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
- 孫國富
- 2467字
- 2020-08-05 16:33:40
序
孩子的世界,我們如何去探索?
1839年12月27日,30歲的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的第一個孩子多迪出生了。從那天開始,這位自豪的爸爸便開始堅持觀察剛出生的兒子,并詳細地記錄在日記中。20年后,他發表了《物種起源》,概括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理論。那些觀察日記于1877年出版發行,它被稱為第一部科學記錄嬰兒行為發展的著作。
讀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深為他的“適者生存”理論所折服,更為他的科學研究精神所感動。
無獨有偶。
176年后,一位46歲的中國爸爸、清華博士孫國富幾經周折找到我,告訴我:20年前,他的兒子尨尨(學名孫士奇)出生了。從那天開始,他開始堅持觀察自己的兒子,用心陪伴兒子成長,并做了長達18年的認真記錄。現在,他根據這些記錄寫了一本書——《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希望我為他的新書寫序,并請我為20多萬字的幾十個故事進行一一點評。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我望而生畏,這要花多長時間啊?然而,當我翻開這部書稿以后,我深深地為這位父親18年用心陪子的精神所感動。這本書,科學記錄了18年來兒子成長的經歷與規律,并總結出爸爸在兒子成長中的作用,十分珍貴。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他的請求,愿意與他分享18年陪子、教子的人生體驗。
《爸爸去哪兒》電視節目播出后在全國引起熱議,媽媽大喊父愛缺失,孩子呼喚爸爸陪伴……一時間,讓工作繁忙的爸爸陷入兩難境地:是努力工作,掙錢養家?還是放棄工作,回家陪子?
《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一書的及時出版,如同一股清泉,讓一頭霧水的爸爸們豁然開朗。
國富陪子成長18年的經歷告訴人們:父愛的力量,在孩子生命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父親的偉大,不僅僅是在母體中種下一粒神奇的種子,留下寶貴的遺傳基因,更重要的是,父親的思想與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人格、性情、習慣以及做人做事的方式和準則,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幸福與成長。所以,父愛的缺失,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現在的問題是:繁忙的父親究竟應該如何陪伴孩子成長?
國富“如此爸道”的基本之道是:爸爸陪孩子不僅僅是時間、空間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陪伴、精神的滋養、人格的影響,關鍵便是“用心”二字。
用心才能知心。
自兒子出生后,國富雖然身在異地攻讀學位,但他的心始終和兒子在一起。作為男人,爸爸比媽媽更懂男孩子的心。他知道,要讓男孩從小就具有男子漢意識,父親的作用是巨大的。父親更顯嚴格的規則,更顯寬松的約束,會賦予男孩無與倫比的堅強與勇氣。
兒子踢球摔倒了,爸爸告訴他:喜歡踢球就別怕摔跤,摔跤也是一種經歷;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兒子有點膽怯,爸爸暗示他:男孩要有勇敢精神;兒子上學忘了帶課本,爸爸沒有給他送去,而是事后告誡他:自己的失誤自己擔!兒子在與同伴玩耍中受到沖撞,爸爸鼓勵他:一個男人要敢于沖撞、學會沖撞、享受沖撞。面對名目繁多的興趣班,爸爸“無動于衷”,而是有空就陪兒子到室外盡情玩耍;面對孩子中考失利,爸爸告訴他:人生沒有彩排,成長就要付出代價;面對出國留學,爸爸把選擇的機會留給兒子,告訴他: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男孩子的陽剛之氣,就這樣在男人的影響下形成了,讓他懂得:勇氣和膽量是男人的脊梁,這會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男子漢。
用心才能耐心。
作為一名繁忙的、事業心極強的爸爸,能夠耐心地對待男孩成長中的每一次困惑、每一次錯誤是極其不易的,只有用心才有可能做到。
作為男人,爸爸知道,男孩最怕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支持,沒有自由;也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脅迫,“越打越犟”是男孩的“長項”。
作為男人,爸爸知道,如果從小不和兒子成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會把你當成“敵人”。
國富很擅長和兒子交朋友。他知道,給兒子更多的自我選擇的權利,尊重他的意見,放棄“不打不成材”的錯誤觀點,男孩才能成長為一個自控力強的男人。
當兒子受到老師的點評,爸爸細心觀察,認真傾聽,并分析原因,告訴兒子:浮躁也可以是正常的;發現自己錯怪了孩子,便真誠地向兒子道歉,承認“爸爸錯了”;當得知孩子深深渴望得到“你真棒”的鼓勵時,爸爸立即調整“頻道”,將生硬的鞭策變為積極的鼓勵;當他得知兒子內心的秘密,人際交往中出現困惑時,爸爸及時與兒子溝通,讓其釋放出負面情緒,認識到“付出就是得到”的人生智慧;當兒子舉行18歲成人禮時,爸爸花費大量時間,給兒子寫了長長的一封信,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與兒子分享……
爸爸的耐心,讓兒子的內心充滿成長的正能量,他時刻感受著父親不溫不火的關愛、恰到好處的約束和從不僵硬的控制,使他產生了“我要長大,我要飛翔”的內驅力。
用心才能放心。
兒時用心,長大放心。現在許多父母是“生個男孩怕學壞,生個女孩怕受害”,整日提心吊膽,孩子仍難免頻頻出事。過度的保護帶來了孩子的無能。
國富不是這樣。他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用心教孩子怎樣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也教孩子出了問題如何面對。
兒子切菜,手部受傷,爸爸不慌不忙,從容指揮,兒子獨自處理,還要說:“爸爸不用擔心我”。
兒子第一次獨自遠行,爸爸臨行前的“功課”,是讓兒子知道: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人的一生要用雙腳去丈量世界,享受人生。
面對兒子險些失控的網絡游戲行為,爸爸幽默式冷處理,給足了兒子“面子”,也強制孩子對自控力進行約束,讓兒子心甘情愿地改錯,以至在孩子出國學習后,爸爸對孩子一百個放心。
什么是家庭教育?當孩子離開父母,還能“記得住,忘不了,用得上”的才是真正有用的教育。而這一切,不用心是收獲不到的。
孫國富,這個山村農家貧瘠土地里走出來的山西漢子,用他太行般的脊梁支撐起了這個家;用他淳樸的山野情懷撫養兒子長大;用他科學而又睿智的頭腦引領孩子成長;用他愛子、愛家、愛國的赤子之心陪伴兒子走過18年的歷程,讓兒子經歷了本我、自我直到超我。如今,國富自己不但成了清華博士、行業精英,兒子也成為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學生。他的用心,帶來的是放心,是兒子幸福而快樂的全面成長。
讀完孫國富這本《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長手記》,你一定會相信,他和他的兒子,從東溝村走出來,從東半球到西半球,必將走出一個燦爛的未來。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