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敲定
- 重生正道之光
- 修小齊
- 3417字
- 2020-08-29 21:00:00
第三十九章敲定
顧長安和陸輝說了沒一會,楊莉過來對會議室內的顧長安和陸輝說了聲“他們來了”就過去迎接了。
顧長安和陸輝立即起身,楊瓊華也立馬跟上,出去迎接對方。
在前臺處兩方會面,互相做過介紹后,由陸輝帶領,給蘇弘毅三人介紹公司的情況。
“我們公司雖然是剛創立的新公司,但是啟動資金充足,這邊是我們的辦公區,這兩排電腦都配置了兩個屏幕,方便程序同事和美術同事分屏辦公。當然,如果下一步確實有需要,也可以給策劃同事同樣的配置。”
孫弘毅看著這些電腦,他知道陸輝自己原來就是程序員,電腦配置肯定差不了,辦公環境也挺不錯,就說道:“陸總你們辦公環境挺好啊,比我們原來大公司的環境好得多!”
陸輝受了恭維,不動聲色,這塊他是費了心的。
他說道:“還行還行,當然,辦公桌位布置這塊,也可以按照你們的要求進行更改。這邊是我們的財務室,公司目前有一位行政主管,一位人力資源,一位會計和一位出納。”
接著陸輝帶他們轉過一圈來到總經理室和會議室這邊,說道:“公司目前只有總經理有辦公室,當然,主要是受限于目前公司規模還比較小,以后公司發展了,如果有要求,我們也會考慮給制作人,各組組長配辦公室,當然,這部分也是看你們的習慣。”
他原來公司的項目團隊的各組組長一般都是和組員們一起座的,這樣畢竟方便交流,出現問題隨時就可以解決,互聯網公司這方面一般都這樣。
不過陸輝這么說,主要也是想體現一下公司對下屬們的關懷,實際意義不大。
孫弘毅立馬擺手,說道:“不用不用,我們平時習慣和同事們都坐一起,這樣方便交流溝通,也方便人員管理,這樣挺好的!”
陸輝道:“呵呵!這邊是一大一小兩個會議室,一個是能容納30人開會,一個能容納10人的小會議室。我們去會議室談吧!”
陸輝說完,新招的前臺小姐姐立馬拉開會議室的門,在門口示意領導們進會議室。
幾人依次進入坐下。
陸輝不是個愛閑談的人,理工直男也不愛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雙方坐定后,他就直接說道:“行,那我們正式開始吧。首先,我說一下我們正道公司這邊的情況。”
“我們正道娛樂公司是一家新公司,由我和顧長安顧長青兄弟共同創立。公司雖然是剛成立,但在成立之前,我和顧總兄弟兩個已經成功開發完成一個社交游戲的項目,該項目已經出售給了企鵝公司,公司的啟動資金也是由此而來。所以,我們公司是具有充足的開發資金的,也可以在初期就為員工和管理層提供足夠的福利,完全足以支持公司開發出一到兩個項目,這一點你們不用擔心。”
接著,他繼續說:“我們公司作為創業公司,雖然在業務資源上有所欠缺,但同時我們也具備大公司無法給予員工的優勢,那就是充足的上升空間和靈活高效的辦公效率,更為舒適便捷,干凈的辦公,人事環境。
我知道你們會考慮我們正道公司,肯定也是看中我們小公司成長空間充足這個優點,這方面我和顧總可以保證,我們公司非常需要大家一起出力建設公司,所以在發展前景和個人待遇這方面,只要大家做出貢獻,我們就絕不會辜負大家的努力。”
陸輝介紹完公司情況,雖然他昨天和孫弘毅已經初步討論過,但是現在是正式的會談場合,他要親口確認對方團隊的情況。
所以他問道:“孫經理,可以介紹下你們團隊的情況嗎?”
孫弘毅這個人本事是有的,不過脾氣也是有的,會從之前的大公司考慮跳出來,就是因為他認為沒有拿到自己應該拿到的份額。
他對團隊的介紹就比較簡練了,他說:“我們團隊目前一共有18人,主策劃一名,就是我旁邊的朱雅薇,數值、關卡、故事策劃共4人,主程序一名,賈瑞,架構、客戶端和服務器程序員共12人,美術方面是共用之前公司的美術團隊,我們這邊專職的美術有3個,我們團隊之前開發過2個端游,第一個成績不太理想,第二個月流水做到了800萬。這是我們的團隊成績。團隊內部氛圍這塊氣氛很好,大家都關系融洽,配合默契,畢竟已經經過了兩個項目的鍛煉。”
說到這,陸輝看孫弘毅不再說話,就問道:“如果你們過來,具體愿意和你過來的能有多少?”
孫弘毅回答道:“我還沒有和組員們談這個事情,但基本上能確定跟著我走的大概有15個人左右,具體有多少能一起過來,這個還要看你們的待遇怎么樣。”
陸輝不想墨跡,索性直接攤牌:“你們如果整個團隊來我們正道公司,我們在基本工資待遇上給你們維持原來公司的水平不變,我們公司許諾你們整個團隊參與開發項目的分紅或者獎金。
具體如果你們選擇分紅的話,我們的團隊分紅比例是月利潤的10%,按月隨工資發放,另一個選擇是獎金,我們按照項目的年度總利潤制定獎金倍數,制作人、各組長、組員分別享有不同的工資倍數獎金,制作人最高可以到20倍工資獎金,組長15倍,組員10倍,這個是按年度發放,而且如果你們選擇獎金的話,平時工資會在原來基礎上上浮20%。”
說完,陸輝轉頭對楊莉說道:“楊經理,你把方案給他們看看。”
楊莉把方案遞給孫弘毅。
孫弘毅掃了一眼,就把方案給旁邊的賈瑞,他直接說道:“我們選擇分紅,但是,分紅比例我希望是20%”
陸輝直接否定:“不可能。”
孫弘毅想了想,看了一眼賈瑞,賈瑞剛剛已經快速的算出了不同利潤下的收益區別,他用筆給孫弘毅點了點算出來的數。
孫弘毅考慮一下,最終說道:“我們除了和你們接觸,還有和另外一家公司接觸,他們是目前華夏最大的境外游戲運營公司,主要面對國外的游戲市場,他們公司規模在500人左右,資源豐富,他們給我們的條件是15%的分紅。
我們團隊是一個有實力的團隊,之所以考慮從暢游離職,就是因為我們正在負責的項目月流水已經做到了2000萬,但是公司的獎勵只有雙薪,和我們的收入完全不匹配。
我們之所以優先考慮你們公司,也是看中你們是個創業公司,我們團隊可以和公司一起成長,創業公司為了公司發展,也更愿意給創業團隊分紅,如果你們不考慮提升分紅比例,我們會選擇另外一家公司。”
陸輝聽到他們還和另外一家公司接觸時,轉頭看了一眼楊莉,楊莉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回了一個她也沒有收到消息的眼神,心里想的卻是沒有一個好的解釋的話,獵頭公司的尾款沒那么容易拿到了。
陸輝沒有立即做回復,他又看向顧長安,他們之前商量的底線是15%,如果孫弘毅說的是真的,那么他們的分紅比例就沒有太大的競爭力了,但現在這個場合,沒辦法確定對方說的是否是實話。
目前國內的游戲行業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分紅制度,有的公司會分紅,分紅比例從5%到20%不等,當然也有更高的,但那就太少了,按月、按季度發放的都有。
有的公司是采用梯度獎金的方式,或者是采用項目貢獻分數考核的方式,根據貢獻分數的多少發獎金,這種方法需要公司制定完善的考核方式,同時也要有完善的行政人員團隊,正道公司目前沒辦法采用這種方式,只能提出梯度獎金的方式。
這兩種方式對比,按利潤分紅的上線高,下限低,梯度獎金則下限高,上限低,各有優勢。
顧長安看陸輝看向自己,他搖搖頭,在面前的紙上寫下“團隊內部怎么分”。
陸輝看一眼字,轉頭問孫弘毅:“分紅比例先不討論,我想問一下,如果你們團隊過來,項目盈利,你們內部怎么分配分紅?”
孫弘毅沒想到陸輝會問這個問題,他沒考慮過,在他看來,絕大部分應該都是他這個制作人的,其他人分點邊邊角角就可以了,不過他也知道這樣想不現實。
短暫思考一下,他說:“制作人和組長50%,剩下的所有組員平分50%。”
顧長安又寫道:“制作人組長 10%,組員5%,上線雙薪,保底3倍獎金。”
陸輝看完沒說話,他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我們可以上浮分紅比例,但是分紅必須這樣分配,制作人和組長拿項目利潤的10%,剩下的組員共享5%利潤,項目如果成功上線,雙倍獎金,做游戲的都知道,我們沒法保證項目上線一定能夠盈利,但是公司保障你們的收益,不管新項目上線是否盈利,年底保底3個月工資獎金,這是我們的底線,你們考慮一下。”
孫弘毅心里快速算了筆賬,如果加入另一家公司,今天自己既然當著朱雅薇和賈瑞的面說出了50%比50%的分成,后面即便他們三人再行商量比例,最終還是有可能會按照50:50的方式來分配。
按照那家公司15%的利潤分紅來算,也就是制作人和組長分項目利潤的7.5%,組員分7.5%。
而按照正道公司的分配方式,他們能拿到10%,如果他們新項目繼續做到2000萬流水,按照70%的利潤比例來算,的即便減少了組員們的收益,可是拿到的錢會相差35萬,比他的年薪還多。
而且,如果新項目搞砸了,也有保底三個月工資獎金,對公司來說,能夠提供這樣的保障,在業內都是很少見的。
雖然他對自己團隊的實力有信心,但是誰也說不好下一個項目是生還是死,做游戲就像投機一樣,這是他從業多年的理解,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
孫弘毅轉頭跟兩個團隊成員確認一下意見,最終說出:“好,我們同意這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