
李順民(2005.11—2007.5)
副書記 田曉光(1998.6—2001.2)
王建明(1998.6—2006.1)
程安每(女,1999.2—2007.5)
楊正榮(2002.8—2007.5)
王錦春(2002.8—2007.5)
張小文(女,2007.3—2007.5)
紀工委
書記 魏忠齡(1998.6—2000.7)
楊正榮(2000.7—2007.5)
省委國防工委、省國防紀工委
中共陜西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工作委員會(簡稱“省委國防工委”)是省委統一領導國防科技工業系統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派出機構;陜西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省國防科工委”)是主管國防科技工業的省政府組成部門,省委國防工委和省國防科工委合署辦公。省委國防工委的主要職責是對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各級黨組織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進行檢查指導,為省委領導全省國防科技工業提供決策依據。領導和組織全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各級黨組織黨的建設,研究解決本系統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負責審批軍工各企業事業單位黨委會換屆選舉的有關事宜。協助各軍工集團公司黨組織管理在陜派出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提出任免、獎懲等意見和建議;負責管理直屬單位的主要領導干部。負責全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老干部工作、統戰工作和知識分子工作。領導省國防工會和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的工作。完成省委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省委國防工委內設機構:組織處(省國防科工委人事處)、宣傳處(國防團工委)、紀工委(省國防科工委監察室)。1998年6月,省委國防工委、省國防科工委行政編制78名;2007年5月,有行政編制55名。
工委
書記 鞏德順(兼,1998.6—2000.7)
高存德(2000.7—2004.12)
張濤(2004.12—2006.6)
吳新成(2006.6—2007.5)
副書記 張濤(1998.6—2004.12)
蘇文山(1998.6—2003.4)
張天仁(2002.12—2005.3)
秦正(2004.12—2006.9)
趙西民(2005.5—2007.5)
劉普選(2007.3—2007.5)
紀工委
2005年4月至2007年2月,未配備紀工委書記。
書記 張天仁(1998.6—2005.3)
劉普選(2007.3—2007.5)
省委黨校
省委黨校是中共陜西省委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長期體制為一校兩制(公務員、事業兩種體制)。1998年6月,學校內設辦公室、教務處、科研處、組織人事處、老干部工作處、黨校工作處、機關黨委、學員工委、培訓部、理論部、進修部、研究生部、第二培訓部、行政管理處、財務處、校刊室、圖書館、哲學教研室、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中共黨史教研室、黨的建設教研室、經濟管理教研室、文史教研室、行政管理與政治學教研室、法學教研室、自然辯證法與現代科技教研室、陜西經濟研究所、紀檢組29個工作、教研機構。2004年3月,根據工作需要,經省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審批,增設保衛處、信息中心、校學位辦公室3個部門,將各教研室更名為教研部。截至2007年5月,學校共32個工作、教研機構。編制540人,實有470人。
校長 李建國(兼,1998.6—2003.3)
張保慶(兼,2003.3—2004.1)
楊永茂(兼,2004.1—2007.5)
常務副校長 蘭友仁(1998.6—2003.5)
薛引娥(女,2003.5—2007.5)
副校長 李世杰(1998.6—2003.7)
溫標(1998.6—2006.6)
王寬讓(1998.6—2000.4)
李秀潭(1998.6—2000.6)
薛引娥(女,1998.10—2003.5)
李向國(1998.10—2006.6)
王安琦(2000.11—2007.5)
鄭志飚(2004.8—2007.5)
秦國剛(2004.8—2007.5)
紀檢組組長 葛激霆(1998.6—2000.7)
楊榮祖(2000.7—2003.5)
蘇智(2005.11—2007.5)
陜西日報社
陜西日報社是主辦中共陜西省委機關報《陜西日報》的省直屬事業機構,實行自收自支。主要職責: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熱情謳歌全省各行各業按照省委的部署,在推動科學發展、富裕三秦百姓以及建設西部強省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和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堅持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方針,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引導群眾積極投身陜西省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積極反映群眾呼聲,弘揚真、善、美,揭露假、惡、丑。編好內部參考,主動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有關重要情況,起到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聯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反映群眾所關心的社會改革熱點、難點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的信息需求。加強同國內、國際新聞界的聯系,利用新聞傳媒向全國和全世界宣傳陜西、介紹陜西,擴大陜西在全國和國際的影響,促進陜西與全國乃至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陜西日報社社務委員會下設機構:社委會辦公室;編采系統:政治要聞部、農業新聞部、工交新聞部、財經新聞部、科教新聞部、理論評論部、文體新聞部、社會法律部、新聞調查部、駐外記者部、新聞攝影部、編輯出版中心、網絡信息部、資料信息部、經濟特刊(2001年停刊)、《周末》編輯室(2001年停刊);黨政系統:機關黨委、紀檢組、人事處、保衛處、審計室、工會、老干處;經管系統:計財處、發行處、廣告中心、產業處、后勤服務中心、物資采供中心、物業管理公司、印刷廠、新聞實業有限公司、電子技術服務中心、勞動服務公司;子報刊:《三秦都市報》、《陜西農民報》(2003年7月更名為《陜西農村報》)、《星期天報》(2000年12月更名為《當代女報》)、《西部法制報》、《新聞知識》、《報刊薈萃》,共41個工作機構。掛靠單位:省記協、省新聞研究所、省報協、雜文協會、報刊志。截至2007年5月,編制830人,實有740人。
社長 尹維祖(1998.6—2000.2)
李東升(2000.2—2002.10)
王改民(2002.10—2006.5)
杜耀峰(2006.5—2007.5)
總編 尹維祖(1998.6—1999.2)
李東升(1999.2—2000.2)
杜耀峰(2000.2—2006.5)
雷一鳴(2006.5—2007.5)
副社長 李立彬(1998.6—2000.2)
呼三(1998.6—2000.2)
王兆民(1998.6—2004.2)
薛保勤(2000.2—2003.12)
薛曉燕(女,2003.12—2007.5)
副總編 李東升(1998.6—1999.2)
宋桂嘉(1998.6—1999.2)
楊劍(1998.6—2002.10)
杜耀峰(1999.2—2000.2)
楊建民(2002.10—2007.5)
姜馮俊(2002.10—2007.5)
紀檢組組長 朱志力(1998.6—2006.1)
李金山(2006.1—2007.5)
省委理論講師團
省委理論講師團是中共陜西省委領導下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管理的副廳級理論教育事業單位。主要職責:為省委中心組提供學習服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下級黨委中心組學習進行督促、檢查及指導;負責對各市(區、縣)黨委講師團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組織實施重大宣講活動;對干部群眾進行經常性的形勢政策教育,推進干部在職業余學習;編印《中心組學習動態》。1998年6月,講師團有辦公室、資料室、教研一處、教研二處4個內設機構。至2007年5月,編制25人,實有14人(其中工勤人員3人)。
團長 楊來葆(1998.6—2000.11)
張寶峰(2000.11—2007.5)
當代陜西雜志社
當代陜西雜志社是中共陜西省委直屬事業單位,副廳級建制,歸口省委組織部管理。《當代陜西》雜志于1999年11月由《共產黨人》《先鋒》《當代陜西》3刊合并而成。《當代陜西》為省委主辦的機關刊物,肩負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委決策、部署與指示精神,宣傳黨的建設、黨員先進模范事跡,宣傳陜西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政治任務,是省委溝通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它融理論性、思想性、指導性、教育性于一體,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樹立用期刊解讀新聞、做最具有影響力的新聞性黨刊的辦刊理念。雜志社下設辦公室、第一編輯室、第二編輯室、第三編輯室、第四編輯室、發行部、經營部。截至2007年5月,編制40人,實有29人。其中,編審3人、副編審8人、編輯9人。
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未配備社長。
社長 田愷祥(1999.6—2003.8)
何安聚(2003.8—2005.6)
李海峰(2006.9—2007.5)
副社長 喬振杰(1999.6—2006.8)
總編輯 王德民(1999.6—2003.8)
李海峰(2003.8—2007.5)
副總編 李海峰(1999.6—2003.8)
林志剛(1999.6—2003.8)
張西望(2003.8—2006.8)
張金菊(女,2003.8—2007.5)
薛效邦(2003.8—2007.5)
第二節 中共陜西省紀委工作機構
中共陜西省紀委機關與陜西省監察廳合署辦公,一套機構、兩塊牌子。1998年6月,機關設辦公廳(內設秘書處、綜合處、行政處)、監察綜合室、研究室、宣傳教育室、黨風廉政建設室(省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政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監督檢查室、第一紀檢監察室、第二紀檢監察室、第三紀檢監察室、第四紀檢監察室、案件協調綜合室、案件審理室、信訪室(陜西省行政監察舉報中心)、干部室、機關黨委共17個室(處)和黨風與廉政雜志社、紀檢監察干部培訓中心、機關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所、紀檢監察研究所4個直屬事業單位。2000年3月,設立政務大廳監察室,為處級建制。2000年9月,省級機關進行機構改革,撤銷辦公廳行政處、研究室、監督檢查室、第四紀檢監察室、案件協調綜合室,設立政策法規研究室、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室(省政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執法監察室、案件協調管理室、政務大廳監察室,機關內設16個室(處)和機關黨委。2004年5月,設立省委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為副廳級;2005年8月,恢復設立辦公廳行政處,并加掛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牌子;2006年12月,設置機關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列入行政處室管理,撤銷原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所;2007年4月,設立警示訓誡室,主任按副廳級配備。截至2007年5月,編制182人,實有161人。
秘書長 馬文新(1998.6—2002.8)
龔漢江(2002.8—2006.4)
劉春雁(2006.8—2007.5)
辦公廳
主任 馬文新(1998.6—1998.7)
張延壽(1998.7—2002.12)
王衛東(2006.3—2007.5)
監察綜合室
主任 楊正榮(1998.6—2000.6)
賀伯慶(2000.9—2004.3)
郭潤芝(2004.7—2006.4)
王鵬民(2006.4—2007.5)
政策法規研究室
主任 郭憲增(1998.6—2000.7)
廉涇南(2000.9—2005.12)
張敏(2006.4—2007.5)
宣傳教育室
主任 路志強(1998.6—2003.7)
曹探校(2004.7—2007.5)
黨風廉政建設室
主任 楊景懷(1998.6—2004.3)
魏建國(2004.7—2007.5)
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室
主任 樊敬(1998.6—2005.12)
郭潤芝(2006.4—2007.5)
執法監察室
主任 申藝學(2000.9—2004.7)
楊朝寧(2004.7—2007.5)
第一紀檢監察室
主任 張毅民(1998.6—2000.7)
劉長樓(2000.9—2007.5)
第二紀檢監察室
主任 莊永杰(1998.6—2000.7)
劉春雁(2000.9—2001.5)
高曉明(2002.8—2007.5)
第三紀檢監察室
主任 杜孝先(1998.6—2000.9)
封忠鈺(2000.12—2007.5)
第四紀檢監察室
主任 封忠鈺(1998.6—2000.9)
案件協調管理室
主任 馮松(1998.6—2002.5)
李放(女,2002.8—2007.5)
案件審理室
主任 馮根年(1998.6—2001.5)
唐從軍(2002.8—2007.5)
信訪室
主任 武裝(女,1998.6—2000.9)
王明珍(女,2000.9—2005.12)
趙長憲(2006.4—2007.5)
干部室
主任 滑展秀(1998.6—2001.7)
贠軍(2001.7—2007.5)
機關黨委
專職副書記 尹正凱(1998.6—1999.4)
左貴升(2000.11—2007.5)
省委巡視辦
主任 王衛東(2004.3—2006.4)
陳有德(2006.4—2007.5)
省委巡視組
根據中央要求,2004年5月成立4個巡視組,設組長職數1名、副組長職數1名。組長從剛離開工作崗位、尚未辦理退(離)休手續或接近退(離)休年齡的正廳(局)及以上干部中選任,其本人在原單位列編;副組長選調廳級干部擔任。每組核定行政編制6名,共計行政編制24名,省紀委管理15名編制,省委組織部管理9名編制。省委巡視組在省委和省紀委、省委組織部領導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對市(廳)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廉政勤政、執行民主集中制、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將巡視中發現和了解的情況及時向省紀委常委會和省委組織部部務會報告,并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重要情況向省委報告。省委巡視工作辦公室,為巡視工作聯席會議的日常辦事機構,設在省紀委。主要職責:負責巡視工作的政策研究、制度建設、計劃安排、文件起草、情況匯報、檔案管理、事項督辦、會議籌備、后期保障等。
第一巡視組
組長 李天文(2004.3—2007.5)
副組長 楊景懷(2004.3—2007.5)
第二巡視組
組長 高存德(2004.3—2007.5)
副組長 張小健(女,2004.3—2007.5)
第三巡視組
組長 陳鼎金(2004.8—2007.5)
副組長 劉鳳梅(女,2004.8—2007.5)
第四巡視組
組長 丁芙英(女,2004.8—2007.5)
副組長 趙增彥(2004.8—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