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督主
- 彌天
- 淤泥
- 3434字
- 2020-09-18 15:20:17
陳桐生就在驚慌的喊聲中慢慢走近了火場,因為聞見了熟悉的味道,下意識的抽動鼻子嗅了嗅。可是這么一聞,也沒有聞出什么,范瑞過來攔她:“陳小姐!”
陳桐生這才被驚醒一般地猛然回頭,看了面露擔憂的范瑞一眼,又將目光投向酒樓上。
宋川白只是站在窗口向下看,因為逆光的緣故,他面目晦暗不清,只能看見被燈光包裹一圈的挺拔身形。他不為火焰所動,也不為火中的尸體所動,好像已經完全忘記在面對周明則時,自己溫和袒露的話語。
陳桐生轉身沖上樓去,噔噔噔踩出好大聲響,道:“你把范瑞留,留在這里,就是為了讓他,準備這場火!”
宋川白手撐在窗上,聞言“唔”了一聲:“有道理。”
“你既然,早就,準備讓他死,為什么還,還要騙他?”陳桐生問:“你為什么,還要那樣說話?”
“哪樣?”
陳桐生簡直沒有辦法理解:“既然你早,早就要他死,為什么不讓我,直接動手?為什么要撿,撿紙燈?為什么在,在知道上吊的人,不是周明則,就露出釋然表情?!”
宋川白意外道:“原來今晚你的注意力不在尸體身上,不在行蹤詭異的人身上,更不在找尋皇太子身上,而在于我?”
明明自己沒懷什么心思,可這樣被他說出來,陳桐生竟然有種被點破的尷尬感,頓時讓堵的閉了嘴,滿腔的疑惑與憤懣也全都被堵住了。
宋川白乘勝追擊,露出一個了然的笑容,道:“去休息吧,不要想那么多。”
他離開窗子,卻聽陳桐生結結巴巴的,低聲說:“你又,為什么......要講那,那個故事......“
他猛然停住了腳步,臉色即便是在暖黃燈光的照應下,也透出蒼白。宋川白目視前方,不看她,但已經能聽出來他的不悅:“你是想質問我為什么非要你出手?逼你去殺一個外貌如同稚兒的怪物讓你覺得很難受?”
陳桐生無法辯駁:“我......”
宋川白等著她說話,但事實如此,她也分辨不出什么來。兩人都清楚,于是陳桐生干脆住了口。
“周明則已經死了,”宋川白道:“你不是很清楚么?你心里明白,只是接受不了。你能懲處有罪之人,把罪責明明白白攤到你面前,你下手便毫無遲疑。可你偏偏不愿意自己去想想無罪之人引發的禍端,不愿意去深思環環相扣的事件連接。皇太子這個名號惹了多少事端,卷進多少無辜之人......一直到現在都未曾停歇。”
“方茗的動機從頭到尾都蹊蹺,半實半虛真假難辨,她要留什么,就偏不能留給她什么。待尸體交接他手,再出意外事端,你再去分明白那里是真哪里是假,弄清楚為何真假,然后去解釋么?誰會聽你解釋?陛下?”宋川白緩緩地說:“根本不需要做錯事情,只用稍微地松懈那么一點,就會先機盡失。”
陳桐生喉頭仿佛堵塞著什么,她用力咽下去,聲音干澀地開口:“我想知道......我想知道,侯爺為什么,要講那,那個故事?”
“想起來就講了,怎么?”
“侯爺說,跟皇太子也講,講過......”
宋川白頭一偏,道:“我還與宋芷蘭講過,煙沙講過,與花樓的頭牌講過,這畢竟是當年一段秘聞,牝龍為兇的傳言害死皇后,很有點意思。這怎么了嗎?”
陳桐生不讓自己跟著他的話走,繼續說:“所以才,引發了皇,皇太子,去西北的心愿。”
他終于皺起眉頭看向陳桐生,聽見她說:“也許你是在,害怕吧......”
“陛下懷,懷疑侯爺,也許是因為,侯爺當年,就沒有取得完全的信任。”陳桐生講:“所以周明則死了,所以,錯了。侯爺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提,提供了不好的引導嗎?方皇后的故事,跟誰講都,沒關系,只是,侯爺講的時候,會不會,想起周明則?”
她說:“也許,也只是,懷念而已。”
畢竟宋川白當他死了。
燭光跳躍,沒塵罩子,于是來一陣風便將燭火吹得東倒西歪,扯起宋川白的影子跟著晃蕩,左右東西,左右東西。
“你總想這些亂糟糟的東西干什么?”半響后宋川白終于說:“與其想這些沒影子的事情,不如想想回京之后要如何。方鶴鳴不愿意把你暴露在京都黨派爭奪之中,但是方茗提醒了我,現在應當有許多人已經知曉你了。”
陳桐生露出一絲茫然,宋川白接著道:“女帝會直接召見你也是有可能的。”
“為什么,見我?”
她又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充其量一個督主親傳弟子,何德何能被皇帝傳去召見,難道只是因為她跟著宋川白辦事?她也沒干什么啊?
宋川白道:“你可知如今的督主是誰?”
這她一點兒都不知道了。
“你師兄,阮成。”
陳桐生訝然抬眼,宋川白慢悠悠地說:“陛下親自任命新任督主,召見時詢問至個人私事,說暗衛者大多無法成家,只能眼睜睜看著他人娶親生子,而將自己奉獻于護衛京都乃至大周的安危,實在是令人嘆謂。于是陛下忽然起了垂憐臣子之心,問他可有心儀人選,如若有,當即便可指婚與他,可謂是雙喜臨門。你猜猜他說了誰。”
陳桐生心里一緊:“不是我。”
“是你。”
“阮督主道,自己有個青梅竹馬同位暗部出身的師妹,兩人情誼深厚,可謂良人最佳人選,就這么把你給說出來了。”
陳桐生差點眼前一黑。
她跟阮成哪里有深厚情誼可言?不,他兩人師兄妹當的仍算稱職,阮成從這方面講也沒錯,但是同門情誼跟嫁娶有哪門子的聯系?
更何況阮成這種舉動,是完全違背了方鶴鳴意愿的!
“所以......”宋川白道:“陛下對喜愛的臣子體貼非常,當即就下令賜婚,被阮成勸止,沒立下書面文書來。但阮成卻能因此光明正大地跑去提親。”
陳桐生聽著聽著發現了一點時間上的疑問,宋川白道:“于是他們從陳家找到了我侯府,我回絕了。”
“然后,我才來黎城。”
“是的,”宋川白對于隱瞞還在京都時,阮成便已被任命為督主并求親的事情毫無愧意,又恢復了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道:“陛下便對你十分感興趣,一定要見見你這個師妹。”
陳桐生方才那些莫名的觸動與悲嘆被宋川白幾句話打擊的四分五裂,被算計的驚訝浮現出來:“你,你為什么......”
你為什么要這么坑我?
為什么一定要把我推到女帝面前?
阮成又是怎么回事?
宋川白此廝也挺流氓的,轉移話題不成功便拿這種消息對著人兜頭蓋臉的砸,成功地把陳桐生砸的暈頭轉向,自己趁機脫身出去了。
待陳桐生反應過來自己被轉移了注意力后,也不會再追出去了。
宋川白自然如范瑞歇在一處,而她單獨住在這個有臥榻的房間。畢竟一開始宋川白把她留在房間中,只是想用她的身手“殺死”周明則而已。
陳桐生有些沮喪,她再次覺得自己看不清了。
她直覺向來很準,沒有宋川白那些邏輯縝密的推論,靠感覺也能猜出很多事情。
陳桐生真的在宋川白面臨周明則時,感受到了異常的情緒,她從那些話里,慢慢編織出一個可以解釋前因后果的真相,但宋川白卻說她想的亂七八糟。
而且她也不相信宋川白真就對著宋芷蘭,甚至花樓的頭牌都講這個故事。恰恰相反,是周明則讓他想起來這個故事,想起來方家牝龍傳聞,與那個高傲的方凌皇后。
陳桐生不知道當年宋川白是出于何等心情,與皇太子講的這個事情,但周明則想必很喜歡。喜歡這個故事,也喜歡他,才會跟他說小兒心愿,才會說“蓮花燈會漂到天河,飄到父親手上”這些事情。而宋川白給予了庇護的承諾。當年宋川白心軟于皇太子周明則,后周明則無緣無故意外身亡,尸首卻不能在陵墓中尋見,女帝要說不懷疑他,避諱他,才是不可能的。
但她不理解的是,為什么宋川白能夠上一刻還在誘哄周明則,下一刻便斬釘截鐵的下令要他的命。
權衡利弊在他這里好像只是眨眼瞬息的事,甚至連一絲一毫的猶豫都不需要,立即就能做出與情感違背,而取其最大利益的事情。
陳桐生在浦陽的時候,默默把宋川白劃為“好”的一列,如今才發現自己的想法似乎與現實有些出入。
宋川白在浦陽,不,可以說自從把陳桐生接到身邊來之后,他的表現普遍溫和。對陳桐生十分包容耐心,而致使她忽略了宋川白本來的那一面。
他是一個可以令無辜者入獄,幫頑劣紈绔翻案證明清白,默許林風與加金教同歸于盡的人。他是一個當年就離經叛道,不屑于綱常,支持女子位列九五之尊的人。
宋川白說她不愿意想事件背后環環相扣的聯系,實際上也是在指責她的感情用事,目光短淺。
為了按捺下意欲掀起的波瀾,而為之犧牲幾條人命,對陽和侯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原來對于對錯善惡,即便分的清晰明白,能明確的感知到不對,也并不會阻止他繼續做下去。
哪怕犧牲的是無辜人性命,哪怕違背的是自己的心愿感情。
宋川白并不是對她“好”,習慣性的對眼前人包容與耐心已經成了他無往不利的面具,一點兒也不阻止宋川白與阮成一樣,違背方鶴鳴的心愿,更是直接把她推到了女帝面前。
這不是什么好事。
陳桐生坐在榻上,一點兒原因也想不出來。沒有人告訴她為什么,沒有人透露出哪怕一點兒可供猜想的消息,她在陽和侯府中,阮成登門拜訪,她毫不知情,還以為未被禁錮。
她在最開始提防宋川白的原因,此時終于慢慢回到她腦袋里。
那是方鶴鳴曾在很久以前說過的話,在無形間表露的,對宋川白保持距離的態度。
而宋川白只用了短短數月,便讓她將防備丟的一干二凈,以為他是第二個師父一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