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視歷史教育的國家。在數千年的歷史歲月中,不少王朝都很重視史書的編寫,因而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獻。歷史學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它不僅可以向人們提供歷史的借鑒,還可以提升人們的人文素質。因此,辛亥革命以后,我國開始普及歷史教育。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全國初中、高中均開設本國史和外國史課程。新中國成立后,制定了歷史教學大綱,編寫了統一的歷史教材,形成了完整的歷史課程體系。盡管中國的臺灣、香港、澳門與大陸社會制度不同,但歷史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到了21世紀,歷史的車輪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學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成為時代潮流。在這種背景下,歷史教學改革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眾所周知,我國大規模的歷史教學改革是從中學開始的。世紀之交,教育部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此,“新課程改革”便成為基礎教育領域的“熱點”詞語。伴隨著新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新課改從試點走向推廣。近二十年來,許多中學歷史教師對歷史教學改革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紛紛加入歷史教學改革的行列,在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中,注意引入現代教育理念,把“建構主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與中學歷史教學結合起來,創造了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產出了不少教學成果。對于這些成績,我們應當予以充分肯定。但毋庸諱言,基礎教育歷史教學改革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有人對以往的歷史教育進行全盤否定,有人急功近利,熱衷于創造違背教育規律的“新模式”,等等。事實上,以往的歷史教育并非一無是處,傳統的一些教學模式雖然有它的弊端,但也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新的教學理念固然有它的先進性,但“新模式”“新方法”滿天飛,未必都是科學的東西。目前,新課改的一些弊端已經在基礎教育領域顯現出來,需要我們揚長避短,進行認真的反思。

與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熱鬧”場景不同,我國大學的歷史教學改革比較“冷清”。近二十年來,教育部在大學推行“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等精品開放課程建設。一些大學的歷史教師致力于此類課程建設,在中國史和世界史領域,已經建成了不少省級或國家級精品課程。還有一些大學老師致力于歷史教學問題研究,產出了一些重要的教學研究成果。但大學歷史教師很少關心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就連師范大學的歷史教師也是如此。有些在中學階段接受了“新課程”洗禮的學生,到大學后顯得很不適應。有些大學畢業生到中學教不了“新課程”。目前,似乎已經出現中學課改“倒逼”大學課改的趨勢。因此,大學的歷史教學也需要進行認真反思。

我國的歷史教育應當是什么樣的教育?歷史課程該怎樣設置才好?歷史教材該怎樣編纂才科學?歷史教學方法該怎樣優化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這些問題都是擺在史學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需要進行系統深入的探討。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歷史教學論叢》,是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教師(含在大學兼職的中學教師)的部分研究成果。全書共收入論文近60篇,內容涉及歷史教育教學改革的諸多方面,可供廣大歷史教師和史學愛好者參考。

王雙懷

2017年10月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巴里| 广灵县| 色达县| 胶南市| 额敏县| 南丰县| 伊通| 察雅县| 宾川县| 浦东新区| 图木舒克市| 怀集县| 清水河县| 长沙市| 兴海县| 青铜峡市| 天祝| 安化县| 保山市| 齐河县| 象州县| 建始县| 犍为县| 安陆市| 南城县| 武陟县| 武义县| 尚志市| 红桥区| 略阳县| 元朗区| 呈贡县| 张家港市| 洪洞县| 扎兰屯市| 黄大仙区| 聊城市| 朔州市| 永丰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