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點后,陸一的心再也按耐不住了,他想要再去岡仁波齊山一探究竟,看看當年斯尼夫魯進入的洞穴到底是怎么回事。
去往岡仁波齊山容易,但想要爬上去,并將已經塌陷的通道開鑿出來可不是一件易事,那是當地人心目中的神山,當地政府也不會允許,必須要偷偷去。
高原雪山物資匱乏,人跡罕至,氣候嚴寒,想偷偷登上岡仁波齊山肯定要徒步很長一段距離的,必須要做好準備,就算也以他非人的體質也無法與無情的大自然相抗衡。
時光荏苒,轉眼又過去了一月,這段時間陸一除了日常接受黃金之力洗禮與鍛煉外,還在學習各種攀登技能,憑借強大的身體機能,絕對不輸最頂尖的登山運動員了。
后續得來的黃金被陸一全部加在黃金金字塔上了,使得它釋放的黃金之力得到雙倍提升,本已經能夠待在重心位置的他又不得不遠離。
而且出現了一個在意料之中的不好現象,更加強大的黃金之力不能讓陸一的身體再度加強了,他也到達瓶頸,只不過這個瓶頸要比胡夫他們高得多。
實力無法寸進,這幫助陸一下定決心去往岡仁波齊山,在去之前又與16號、22號深入交流的一番,并給了一大筆錢。
他擔心自己這次出意外回不來了,就先給這兩個讓他快樂的女人一個交代,希望她們以后能過正常的生活,兩女沒有說什么,但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很是復雜,不知在想什么。
陸一第二天就出發了,先坐飛機來到距離岡仁波齊山最近的機場,再坐班車去往附近,距離神山還有幾十公里,他便背著大包小包徒步接近。
山路崎嶇,寒風呼嘯,陸一選擇了一條偏僻的野路,舉目望去寥無人煙,皆是山石、冰雪,是生命的禁區。
這樣的環境對于常人而言不但是身體的考驗,更是精神的折磨,人是群居動物,獨處在這樣的環境里,心中難免絕望。
而陸一卻沒有這種感覺,因為這樣的環境對于他的身體素質實在算不上是考驗,穿著厚厚的抗寒服,只有露在外面的臉上有些許寒冷。
幾十公里的山路不過幾個小時就走完了,陸一算準了時間,當他到達岡仁波齊山附近的時候已經天黑,就算有在山腳下扎營的游客或者信徒,黑燈瞎火的也發現不了他。
夜里爬山是極為危險的,而且還是這終年覆蓋白雪的陡峭山峰,加上陸一是無防護攀登,就算是大白天專業人員也極難上去。
陸一夜視能力更加強大了,對于常人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對他而言還是能夠看清的,加上今夜天氣不錯,一輪圓月掛在空中,由于海拔更高的緣故,月亮更大,月光更亮,讓他感覺與白天沒有太大區別,像是常人在陰天的感受。
穿上登山靴,雙手各持一把登山鎬,陸一開始向記憶中的洞穴位置爬去,洞穴口正是在南坡大裂縫之中,這也驗證了陸一的猜想,劍型刺轟進了山體中,所以有了通道,也讓山體裂開,當時有名游客猜對了。
岡仁波齊山上的冰雪終年不化,凍得極為堅固,冰鎬砸進去之后非常結實,尤其是陸一的巨力可以讓冰鎬砸得更深,相比于普通巖石山反而更好攀登。
陸一開始攀登的速度并不快,這里的山坡非常陡峭,又很平整,他也擔心有危險,但當他習慣之后,攀登速度大增,手腳并用,沒一會便登上了記憶中洞穴口的位置。
這里被厚厚的冰雪覆蓋了,看不出有什么異常,陸一必須先清理冰雪,再將洞中的碎石清理掉,這不是一個輕松的工作量,而且只能晚上干,白天被人發現他就沒機會干了。
陸一將長釘砸進堅冰中,用繩索掛住自己后,從背包里掏出折疊鏟開始挖掘。
一夜時間很快就過去大半,數米厚的冰雪也被陸一挖穿過去,直達巖體,還順利找到了滿是碎石與冰的洞穴,看它外口未損壞的形狀,可以確定就是斯尼夫魯所發現的洞穴。
陸一沒有著急取掉石塊,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爬下山體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而且他還要掩蓋挖出的洞口與攀登的痕跡。
爬出冰洞,陸一拿出一把折疊雨傘卡在洞口處,再往上面覆蓋白雪掩蓋,隨后原路返回,邊退邊清理一路的痕跡。
等到山下的時候,天才微微亮,應該沒有人看到他。
找了一處偏僻山坳,陸一支起帳篷,準備大吃一頓好好休息,登山的體能消耗極大,常人根本不可能這么快完成。
吃飽喝足的陸一盤坐在帳篷中,開始集中精神,想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精神力從岡仁波齊山中釋放出來。
他爬山的時候不敢嘗試,擔心又陷入昏迷之中,這在山上是非常危險的,要是就這么摔死,那可虧大了。
陸一嘗試了很久,并沒有什么發現,也沒有再次進入到大章魚的記憶之中,還得按原計劃行動。
等到天黑之后,陸一再一次在夜色的掩護下開始爬山,有過第一次的經驗,這次的速度更快了,輕輕松松來到洞口,開始搬運洞中的碎石。
石塊都被冰凍在了一起,需要猛烈敲擊才能將其分離,是一份艱苦活,陸一干了一夜也沒有做完,只得回去休息,晚上再來。
第三次經過幾個小時的搬運工作,終于將洞中的碎石全部清理掉了,成功進入洞穴。
陸一打開手電筒照亮四周,發現這里與記憶中的樣子有些許不同,原本光滑的球型墻面與平坦地面上有大大小小的裂紋,也有很多脫落的地方,是當年地震帶來的破壞,讓這里變得普通起來,乍一看似乎就是一個普通洞穴。
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里石壁的表面呈現一種波紋狀,像是液體凝固后的樣子,四周的石壁也有液體流淌下來的痕跡。
這個奇怪的特點說明洞穴的形成有兩種可能,一個就是人工雕刻的,但顯然不是。另一個就是曾經有高溫的東西在這里,將四周的巖石直接融成了巖漿,頂部與四周的巖漿在重力作用下就流到了底部,冷卻之后就形成平坦的地面。
當時洞中確實會不時釋放出高溫,那就說明有熱源,巖石可不會發出能融化自身的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