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靈動的音符——中山陵音樂臺

賽項:2017年南京市第六屆導游大賽

選手:吳靜(三等獎)

選送:中山陵園管理局

游客朋友,歡迎來到中山陵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臺。音樂臺占地4200平方米,由中國著名建筑家關頌聲、楊廷寶共同設計,1933年8月建成。整座音樂臺設計精巧、構思獨到,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猶如一片美麗的扇貝鑲嵌于山坳林間,散發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音樂臺為半圓形平面結構,從外到內,由回廊、座席和中心舞臺三部分組成。

此刻我們正位于回廊之中。回廊是中國園林中的建筑小品,多為木質,通常以回旋曲折之勢,展現幽遠寧靜之美。眼前這座回廊卻是采用鋼筋水泥建造,環繞成半圓形,長150米,寬達6米,兩側各有36根立柱挺立在須彌座花壇之中。立柱間的長條石凳首尾呼應,形成35間露天音樂包廂,典雅大氣、氣勢不凡。然而,直挺的線條,冰冷的水泥未免顯得生硬,于是,設計者匠心獨運地讓錯落有致的紫藤攀爬上廊架,清風徐來,儀態萬千。坐在長廊中,既能體味中國古典園林的氣韻生動,詩情畫意,又能感受中西文化的相互滲透,完美交融。

穿過回廊,我們面前的扇形草坪,開闊大氣,您看:三條環形走道與五條放射性臺階,將草坪分割成均勻遞減的十二塊,它們借助地勢的坡面起伏,形成天然的由高到低的座席,不設貴賓席,沒有邊座,也沒有正廳前排。更為絕妙的是,無論您在座席的哪個位置,中心舞臺幾乎都與您的視線平行,這種開敞明朗的布局方式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民主、平等的氛圍。席地而坐,頭上是明媚的藍天,腳下是翠綠的草坪,加上一群惹人喜愛的廣場鴿,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和諧之美渾然天成。

音樂臺

走過座席,我們來到了中心舞臺。它長22米,寬13.33米。舞臺前方的半月形水池中有噴泉隨音樂起伏,朵朵水花盛開,形成一面動感的水幕。舞臺后方的弧形照壁,仿照中國傳統五扇屏風樣式建造,假石鑲面,頂部和兩側刻有古典云紋,線條剛勁,輪廓起伏。上方的三個龍頭,氣宇軒昂,栩栩如生,呈現出密云生龍的意境。舞臺不但裝飾精巧,而且體現出了高明的聲學設計。聲波通過舞臺前水面的擴散,以及舞臺后照壁匯集和反射,產生共鳴,使得樂聲渾厚、生動、豐滿,猶如天籟。在這里,曾多次舉辦紀念國父孫先生的音樂會和演講會,中山精神如同靈動、飛旋的音符傳到觀眾耳中,滲透在每個人的心間,可謂“臺上音樂聲、演講聲聲聲入耳;臺下天下事、興廢事事事關心。”登上舞臺,由近及遠,草坪、回廊、森林、藍天層層推進,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

藍天澄澈、白鴿飛翔、音樂流淌,贊美中山精神、贊美民主共和、謳歌時代發展的樂聲也與白鴿一起振翅高飛。朋友們,身處音樂臺,我想你心中此刻也一定有音符在回旋,在流淌……

關鍵詞點擊

音樂臺

音樂臺位于中山陵廣場東南,占地面積約為4200平方米,1932年秋動工興建,1933年8月建成。音樂臺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紀念孫中山先生儀式時的音樂表演及集會演講。

音樂臺的全部建筑以鋼筋混凝土為材料,平面圖形就像一把張開的扇子,扇面的圓心處是舞臺,后面是大照壁,起匯集音浪的作用。下面有三個石塑的龍頭,內有水管,水從龍頭中噴瀉而下直達舞臺前的荷花池中,形成十分美麗的人工瀑布。緊靠樂壇正前方有一泓水池,呈半月形,池半徑為12.67米,用以匯集露天場地的天然積水,池水終年不涸,可以增強樂壇的音響效果。為了防止荷花池中水滿外溢,荷花池內還裝有生鐵水管,直通音樂臺后面,池水過多時便可由此外泄。舞臺下方是與舞臺面積相近的空間,可供演員休息化妝用,也起到優化音質的效果。扇面的坡狀草坪,半徑為56.9米,草坪間隔有2米寬的水泥步道,把整個草坪分成12塊,舉行大型歌舞演出時,約3000名觀眾可以在這草坪上席地而坐。沿草坪周圍繞以水泥回廊,是游人休息納涼的佳境。

按照園林設計委員會原定計劃,中山陵廣場前應建一座噴水池和一座音樂亭。后來,因為戴季陶和中山大學師生捐建了孝經鼎,噴水池就作罷了,但音樂亭卻實現了,而且規模很大,稱為音樂臺。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前后,許多海外華僑紛紛捐款,要求在中山陵周圍建造紀念建筑。音樂臺的建筑費用中,有以美國舊金山國民黨總支部名義捐的華僑捐款,其余不足款項,由國民黨遼寧省黨部捐款,總造價9.5萬元。

知識拓展

楊廷寶

楊廷寶(1901.10—1982.12),字仁輝,國立中央大學建筑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現代建筑設計開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學家,多次參加、主持國際交往活動,在推動建筑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建筑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近現代中國建筑第一人”。

楊廷寶出生于河南南陽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繪畫藝術的熏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現河南大學)英文科。1915年,入清華學校,1921年,赴美國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建筑。他的建筑設計和水彩畫得到保爾·克芮和瓦爾特·道森的指導,學習成績優異,1924年曾先后獲得全美建筑系學生設計競賽艾默生獎一等獎。1926年,離美赴歐洲考察建筑。1927年,回國加入基泰工程司。30年代后,轉向上海、南京一帶,足跡遍及全國許多城市。1940年起,他兼任中央大學建筑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南京大學建筑系教授,南京工學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長、建筑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建筑學會第五屆理事長等職。

楊廷寶曾設計了沈陽火車站、北京交通銀行大樓、南京中央研究院、中央醫院即軍區總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參加了天安門廣場規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王府井百貨大樓、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圖書館、南京長江大橋、五臺山體育館等的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丰县| 许昌县| 天津市| 平度市| 油尖旺区| 井冈山市| 阳西县| 夏津县| 芜湖市| 抚顺县| 察雅县| 米易县| 美姑县| 黄陵县| 安多县| 平果县| 平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松桃| 清镇市| 绩溪县| 尉氏县| 牡丹江市| 连山| 琼海市| 刚察县| 武汉市| 大宁县| 沙坪坝区| 永清县| 桐乡市| 崇信县| 云霄县| 垫江县| 永平县| 左权县| 呼玛县| 郯城县| 德安县| 通化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