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青年與群團組織社會動員研究
- 張騫文
- 801字
- 2020-08-25 09:45:26
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要動員最廣泛的社會力量,匯聚成邁向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磅礴力量。
自2015年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和黨中央召開群團工作會議以來,群團組織通過一系列改革,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特別是不斷增強新媒體語境下的社會動員能力,使群團組織能有效凝聚工作對象,發揮好黨與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群團組織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織載體,新媒體時代群團組織如何做好群體工作,社會動員能力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法寶。研究新媒體時代群團組織的社會動員能力,可以深入了解青年與社會動員的關系特征,研究分析群團組織動員青年、引導青年的方法路徑,進一步提升群團組織履職盡責的能力。社會動員作為一個熱點研究選題,已經有部分學者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但以青年工作為研究樣本還需要更多學者共同探討。我們在青年工作實踐中看到,網絡社會對青年工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既可以幫助青年打破時空互動交流,也為青年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同時,新媒體平臺也讓無組織的青年個體迅速變成有組織的社會力量。共青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如何為黨的事業教育、團結和帶領好青年,引導青年堅定信念,刻苦學習,奮發成才,是新媒體時代的青年工作需要持續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書作為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群團組織社會動員研究(立項號:2015 A027)的研究成果,圍繞青年與群團組織社會動員的理論概述、發展特征、心理機制、運行機制、歷史演變、規律與內容以及共青團獨特視域等內容,分析探討了新媒體環境下青年與群團組織社會動員的實踐路徑與方法,希望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由于研究視角和作者能力水平所限,還有很多不足,希望以后能進一步深化研究。
張騫文
2019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