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突破凝聚在羅北川周圍,的“虛冥屏障”,光靠“龍卷殘云”的破壞力遠遠不夠。
李囚手中刀垂向地面,體內“風行內力”崩騰不息,內力遍布周身,不停變換,他身形忽變,出現在羅北川周圍。
他并沒有出刀,而是在利用“憑風亂舞”和內力的控風能力,改變整個場地的風場。
羅北川就這么靜靜地,看著李囚,沒有出手。
基本實力的差距,不是區區招式的變化所能彌補的。他要用最羞辱的方式,讓李囚自己停下手中的刀,擊潰他的意志。
你不是想要抗爭嗎?你不是想要陪月兒對抗命運嗎?
你連逼我出手的能力都沒有,你憑什么!?
場地之中,狂風凌亂,風與風之間本無聯系,但在李囚的控制下,于空中形成了某種特殊的軌跡。軌跡的變化,和李囚體內,內力的流動相互呼應。
這些軌跡中,道道“風之傷”星羅密布。
李囚身影頓時停在空中,刀上殺意再現,目之所及唯有一人,刀之所向唯有一點。
嘹亮鶴鳴,此起彼伏,響徹當場。
李囚用的正是《狂風刀法》的絕招“風嘯千殺”,但又有很大不同。原版的“風嘯千殺”于敵前營造充滿“風之傷”的風場,這些“風之傷”的軌跡雖然可控,但彼此之間并無聯系。
通過這些“風之傷”使出來的“風嘯千殺”,能將敵人千刀萬剮,刀法雖快但是每一刀對于“虛冥屏障”而言,威力太小。
而此時李囚所用的“風嘯千殺”,卻是做出了改良。改良的地方,便是這個風場中“風之傷”的布局,千道“風之傷”如何讓刀鋒軌跡,在力量不做消耗的情況下,接連通過,化千刀威力于一刀。
這種對于內力的細微控制,對于“風之傷”布局的精準計算,都是通過“入微”能力改良了的。
鶴唳千聲,刀芒一處,一刀的威力不夠用,那么千刀呢?
刀芒于屏障交匯,終于撕開了一道口子,李囚的刀終于進了羅北川一尺之內。
然而便只進去寸許,一道新的屏障,便又從羅北川氣海處蔓延而成,擋住了李囚妄圖更進一步的刀鋒。
“果然如鐘離所說,你的戰斗天賦確實驚人。雖然我這‘坐忘經’只修煉了第一層,但作為一個九品武者能打破一層,還真是讓我吃驚啊。”羅北川對李囚說道,眼中多了一絲贊許。“不過啊,你以為這樣便破了‘虛冥屏障’就太小看五品內功心法了。”
“虛冥屏障”破碎,頃刻之間便又重生一層,這般速度自然比李囚,再使用一次“風嘯千殺”來的快。
“嘩”李囚抽刀后退,鐵刀之上數道裂痕慢慢擴大,終是化作一堆鐵塊,散落于地,變異版的“風嘯千殺”對刀本身的傷害也是巨大。
最強的一刀,卻連讓對方出手都做不到。
李囚看了看手中的刀柄,心中戰意逐漸崩潰。
現在手中刀,都已崩壞,我還能戰嗎?
“你不可能擊敗的了我,我也不會離開,月兒也不可能抗拒的了天命,她這般頑強抵抗,唯一的結果,便只有讓自己受傷而已。”羅北川看向李囚和小月的方向。
一個臉色蒼白,苦苦支撐。
一個兵器已毀,戰意漸退。
“羅大哥,我求求你了,我真的不能和你離開,小月感覺到了,如果這次離開,我就再也見不到泥鰍了。”
“月兒啊,我,我做不到。”羅北川眼神閃爍了幾下,看著小月說道。“月兒啊,你若再這般掙扎,我便只有強行把你帶走了。”
羅北川向月兒走去,沒走幾步,一股強烈的戰意朝他襲來,方向正是李囚所在。
連刀都沒了?你還要戰嗎?
“我說過了,只要你還不想離開,我就不會后退。”李囚和小月對望了一眼,他丟掉了手中刀柄,體內“風行內力”由狂暴崩騰變得平緩綿長。
之前說過,這世上的絕大部分,入了品級的武學招式,都是依據內功心法創造出來的。《狂風刀法》越來越強的招式,也不過是在風行內力的基礎上,對風的利用而已。
所謂的刀法威力越來越強,不過是對風的利用變強了。
所以啊,《狂風刀法》里的最強武學招式,便是李囚此時力量的極限嗎?
不是的!
在李囚刀碎的那一刻,他便已經將刀法漸漸忘記,還留存在他腦海里的,不過是《狂風刀法》里對風的理解而已。
創造《狂風刀法》的人,使用這些理解,創造出了一門九品武學,那么李囚使用這些風的理解便,也只能使用出九品武學威力的招式嗎?
也不是的!
自從某個早晨開始,他突然擁有了“入微”的能力,所有的武學只要根據秘籍上正確的方式來使用,他往往一遍就能學會,學會便已精通。
兩次戰斗中,他又根據自己對風的理解,將武學招式做了改變,兩次都成功了。
這些是巧合嗎?不是的!
因為當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出現時,他便已經知道它的可能性。
武學的改變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嗎?
也不是的,甚至李囚都在懷疑自己,現在這個身體具有的能力,真的是那“入微”之境嗎?
風行內力賦予了李囚對風的相性,讓他對風有了敏銳的感知,風行內力還具有著操控狂風的能力,讓他能更好的憑借其力。
而狂風刀法里,“風雨欲來”是憑借自身力量引導氣流,積蓄疊加力量的能力;“憑風起舞”是借助狂風加速的能力;“迎風破浪”是力量匯聚的能力;“風馳電掣”是憑借“風之傷”加速刀速的能力;“紋風不動”是匯聚狂風的能力;“風卷殘云”是身法與風場的融合;“風嘯千殺”是大量控制制造“風之傷”的能力。
李囚學的不止是《狂風刀法》,而是掌握了這些能力。
刀毀了,這些能力還在。
李囚緩慢抬起右手,無邊風浪匯聚,環于手邊,風型似刀似劍變換不斷。
無所謂,夠鋒利,能對敵便行。
羅北川轉身看向李囚,表情不再那么隨意,他發現李囚的身上正在發生某種變化。雙眸精光一現,羅北川使用了一門探查對手內力變化的手段。
內力本質未變?
內力量也未變?
內力流轉的方式也沒見奇特?
那么李囚身上到底發生了何種改變?
一個區區九品武者,憑什么能給我一種能傷到我的感覺。
李囚衣裳浮動,一陣狂風朝羅北川而去,威力不大,但速度夠快,李囚內力遍布全身,慢慢身影散去,遁入風中。
李囚身影再現,人已到羅北川身前。
隨著李囚的手臂所向,風刃劈在了羅北川的“虛冥屏障”之上。
“很弱”這是羅北川感知到這道風刃力量后,的第一個念頭。
但是風刃并未停止,持續不斷地從各個角度飛來,李囚身形也在不停變換,數息之后便又融到了風場之中,漸隱漸現不可捉摸。
此時練武場上便只有羅北川和他周邊的無盡狂風,遠處小月雖然仍被一股意志所控制,但仍將視野匯聚在場中。
就像李囚沒有對她說,放棄吧,離開吧。她也沒有對李囚說,放棄吧,別打了。
有很多事是無法經過理智思考后,去選擇那看似正確的選項的。
羅北川沒有去尋找風中李囚的身影,就像他之前想的一樣,先打破我的“虛冥屏障”,這樣你才有讓我出手的資格。
狂風不停,風刃不止,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風刃在李囚的控制下,匯聚于“虛冥屏障”的一點上。
風刃速度越來越快,因為每一道風刃飛出都經過了一道“風之傷”,風刃體型也越來越凝練,因為不止有力量可以蓄力,風場也能積蓄。
風刃持續變快變強,好像沒有極限。
李囚身形也越來越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足夠的“風之傷”和風場。這接連不斷的風刃其實對內力的消耗并不大,更多的是對風的控制,利用風本身的力量來加強風刃自身。
李囚不過是氣流的搬運工而已。
一切基于《狂風刀法》,又遠超《狂風刀法》各種武學招式之上。或可謂之,絕招之上,“風行無極”。
要破“虛冥屏障”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擊破一層“虛冥屏障”的破壞力,一個是應對屏障重新生成的持續力。
李囚現在對風的利用,就是根據這兩點而構建的。
隨著風刃威力的不斷加強,羅北川眉頭微微皺起。
突然,一道“虛冥屏障”破裂,毫無聲息。但是另一道屏障又及時出現,其實羅北川在察覺到風刃威力變強的時候,便已經在內部建立起多道屏障。
但是沒用,一道屏障頂上,面對的是一道更強的風刃。屏障層層破碎,生成的速度完全跟不上風刃襲來的速度。
“唰”最后一道“虛冥屏障”迎風而散,羅北川右手捏了一個劍指,一道劍芒透指而出將飛來的風刃全部擊的粉碎。
羅北川看向風中的李囚,眼神認真了幾分。
他不在意李囚的生,更不在意李囚的死,你若想找死,送你一程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