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固本浚源: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十八大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表述從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黨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準確科學地表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

一、黨的先鋒隊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從工人階級中產生的,是依靠工人階級發展壯大的,自她誕生之日起,就為著解救民族危亡、謀取人民福祉而奮斗。因此,“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是對中國共產黨性質的最好概括。

(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

工人階級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正因與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所以,它一直是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然而,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工人階級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革命性最堅決、最徹底,分布比較集中,同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等等。這些優點,決定了中國工人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是現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也讓工人階級的“代言人”——中國共產黨,具備了諸多獨特的優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句話本身就有兩層含義:其一,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其二,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只有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才有可能成為黨的一員。具體來說,只有工人階級中具有共產主義覺悟、對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表現出無限忠誠的先進分子,并且通過一定的組織程序,才能成為黨的一員。

(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它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誕生的。我們黨所肩負的領導中國革命、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決定了我們黨同時也代表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因而,我們的黨既扎根于工人階級之中,更深深扎根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之中。早在1935年瓦窯堡會議上,我們黨就明確地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

實際上,我們黨之所以可以從帶領人民群眾鬧革命的政黨成為掌握全國政權的執政黨,根源就在于我們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同時還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這一性質,不僅表現在革命時代帶領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上,更表現為執政之后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取利益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躍升為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成就的取得,歸功于我們黨的正確領導,根源于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過去,我們黨按照人民的意愿奪取了國家政權;今天,我們同樣按照人民的意愿執掌著國家政權。這就要求我們黨在任何時候,都要自覺地站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立場上,把人民賦予的權力掌握好、運用好。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

(三)“兩個先鋒隊”是統一的整體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皟蓚€先鋒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整體。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是我們黨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必要前提。黨只有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自覺做到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才能真正成為用科學理論武裝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我們黨真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必然要求。這是因為黨只有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堅持從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中汲取營養和前進的動力,才有利于保持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本色。

“兩個先鋒隊”的性質,決定了我們黨不僅要鞏固自己的階級基礎,還要擴大群眾基礎,兩者對鞏固執政地位來說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同時,我們黨只有始終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才能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奮斗。

二、一個“核心”和“三個代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個“核心”和“三個代表”的表述,符合我們黨的歷史發展和時代要求,也完整、準確地揭示出黨的先進性。

(一)一個“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是從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概括了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的取得,是長期艱苦奮斗的結果,更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形勢不斷高漲、中國人民苦苦期盼新的救國救民道路的時候誕生,并擔負起了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中華復興的偉大使命。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在黨的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結束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反動統治,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歷史任務和共產黨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

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黨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性質,決定了我們黨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在為中國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奮斗。

在取得執政地位以后,我們黨在較短的時間里,就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順利地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領導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和比較完整、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顯著增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久經考驗、堅強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深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完全有能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的那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黨,就要確保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二)“三個代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黨成立90多年來,之所以可以贏得人民的擁護,之所以可以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一系列偉大成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三個方面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統一整體。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十八大黨章明確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這也就決定了黨的一切活動都必須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都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任何一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標和價值追求,為誰立命、為誰謀利始終是一個根本性、方向性問題。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性質決定了黨必須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無論形勢任務如何變化,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沖擊和考驗,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沒有改變,并且其內涵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他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鄧小平則形象具體地指出,必須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將其科學地概括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科學發展觀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我們黨的宗旨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前進的精神動力、指路明燈。

(二)黨的根本宗旨貫穿于黨的一切活動中

黨的根本宗旨主要體現在制定和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上。我們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的綱領和路線,集中反映和體現了全國人民的迫切要求和根本利益,引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在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黨制定了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正確路線,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后,黨經過艱辛的探索,開創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所有這些,都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

黨的根本宗旨,也集中體現在黨在自己的一切工作中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上。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十八大黨章指出,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和貫徹執行,都是運用這一工作路線進行的,因而可以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又能使廣大群眾認識到黨的正確主張是代表著自己的根本利益的,因而,通過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黨可以將人民群眾組織起來,自覺地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奮斗。

黨的根本宗旨,還充分體現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上。無論是在革命年代、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的共產黨員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人民的前列,投身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洪流中,為著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奮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們中涌現出了雷鋒、焦裕祿、蔣筑英、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沈浩、郭明義、楊善洲、羅陽等一批又一批的英模人物,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四、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

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為我們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指明了方向。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應始終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人民是社會的主人,黨員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權為民所用,集中反映了共產黨人的權力觀。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歷來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國家和社會主人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始終認為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決不能用來為小集團和個人謀私利。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手中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觀念,自覺做到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情為民所系,集中反映了共產黨人的群眾觀。我們黨的奮斗歷程表明,人民群眾是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深厚力量源泉,黨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社會向前發展,根本在于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所以,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對人民應懷有深厚的思想感情,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關心群眾的疾苦,體察群眾的喜怒哀樂,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辦人民之所需。

利為民所謀,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利益觀。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人民所奮斗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我們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利益觀,也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身心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堅決反對追求個人享樂、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千方百計地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二)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不斷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實惠,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就要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發展的目的真正落實到滿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都體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密切聯系群眾,始終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竭誠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觀點。要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使我們的各項決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的利益。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發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上,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體現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權益上。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具體體現和最終目的。要清醒看到,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部分群眾因為各種原因生活還有一些困難,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醫療、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總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黨的根本宗旨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的奮斗歷程,就是一部前赴后繼、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歷史。大學生黨員作為未來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應該從黨的性質、使命和黨的事業成敗、前途命運的高度,深刻認識和理解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自覺地把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同自己的學習、工作和言行緊密結合起來,努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榆树市| 磐安县| 阳江市| 临泉县| 赣州市| 武夷山市| 常山县| 宁晋县| 汝城县| 永春县| 普安县| 兴文县| 乳山市| 天津市| 兰考县| 白山市| 柳江县| 舒兰市| 泰宁县| 惠来县| 太原市| 南靖县| 婺源县| 大足县| 都匀市| 金堂县| 定西市| 唐海县| 辽中县| 什邡市| 永昌县| 闽侯县| 将乐县| 齐河县| 麻栗坡县| 巍山| 太原市| 白水县| 大竹县|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