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吸引天使投資: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雙向解密
- (美)布萊恩 E.希爾 迪·鮑爾
- 1563字
- 2020-08-05 16:37:07
誰是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人毫無疑問都是由個人構成的(而且是絢麗多彩的角色)。最常見的天使通常被認為是那些年長的商業人士,他們可能把自己創立的公司出售了,作為一種愛好或者投資機會,他們現在開始把錢投到早期公司里。但很顯然,天使不只是這一種。對于天使投資人,普遍的特點是難以琢磨和愛冒風險。
近來出現了一個現象,有一些年輕的百萬富豪,他們決定把自己公司上市賺來的一部分錢,進行再次投資。盡管2000—2001年的股市出現調整,但20世紀90年代后幾年的股市大爆發,讓很多中產階層群體資產增值,使之上升進入到富有個人的行列。伴隨著令人眩暈的股市收益帶來的樂觀情緒,其中很多人決定成為天使投資人。
我們甚至還注意到一個最近的現象,有些不那么富有的個人,他們通過購買某些上市實體的公眾股票,把資金注入到早期項目中,試圖以這種方式間接進入創業投資領域。
天使以及他們掌管的世界
誰最能夠描述天使投資以及早期公司的融資世界?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
霍雷肖·阿爾杰(Horatio Alger)?[2]
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3]
我們應該把這個商業領域看做是適者生存嗎?身處其中的所有創意和管理團隊,彼此之間相互競爭,直到那些有最高的回報潛力和成功可能性的最優秀者,成為勝利者并獲得資金?在這個市場中,那些應該獲得資金的公司,最終通常真的能獲得資金嗎?
或者,在這個給初創公司提供資金的市場里,讓創業者具備重拾自我、繼續奮斗能力的勇氣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即便他們面臨接二連三的絕境和失望仍將繼續存在,并且以最終成功找到投資人作為獎賞?那些成功創業者的故事就是暖人心扉和獨一無二的美國夢嗎?
又或者,最好是通過魔鏡來看這個市場,這是一個陌生的異域、雜亂無序的世界。在這里,遭遇奇緣的運氣、偶然的相遇,以及秘密的“你認識誰”的口令將決定誰會獲得資金?在這里,理性的分析抵不過直覺的判斷?這是那個你想要進入、并獲得資金,然后離開并盡快回家的陌生世界嗎?
在本書中,你將看到上述三種情況的例子,而且還會調研一個核心問題:在尋找天使資金的時候,創業者有什么可以依賴的規律或者準則嗎?或者說因為每家公司的不同,每位天使投資人也不同,所以各種情況也都完全不同嗎?
我們認為,要了解天使,對照著更常見、宣傳得更多的對應者———VC機構———來看,會有所幫助,因為天使的行為方式和投資興趣因與VC存在重大的差異而自成一體:
天使投資的是他們自己的錢,這些錢是他們自己或者家庭和公司賺到的。
VC機構投資的是他們募集到的錢,這些錢來自于其他金融機構和富有個人。
因此,我們可以對天使投資人作如下通用定義:單獨的一個人、合伙機構或公司,運用他自己的資金或基金,投給私有公司,這些公司通常是早期公司(但也有例外)。這與VC機構不同,VC機構是從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以及有時包括富有個人那里募集資金,然后代替這些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簡稱LP)把錢主要投資給后期公司(但也有例外)。風險投資人(Venture Capitalist)(簡稱VC)實際上是資金管理人。天使將自己通常是辛苦賺來的錢置于風險之中,他們過去在自己的創業公司里賺到了財富,現在把財富的一部分用于幫助其他創業者創建公司。他們自己賺到錢,然后自己管理它。VC把投資私有公司作為全職工作,而大部分天使只用自己的一部分時間做投資和投后管理。
對于創業者來說,想要從天使那里成功融資,需要記住這些事實,因為創業者看到的、聽到的大部分融資建議,主要適用于跟VC機構打交道。人們對VC機構的了解要比對天使的了解多得多,VC也經常拋頭露面,他們的行為和方式更容易觀察到。
天使團體(Angel Group)[4]作①為一個投資實體,它的出現給天使投資帶來了一些標準化的做法。盡管如此,天使們的談判和盡職調查流程還是彼此千差萬別。這就意味著,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在拿到天使的錢之前,把天使當做一個個體去了解,是確定未來與他的合作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