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一月
- 愛的教育
- (意)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
- 13616字
- 2020-07-28 19:11:13
章前導讀
同學們慷慨解囊幫助清掃煙囪的孩子;卡隆挺身而出保護被勿蘭諦欺負的耐利;可萊諦生活艱辛卻勤奮懂事;代洛西優秀又樂于分享;校長和女先生對學生愛得深沉。這些人和事從正面引導著安利柯。諾琵斯因侮辱同窗的父親而受到了自己父親的批評,安利柯因為對母親說了失禮的話和漠視女乞丐受到了批評。這些事都讓安利柯開始反省自己。
煙囪掃除人 一日
昨天午后到附近的一個女子小學校里去。雪爾維姊姊的先生說要看《少年愛國者》,所以我拿去給她看。那學校大約有七百個小女孩,我去的時候正放學。因為從明天起接連有“萬圣節”“萬靈節”兩個節日,學生們正在歡喜高興地回去。我在那里看見一件很美的事:在學校那一邊的街路角里,立著一個臉孔墨黑的煙囪掃除人。他還是個小孩,一手靠著墻壁,一手托著頭,在那里啜泣。有兩三個三年級女學生走近去問他:“怎么了?為什么這樣哭?”他總不回答,仍舊哭著。
“來!快告訴我們,怎么了?為什么哭的?”女孩子再問他,他才漸漸地抬起頭來。那是一個小孩似的臉,哭著告訴她們,說掃除了好幾處煙囪,得著三十個銅幣,不知什么時候從口袋的破洞里漏掉了。說著又指破洞給她們看。據說,如果沒有錢就不能回去。
“師父要打的!”他說著又哭了起來,把頭俯伏在臂上,很為難的樣子。女學生們圍著他看,覺得他很可憐。這時其余的女學生也夾了書包來了。有一個帽子上插著青羽的大女孩從袋里拿出兩個銅幣來說:
“我只有兩個,再湊湊就好了。”
“我也有兩個在這里。”一個著紅衣的接著說。
“大家湊起來,三十個光景是一定有的。”又叫其余的同學們:
“亞馬里亞!璐迦!亞尼娜!一個銅幣,你們哪個有錢嗎?請拿出來!”
果然,有許多人為了買花或筆記本都帶著錢,大家都拿出來了。
小女孩也有拿出一個半分的小銅幣的,插青羽的女孩將錢集攏了大聲地數。
八個,十個,十五個,但是還不夠。這時,恰巧來了一個像先生一樣的大女孩,拿出一個當十的銀幣來,大家都高興了。還差五個。
“五年級的來了!她們一定有的。”一個說。
五年級的女孩一到,銅幣立刻集起許多了。大家還都急急地向這里跑來。{一個可憐的煙囪掃除人,被圍在美麗的衣服、搖動的帽羽、發絲帶、鬈發之中,那樣子真是好看。}三十個銅幣不但早已集齊,而且還多出了許多。沒有帶錢的小女孩擠入大女孩群中,將花束贈給少年作代替。這時,忽然校役出來說“校長先生來了!”女學生們就麻雀般地四方走散。煙囪掃除人獨自立在街路中,歡喜地拭著眼淚,手里裝滿了錢,上衣的紐孔里、衣袋里、帽子里都裝滿了花,還有許多花散布在他的腳邊。
【通過對孩子們外在美的描寫,映襯出人物美好的心靈。】
萬靈節 二日
安利柯啊!你曉得萬靈節是什么日子嗎?這是祭從前死去的人的日子。小孩在這天,應該紀念已死的人,特別應紀念為小孩而死的人。從前死過的人有多少?又,即如今天,有多少人正在將死?你曾想到過這些嗎?不知道有多少做父親的在勞苦之中失了生命呢?不知道有多少做母親的為了養育小孩,辛苦傷身,非命地早入地下呢?因不忍見自己的小孩陷于不幸,絕望了自殺的男子,不知有多少?因失去了自己的小孩,悲痛、發狂而死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安利柯啊,你今天應該想想這許多死去的人啊!你要想想:有許多先生因為太愛學生,在學校里勞作過度,年紀未老,就別了學生們而死去!你要想想:有許多醫生為了要醫治小孩們的病,自己被傳染了而死去!你要想想:在難船、饑饉、火災及其他非常危險的時候,有許多人是將最后的一口面包、最后的安全場所、最后從火災中逃身的繩梯,讓給了幼稚的小靈魂,自己卻滿足于犧牲而從容地瞑目了!
啊!安利柯啊!像這樣死去的人,數也數不盡。無論哪里的墓地,都眠著成千成百的這樣神圣的靈魂。如果這許多的人能夠暫時在這世界中復活,他們必定要呼喚那些小孩們的名字,為他們而貢獻出自己壯年的快樂,老年的平和,以及愛情、才能和生命的小孩們的名字。二十歲的女子,壯年的男子,八十歲的老人,青年人,——為幼者而殉身[6]的這許多無名的英雄——這許多高尚偉大的人們墓前所應該撒的花,單靠這地球,是無論如何不夠長的。你們小孩是這樣地被他們愛著,所以,安利柯啊!在萬靈節,要用感恩的心去紀念這許多亡人。這樣,你對于愛你的人們,對于為你勞苦的人們,自會更親和、更有情了。你真是幸福的人啊,你在萬靈節,還未曾有想起來要哭的人呢。
母親
好友卡隆 四日
雖只有兩天的休假,我好像已有許多日子不見卡隆了。我愈和卡隆熟悉,愈覺得他可愛。不但我如此,大家都是這樣。只有幾個高傲的人嫌惡卡隆,不和他講話,因為卡隆一向不受他們的壓制。那大的孩子舉起手來正要打幼小的孩子的時候,幼小的只要一叫“卡隆”,那大的就會縮回手去的。卡隆的父親是鐵道的司機。卡隆小時有過病,所以入學已遲,在我們一級里身材最高,氣力也最大。他能用一手舉起椅子來;常常吃著東西;為人很好,人有請求他,不論鉛筆、橡皮、紙、小刀,都肯借給或贈予。上課時,不言不笑不動,石頭般地安坐在狹小的課椅上,兩肩上裝著大大的頭,把背脊向前屈著。我看他的時候,他總半閉了眼做出笑臉給我看。好像在那里說:“喂,安利柯,我們大家做好朋友啊!”我一見卡隆總是要笑起來。他身子又長,肩膀又闊,上衣、褲子、袖子都太小太短;至于帽子,小得差不多要從頭上落下來;外套露出綻縫,皮靴是破了的,領帶時常搓扭得成一條線。他的相貌,一見都使人喜歡,全級中誰都歡喜和他并座。他算術很好,常用紅皮帶束了書本拿著。他有一把螺鈿鑲柄的大裁紙刀,這是去年陸軍大操的時候,他在野外拾得的。他有一次因這刀傷了手,幾乎把指骨都切斷了。不論人家怎樣嘲笑他,他都不發怒,但是當他說著什么的時候,如果有人說他“這是說謊”,那就不得了了:他立刻火冒起來,眼睛發紅,一拳打下來,可以擊破椅子。有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他看見二年級里有一小孩因失掉了錢,不能買筆記簿,立在街上哭,他就把錢給那小孩。他在母親的生日,費了三天工夫,寫了一封有八頁長的信,紙的四周還畫了許多裝飾的花樣。先生常目注著他,從他旁邊走過的時候,時常用手輕輕地去拍他的后頸,好像愛撫柔和的小牛的樣子。我真喜歡卡隆。當我握著他那大手的時候,那種歡喜真是非常!他的手和我的相比,就像大人的手。我的確相信:卡隆真是能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這種精神,從他的眼光里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從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誰都可以聽辨出他所含有的優美的真情。
賣炭者與紳士 七日
昨天卡羅·諾琵斯向培諦說的那樣的話,如果是卡隆,絕不會說的。卡羅·諾琵斯因為他父親是上等人,很是高傲。他的父親是個長有黑須的沉靜的紳士,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伴著諾琵斯到學校里來。昨天,諾琵斯和培諦對罵。培諦年紀頂小,是個賣炭者的兒子。諾琵斯因為自己的理錯了,無話可辯,就說:“你父親是個叫花子!”培諦氣得連發根都紅了,不作聲,只籟簌地流著眼淚。好像后來他回去向父親哭訴了。午后上課時,他那賣炭的父親——全身墨黑的矮小的男子就攜著他兒子的手到學校里來,把這事告訴了先生。我們大家都默不作聲。諾琵斯的父親照例正在門口替他兒子脫外套,聽見有人說起他的名字,就問先生說:“什么事?”
“你們的卡羅對這位的兒子說:‘你父親是個叫花子!’這位正在這里告訴這事呢。”先生回答說。
諾琵斯的父親臉紅了起來,問自己的兒子。“你曾這樣說的嗎?”諾琵斯俯了首立在教室中央,什么都不回答。他父親提了他的手臂,拉他到培諦身旁,說:“快道歉!”
賣炭的好像很對不住他的樣子,連連說:“不必,不必!”想上前阻止,可是紳士不答應,對他的兒子說:
“快道歉!照我所說的樣子快道歉,‘對于你的父親,說了非常失禮的話,這是我所不該的。請原恕我。讓我的父親來握你父親的手。’要這樣說。”
賣炭的越發現出不安的神情來,好像在那里說“那不敢當”。紳士總不答應。于是諾琵斯俯了頭,用斷斷續續的聲音說:
“對于……你的父親,……說了……非常失禮的話,這是……我所不該的。請你……原恕我。讓我的父親……來握……你父親的手。”
紳士把手向賣炭的伸去,賣炭的就握著大搖起來。還把自己的兒子推近卡羅·諾琵斯,叫用兩手去抱他。
“從此,請叫他們兩個坐在一處。”紳士這樣向先生請求。先生就令培諦坐在諾琵斯的位上,諾琵斯的父親等他們坐好了,才行了禮出去。賣炭的注視著這并坐的兩個孩子,沉思了一會兒,走到座位旁,好像要對諾琵斯說什么,好像很依戀,好像很對不起他,終于什么都沒有說。他張開了兩臂,好像要去抱諾琵斯了,可是也終于沒有去抱,只用他那粗大的手指在諾琵斯的額上碰了一碰。等走出門口,還回頭向里面一瞥,這才出去。
先生對我們說:“今天的事情,大家不要忘掉。因為這可算這學年中最好的教訓了。”
弟弟的女先生 十日
弟弟病了,他的女教師代爾卡諦先生來探望。原來,賣炭者的兒子,從前是這位先生教過的。先生講出可笑的故事來,引得我們都笑。兩年前,賣炭家小孩的母親因為兒子得了賞牌,用很大的圍身裙滿包了炭,拿到先生那里,當作謝禮。先生無論怎樣推謝,她終不答應,等拿了回家去的時候,居然大哭了。先生又說,還有一個女人,曾把金錢裝入花束中送去過。先生的話使我們聽了有趣發笑。弟弟先前還無論怎樣都不肯吃藥,這時也好好地吃了。
教導一年級的小孩,多費力啊!{有的牙齒未全,像個老人,發音發不好;有的要咳嗽;有的淌鼻血;有的因為靴子在椅子下面,哭著說“沒有了”;有的因鋼筆尖頭觸痛了手叫了起來;有的把習字帖的第一冊和第二冊搞錯了,吵個不休。要教會五十個手沒有準的小孩寫字,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們的袋里藏著什么甘草、紐扣、瓶塞、碎瓦片一類的東西,先生要去搜他們的時候,他們甚至會藏到鞋子里去。先生的話,他們是毫不聽的。有時窗口里飛進一只蒼蠅來,他們就大吵。夏天呢,把草拿進來,有的捉了甲蟲往里面放;甲蟲在室中東西飛旋,有時落入墨水瓶中,墨水濺污了習字帖。}先生代小孩們的母親替他們整頓衣裝;他們手指受了傷,替他們裹繃帶;帽子落了,替他們拾起;留心不讓他們拿錯了外套;用盡了心叫他們不要吵鬧。女先生真辛苦啊!可是,學生的母親們還要來訴說不平:什么“先生,我兒子的鋼筆頭為什么不見了”,什么“我的兒子一點都不進步,究竟為什么”,什么“我的兒子成績那樣的好,為什么得不到賞牌”,什么“我們配羅的褲子被釘戳破了,你為什么不把那釘去了”。
【通過列舉低年級學生的種種表現,從側面體現出低年級老師工作的辛苦,同時也烘托出老師耐心、細心關愛學生的形象。】
據說,先生有時受不住小孩的胡鬧,不覺舉起手來,終于用牙齒咬住了自己的手指,把氣忍住了。她發了怒以后,非常后悔,就去抱慰方才罵過的小孩。也曾把頑皮的小孩趕出過教室,趕出以后,自己卻咽著淚。有時聽見家長責罰自己的小孩,不給食物,先生總是很不高興,要去阻止。
先生年紀真輕,身材高長,衣裝整齊,很是活潑,無論做什么事都像彈簧樣的敏捷。是個感情豐富而溫柔慈愛、容易出眼淚的人。
“孩子們都和你非常親熱呢。”母親說。
“這原是有的,可是一到學年完結,就大都不顧著我了。他們到要受男先生教的時候,就把受過女先生教育當作羞恥的事了。兩年間,那樣地愛護了他們,一旦離開,真有點難過。那個孩子是一向親熱我的,大概不會忘記我吧。心里雖這樣自忖,可是一到放了假以后,你看!他回到學校里來的時候,我雖‘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地叫著,走近他去,他卻把頭向著別處,睬也不睬你了哩。”
先生說到這里,暫時閉了口。又抬起她的濕潤的眼,吻著弟弟說:“你不是這樣的吧?你是不會把頭向著別處的吧?你是不會忘記我的吧?”
我的母親 十日
安利柯!當你弟弟的先生來的時候,你對母親說了非常失禮的話!像那樣的事,不要再有第二次啊!我聽見你那話,心里苦得好像針刺!我記得,數年前你病的時候,你母親恐怕你的病不會好,終夜坐在你床前,數你的脈搏,算你的呼吸,擔心得至于啜泣。我以為你母親要發瘋了,很是憂慮。一想到此,我對于你的將來,有點恐怖起來。你會對你這樣的母親說出那樣不該說的話!真是怪事!那是為要救你一時的痛苦不惜舍去自己一年間的快樂,為要救你生命不惜舍去自己生命的母親哩。
安利柯啊!你須記著!你在一生中,當然難免要嘗種種的艱苦,而其中最苦的一事,就是失去了母親。{你將來年紀大了,嘗遍了世人的辛苦,必然會幾千次地回憶起你的母親來的。一分鐘也好,但求能再聽聽母親的聲音,只一次也好,但求再在母親的懷里做小兒樣的哭泣:這樣的時候必定會有的。}那時,你憶起了對于亡母曾經給予種種苦痛的事來,不知要怎樣地流后悔之淚呢!這不是可悲的事嗎?你如果現在使母親痛心,你將終生受良心的責備吧!母親的優美慈愛的面影,將來在你眼里將成了悲痛的輕蔑的樣子,不絕地使你的靈魂苦痛吧!
【母親在的時候,孩子不管多大,都是孩子,都有撒嬌的懷抱;而一旦母親不在了,孩子在人世間受了再多的苦,都無處哭訴。】
啊!安利柯!須知道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的感情中最神圣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不幸的。人雖犯了殺人之罪,只要他是敬愛自己的母親的,其胸中還有美的、高貴的部分留著;無論如何有名的人,如果他是使母親哭泣、使母親苦痛的,那就真是可鄙可賤的人物。所以,對于親生的母親,不該再說無禮的話,萬一一時不注意,把話說錯了,你該自己從心里悔罪,投身于你母親的膝下,請求赦免的接吻,在你的額上拭去不孝的污痕。我原是愛著你,你對于我原是最重要的珍寶。可是,你對于你母親如果不孝,我寧愿還是沒有了你好。不要再走近我!不要來抱我!我現在沒有心來擁抱你!
父親
朋友可萊諦 十三日
父親饒恕了我了,我還悲著。母親送我出去,叫我和門房的兒子到河邊去散步。兩人在河邊走著,到了一家門口停著貨車的店前,聽到有人在叫我。我回頭去看,原來是同學可萊諦。他身上流著汗正在活潑地扛著柴。立在貨車上的人抱了柴遞給他,可萊諦接了運到自己的店里,急忙堆在一起。
“可萊諦,你在做什么?”我問。
“你看不見嗎?”他把兩只手伸向柴去,一面回答我,“我正在復習功課哩!”他接著說。
我笑了,可是可萊諦卻認真地在嘴里這樣念著:“動詞的活用,因為數——數與人稱的差異而變化——”一面抱著一捆柴走,放下了柴,把它堆好了:“又因動作起來的時間而變化——”走到車旁取柴:“又因表出動作的用法而變化。”
這是明日文法的復習。“我真忙啊!父親因事出門去了,母親病了在床上臥著,所以我不能不做事。一邊做事,一邊讀著文法。今日的文法很難呢,無論怎樣記,也記不牢。——父親說過,七點鐘回來付錢的哩。”他又向運貨的人說。
貨車去了。“請進來!”可萊諦說。
我進了店里,店屋廣闊,滿堆著木柴,木柴旁邊掛著秤。
“今天是一個忙日,真的!一直沒有空閑過。正想作文,客人來了。客人走了以后,執筆要寫,方才的貨車來了。今天跑了柴市兩趟,腿麻木得像棒一樣,手也硬硬的,如果想作畫,一定弄不好的。”說著又用掃帚掃去散在四周的枯葉和柴屑。
“可萊諦,你用功的地方在哪里?”我問。
“不在這里。你來看看!”他引我到了店后的小屋里,這室差不多可以說是廚房兼食堂,桌上擺著書冊、筆記簿和已經開了頭的作文稿。“在這里啊!我還沒有把第二題做好——用皮革做的東西。有靴子、皮帶——還非再加一個不可呢——及皮袍。”他執了鋼筆寫著清楚的字。
“有人嗎?”喊聲自外面進來,原來買主來了。可萊諦回答著“請進來”奔跳出去,稱了柴,算了錢,又在壁角污舊的賣貨簿上把賬記了,重新走進來:“非快把這作文做完不可。”說著執了筆繼續寫道:“旅行囊,兵士的背囊——咿喲!咖啡滾了!”跑到暖爐旁取下咖啡瓶:“這是母親的咖啡。我已學會煮咖啡了。請等一等,我們拿了一同到母親那里去吧。母親一定很歡喜的。母親這個禮拜一直臥在床上。——麗,動詞的變化——我好幾次,被這咖啡壺燙痛了手了呢——兵士的背囊以后,寫些什么好呢?——非再寫點上去不可——一時想不出來——且到母親那里去吧!”
可萊諦開了門,我和他一同走進那小室。他母親躺在闊大的床上,頭上包著白的頭巾。
“啊!好哥兒!你是來看望我的嗎?”可萊諦的母親看著我說。
可萊諦替母親擺好了枕頭,拉直了被,加上了爐煤,趕走臥在箱子上的貓。
“母親,不再飲了嗎?”可萊諦說著從母親手中接過杯子,“藥已喝了嗎?如果完了,讓我再跑藥店去。柴已經卸好了。四點鐘的時候,把肉來燒了。賣牛油的如果走過,把那八個銅子還了他就是了。諸事我都會弄好的,你不必多勞心了。”
“虧得有你!你可以去了。一切留心些。”他母親這樣說了,還一定要我吃一塊方糖。可萊諦指他父親的相片給我看。他父親穿了軍服,胸間掛著的勛章,據說是在溫培爾脫親王部下的時候得來的。相貌和可萊諦一模一樣,眼睛也是活潑的,露出很快樂的笑容。
我們又回到廚房里。“有了!”可萊諦說著繼續在筆記簿上寫:“——馬鞍也是革做的——以后晚上再做吧。今天非遲睡不可了。你真幸福,有工夫用功,還有閑暇散步。”他又活潑地跑出店堂,將柴擱在臺上用鋸截斷。
“這是我的體操哩。可是和那‘兩手向前’的體操不同。父親回來以前,我把這柴鋸了,使他見了歡喜。最討厭的就是手拿了鋸以后,寫起字來,筆畫同蛇一樣。但是也無法可想,只好在先生面前把事情直說了。——母親快點病好才好啊!今天已好了許多,我真快活!明天雞一叫,就起來預備文法吧。——咿喲!柴又來了。快去搬吧!”
貨車滿裝著柴,已停在店前了。可萊諦走向車去,又回過來:“我已不能陪你了,明日再會吧。你來得真好,再會,再會,快快樂樂地散你的步吧,你真是幸福啊!”他把我的手緊握了一下,仍來往于店與車之間,臉孔紅紅的像薔薇,那種敏捷的動作,使人看了也爽快。
“你真是幸福啊!”他雖對我這樣說,其實不然,啊!可萊諦!其實不然。你才比我幸福呢。因為你既能用功,又能勞動;能替你父母盡力。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好朋友啊!
校長先生 十八日
可萊諦今天在學校里很高興,因為他三年級的舊先生到校里來做試驗監督來了。這位先生名叫考諦,是個肥壯、大頭、鬈發、黑須的先生,目光炯炯,話聲響如大炮。這先生常恐嚇小孩們,說什么要撕斷了他們的手足交付警察,有時還要裝出種種可怕的臉孔。其實他絕不會責罰小孩的,無論何時,總在胡須底下做著笑容,不過被胡須遮住,大家都看不出它。男先生共有八人,考諦先生之外,還有像小孩一樣的助手先生、五年級的先生是個跛子,平常圍著大的毛項巾,據說他在鄉間學校的時候,因為校舍潮濕,壁里滿是濕氣,就成了病,到現在身上還是要作痛哩。那一級還有一位白發的老先生,據說以前曾做過盲人學校的教師。另外還有一位衣服華美,戴了眼鏡,留著好看的頰須的先生。他一邊教書,一邊自己研究法律,曾得過證書。所以得著一個“小律師”的綽號。這位先生又著過書,是簡文教授法之類的書。教體操的先生原來是軍人,據說屬于格里巴第將軍的部下,項頸上留著彌拉查戰爭時的刀傷,還有一位就是校長先生,高身禿頭,戴著金邊的眼鏡,半白的須,長長地垂在胸前;經常穿著黑色的衣服,紐扣一直扣到腮下。他是個很和善的先生。{學生犯了規則被喚到校長室里去的時候總是戰戰兢兢的,先生并不責罵,只是攜了小孩的手好好開導,叫他下次不要再有那種事,并且安慰他,叫他以后做好孩子。他聲氣和善,言語親切,小孩出來的時候總是紅著眼睛,覺得比受罰還要難過。}校長先生每天早晨第一個到學校,等學生來上學,候父兄來談話。別的先生回去了以后,他一人還留著,在學校附近到處巡視,防恐有學生被車子碰倒或在路上胡鬧。只要一看見先生那高而黑的影子,群集在路上逗留的小孩們就會棄了玩的東西逃散。先生那時,總遠遠地用了難過而充滿了慈愛的臉色,喚住正在逃散的小孩們。
【愛,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教育。】
據母親說:先生自愛兒參加志愿兵死去以后,就不見有笑容了。現在校長室的小桌上,置著他愛兒的相片。先生遭了那不幸以后,一時曾想辭職,據說已將向市政所提出辭職的辭職書寫好,藏在抽屜里,因為不忍與小孩別離,還躊躇著未曾決定。有一天,我父親在校長室和先生談話。父親向先生說:“辭職是多么乏味的事啊!”這時,恰巧有一個人領了孩子來見校長,是請求轉學的。校長先生見了那小孩似乎吃了一驚,將那小孩的臉貌和桌上的相片比較打量了好久,拉小孩靠近膝旁,托了他的頭,注視一會兒,說了一句“可以的”,記下姓名,叫他們父子回去,自己仍自沉思。我父親繼續說:“先生一辭職,我們不是困難了嗎?”先生聽了,就從抽屜里取出辭職書,撕成兩段,說:“已把辭職的意思打消了。”
兵士 二十二日
校長先生自愛兒在陸軍志愿兵中死去以后,課外的時間,常常出去看軍隊通過。昨天又有一聯隊在街上通過,小孩們都集攏在一處,合了那樂隊的調子,用竹尺敲擊皮袋或書夾,依了拍子跳旋著。我們也集在路旁,看著軍隊行進。卡隆著了狹小的衣服,嚼著很大的面包在那里立著看。還有衣服很漂亮的華梯尼呀,鐵匠店的兒子、穿著父親的舊衣服的潑來可西呀,格拉勃利亞少年呀,“小石匠”呀,赤發的克洛西呀,相貌很平常的勿蘭諦呀,炮兵大尉的兒子、因從馬車下救出幼兒自己跛了腳的洛佩諦呀,都在一起。有一個跛了足的兵士走過,勿蘭諦笑了起來。忽然有人去攫勿蘭諦的肩頭,仔細一看,原來是校長先生。校長先生說:“注意!嘲笑在隊伍中的兵士,好像辱罵縛著的人,真是可恥的事!”勿蘭諦不知立刻躲到哪里去了。兵士分作四列進行,身上滿是汗和灰塵,槍映在日光中閃爍地發光。
校長先生對我們說:
“你們不可不感謝兵士們啊!他們是我們的防御者。一旦有外國軍隊來侵犯我國,他們就是代我們去拼命的人。他們和你們年紀相差不多,都是少年,也是在那里用功的。看哪!你們一看他們的面色,就可知道全意大利各處的人都有在里面:西西里人也有,耐普爾斯人也有,賽地尼亞人也有,隆巴爾地人也有。這是曾經加入過一八四四年戰爭的古聯隊,兵士雖經變更,軍旗還是當時的軍旗,在你們未出生以前,為了國家在這軍旗下戰死過的人,不知多少呢!”
“來了!”卡隆叫著說。真的,軍旗就在兵士們的頭上飄揚。
“大家聽著!三色旗通過的時候,應該行舉手注目的敬禮!”
一個士官捧了聯隊旗在我們面前通過。旗已經破裂了,褪色了,旗桿頂上掛著勛章。大家向著旗行舉手注目禮。旗手對了我們微笑,舉手答禮。
“諸位,難得。”后面有人這樣說。回頭去看,原來是年老的退職士官,紐孔里掛著克里米亞戰役的從軍徽章,“難得!你們做得好!”他反復著說。
這時候,樂隊已沿著河轉了方向了,小孩們的哄鬧聲與喇叭聲彼此和著。老士官看著我們說:“難得,難得!從小尊敬軍旗的人,長大了就是擁護軍旗的。”
耐利的保護者 二十三日
駝背的耐利,昨日也在看兵士的行軍,他的表情很可憐,好像說:“我不能當兵士了。”耐利是個好孩子,成績也好,身體小而弱,連呼吸似乎都困難。他母親是個矮小的白人婦女,每到學校放學總來接她兒子回去。最初,別的學生都要嘲弄耐利,有的用革囊去碰他那突出的背。耐利毫不反抗,且不將人家以他為玩物的話告訴他母親,無論怎樣被人捉弄,他只是靠在座位里無言地哭泣。
有一天,卡隆突然跳了出來對大家說:
“你們再碰一碰耐利看!我一個耳光,要他轉三個旋子!”
勿蘭諦不相信這話,當真嘗了卡隆的老拳,一拳打去果然轉了三個旋子。
從此以后,再沒有人敢捉弄耐利了。先生知道了,使卡隆和耐利同坐一張桌子。兩人很要好,耐利尤其愛著卡隆,他到教室里,必要先看卡隆有沒有到,回去的時候,沒有一次不說“卡隆再會”的。卡隆也一樣,耐利的鋼筆書冊落到地下,卡隆不要耐利費力,立刻俯下去替他拾起來,還處處幫他的忙,或替他把用具裝入革囊,或替他著外套。耐利常看著卡隆,聽見先生稱贊卡隆,就歡喜得如同稱贊自己一樣。后來,好像耐利把從前受人捉弄、自己暗泣,幸賴一個朋友保護的事告訴了母親。今天學校里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先生有事差我到校長室去,恰巧來了一個著黑衣服的小而白的婦人,這就是耐利的母親。
“校長先生,有個名叫卡隆的,和我的兒子在一級里嗎?”她這樣問。
“是的。”校長回答。
“有句話要和他說,可否請叫了他來?”
校長命校工去叫卡隆。不一會兒,卡隆的大而短發的頭已出現在門框間了。他不知叫他為了何事,露出吃驚的樣子。那婦人一看見他,就跳了過去。將腕彎在他的肩上,不絕地吻他的額:
“你就是卡隆!是我兒子的好友!幫助我兒子的,就是你!好勇敢的人,就是你!”接著,急忙地用手去摸衣袋,又取出荷包來看,一時找不出東西,就從頸間取下帶著的小小十字架的鏈子來,套上卡隆的項頸:
“將這給你吧,當作我的紀念!——當作感謝你,時時為你祈禱著的耐利的母親的紀念!請你懸掛了!”
級長 二十五日
卡隆令人喜愛,代洛西令人佩服。代洛西每次總是第一,取得一等獎,今年大約仍是如此的。可以敵得過代洛西的人,一個都沒有。他什么都好,無論算術、作文、圖畫,總是他第一。他一學即會,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凡事不費什么力氣。學問在他好像游戲一般。先生昨日向著他說:
“上帝給了你非常的恩賜,不要辜負了啊!”
他身材高大,神情挺秀,黃金色的發蓬蓬地覆著額頭。身體輕捷,只要用手一撐,就能輕松地跳過椅子。劍術也學會了。年紀十二歲,是個富商之子,穿著青色的金紐扣的衣服。平常總是高興活潑,待什么人都和氣,試驗的時候會教導別人。對于他,誰都不曾說過無禮的言語。只有諾琵斯和勿蘭諦白眼對他,華梯尼看他時,眼里也閃著嫉妒的光,可是他似乎毫不介意這些。同學見了他,誰也不能不微笑。他做了級長,來往桌位間收集作業的時候,大家都要去握他的手。他從家里得了畫片來,全部分贈朋友,還畫了一張小小的格拉勃利亞地圖送給那格拉勃利亞小孩。他給別人東西的時候,總是笑著,好像不以為意似的。他不偏愛哪一個,待哪一個都一樣。我有時候覺到敵不過他,不由得難過啊!我也和華梯尼一樣嫉妒著代洛西呢!{當我拼命思索題目的時候,想到代洛西此刻已做完,無氣可出,常常想要惱他。但是一到學校,見了他那秀美而微笑的臉孔,聽著他那可愛的話聲,看到他那親切的態度,就把惱怒他的念頭消釋了,覺得自己可恥,而和他在一處讀書是很可喜的了。}他的神情,他的聲音,都好像替我鼓起勇氣、熱心和快活喜悅的。
【正視內心的嫉妒情緒,發自內心地欣賞和敬佩他人,也是一種愛的能力。】
先生把明天的每月例話稿子交給代洛西,叫他謄清[7]。他今天正寫著。好像那篇講演的內容使他大受感動,他臉燒得火紅,眼睛幾乎要落淚,嘴唇也發顫了。那時他的神氣,看去真是純正!我在他面前,幾乎要這樣說:“代洛西!你什么都比我高強,與我相比,好像一個大人!我真正尊敬你,崇拜你啊!”
少年偵探(每月例話)
一八五九年,法意兩國聯軍因救隆巴爾地[8],與奧地利戰爭,曾幾次打敗奧軍。這正是那時候的事:六月里一個晴天的早晨,意國[9]騎兵一隊,沿了間道徐徐前進,一邊偵察敵情。這隊兵由一個士官和一個軍曹指揮著,都噤了口注視著前方,看有沒有敵軍前哨的影子。一直到了在樹林中的一家農舍門口,見有一個十二歲光景的少年立在那里,用小刀切了樹枝削做杖棒。農舍的窗間飄著三色旗,人已不在了。因為怕敵兵來襲,所以插了國旗逃走了。少年看見騎兵來,就棄了在做的杖棒,舉起帽子。他是個大眼活潑而面貌很好的孩子,脫了上衣,正露出著胸脯。
“在做什么?”士官停了馬問,“為什么不和你的家人一起逃走呢?”
“我沒有家人,是個孤兒。也會替人家做點事情,因為想看著打仗,所以留在此地。”少年回答說。
“見有奧國兵走過嗎?”
“不,這三天沒有見到。”
士官沉思了一會兒,下了馬,命兵士們注意前方,自己爬上農舍屋頂去。可是那屋太低了,望不見遠處。士官又下來,心里想:“非爬上樹去不可。”恰巧農舍面前有一株高樹,樹梢在空中飄動著。士官考慮了一會兒,上下打量著樹梢和兵士的臉,忽然問少年:
“喂!孩子!你眼力好嗎?”
“眼力嗎?一里外的雀兒也看得出呢。”
“你能上這樹梢嗎?”
“這樹梢?我?那真是不要半分鐘工夫。”
“那么,孩子!你上去替我望望前面有沒有敵兵,有沒有煙氣,有沒有槍刺的光和馬之類的東西!”
“就這樣吧。”
“應該給你多少?”
“你說我要多少錢嗎?不要!我喜歡做這事。如果是敵人叫我,我哪里肯呢?為了國家才肯如此。我也是隆巴爾地人哩!”少年微笑著回答。
“好的,那么你上去。”
“且慢,讓我脫了皮鞋。”
少年脫了皮鞋,把腰帶束緊了,將帽子擲在地上,抱向樹干去。
“當心!”士官的叫聲好像要他轉過來。少年回過頭來,用青色的眼珠看著士官,似乎問他什么。
“沒有什么,你上去吧。”
少年就像貓一樣地上去了。
“注意前面!”士官向著兵士揚聲。少年已爬上了樹梢。身子被枝條網著。腳被樹葉遮住了,從遠處卻可望見他的上身。那蓬蓬的頭發,在日光中閃成黃金色。樹真高,從下面望去,少年的身體縮得很小了。
“一直看前面!”士官叫著說。
少年將右手放了樹干,遮在眼上望。
“見有什么嗎?”士官問。
少年向了下面,用手圈成喇叭擺在嘴上回答說:“有兩個騎馬的在路上站著呢。”
“離這里多少路?”
“半英里。”
“在那里動嗎?”
“只是站著。”
“別的還看見什么?向右邊看。”
少年向右方望:“近墓地的地方,樹林里有什么亮晶晶的東西,大概是槍刺吧。”
“不見有人嗎?”
“沒有,也許躲在稻田中。”
這時,“咝”的一聲,子彈從空中掠了過來,落在農舍后面。
“下來!你已被敵人看見了。已經好了,下來!”士官叫著說。
“我不怕。”少年回答。
“下來!”士官又叫,“左邊不見有什么嗎?”
“左邊?”
“嗯,是的。”
少年把頭轉向左去。這時,有一種比前次更尖銳的聲音就在少年頭上掠來。少年一驚,不覺叫說:“他們射擊我了。”槍彈正從少年身旁飛過,相差真是一發。
“下來!”士官著急了。
“立刻下來。有樹葉遮牢,不要緊的。你說看左邊嗎?”
“嗯,左邊。但是,可以下來了!”
少年把身體突向左方,大聲地:“左邊有寺的地方——”話猶未完,又一很尖銳的聲音掠過空中。少年忽然下來了,還以為他正在靠住樹干,不料張開了手,石塊似的落在地上。
“完了!”士官叫著跑上前去。
少年仰天橫在地上,伸開兩手死了。軍曹與兩個兵士從馬上飛跳下來。士兵伏在少年身上,解開了他的襯衫一看,見槍彈正中在右肺。
“已無望了!”士兵嘆息說。
“不,還有氣呢!”軍曹說。
“唉!可憐!難得的孩子!喂!當心!”士官說著,用手巾捂住傷口。少年兩眼炯炯地張了一張,頭就向后垂下,斷了氣了。士官青著臉對少年看了一看,就把少年的上衣鋪在草上,將尸首靜靜橫倒,自己立正了看著,軍曹與兩個兵士也立正不動。別的兵士注意著前方。
“可憐!把這勇敢的少年——”士官反復說,忽然轉念,把那窗口的三色旗取下,罩在尸體上當作尸衣。軍曹集攏了少年的皮鞋、帽子、小刀、杖等,放在旁邊。他們一時都靜默地立正。過了一會兒,士官向軍曹說道:“叫他們拿擔架來!這孩子是當作軍人而死,可以用軍人的禮來葬他的。”他看著少年的尸體,吻了自己的手再用手加到尸體上,代替接吻,然后立刻向兵士們命令說:“上馬!”
一聲令下,全體上了馬繼續前進。經過了幾個小時之后,這少年就從軍隊里受到下面那樣的敬禮:
日落時,意大利軍前衛的全線向敵行進,數日前把桑馬底諾小山染成血紅的一大隊射擊兵,從今天騎兵通行的田野路上分作兩列進行。少年戰死的消息,出發前已傳遍全隊,這隊所取的路徑,與那農舍相距只有幾步。在前面的將校等,見大樹下用三色旗遮蓋著的少年,通過時皆捧了劍表示敬意。一個將校俯身到小河岸摘取東西散開著的花草,撒在少年身上,全隊的兵士也都模仿著摘了花向尸體上投撒,一瞬間,少年已埋在花當中了。將校兵士齊聲高呼:“勇敢啊!隆巴爾地少年!”“再會!朋友啊!”“金發兒萬歲!”一個將校把自己掛著的勛章投了過去,還有一個走近去吻他的額。有人繼續將花草投過去,落雨般地落在那可憐的少年的腳上、染著血的臂上、黃金色的頭上。少年橫臥在草地上,露出蒼白的笑臉,好像是聽到許多人的稱贊,很滿足于自己的為國犧牲!
貧民 二十九日
安利柯啊!像隆巴爾地少年那樣為國捐身,固然是大大的德行,但你不要忘記,我們此外不可不為的小德行,不知還有多少啊!今天你在我的前面走過街上時,有一個抱著疲弱蒼白小孩的女乞丐向你討錢,你什么都沒有給,只是看著走開罷了。那時,你囊中應該是有銅幣的。安利柯啊!好好聽著!不幸的人伸了手求乞時,我們不該假裝不知的啊!尤其是對于為了自己的小孩而求乞的母親,不該這樣。{這小孩或者正饑餓著也說不定,如果這樣,那母親將怎樣難過呢?假定你母親不得已要對你說“安利柯啊!今日不能再給你食物了”的時候,你想,那時的母親,心里是怎樣?}
【設身處地體諒窮人的難處和痛苦,懂得同情、憐憫貧弱的人。】
給予乞丐一個銅幣,他就會真心感謝你,說“神必保佑你和你家族的健康”。聽著這祝福時的快樂,是你所未曾嘗到過的。受著那種言語時的快樂,我想,真是可以增加我們的健康的。我每從乞丐那里聽到這種話時,覺得反不能不感謝乞丐,覺得乞丐所報答我的比我給他的更多,常這樣抱了滿足回到家里來。你碰著無依的盲人、饑餓的母親、無父母的孤兒的時候,可從錢囊中把錢分給他們。單在學校附近看,不是就有不少貧民嗎?貧民所歡喜的,特別是小孩的施與,因為大人施與他們時,他們覺得比較低下,從小孩受物是不足恥的。大人的施與不過只是慈善的行為,小孩的施與于慈善外還有著親切,——懂嗎?用譬喻[10]說,好像從你手里落下花和錢來的樣子。你要想想:你什么都不缺乏,世間有缺乏著一切的;你在求奢侈,世間有但求不死就算滿足的。你又要想想:在充滿了殿堂車馬的都會之中,在穿著美麗服裝的小孩們之中,竟有著無食的女人和小孩,這是何等寒心的事啊!他們沒有食物哪!不可憐嗎?說這大都會之中,有許多素質也同樣的好,也有才能的小孩,窮得沒有食物,像荒野的獸一樣!啊!安利柯啊!從此以后,如逢有乞食的母親,不要再不給一錢就走開了!
父親
思考題▼
1.安利柯為什么稱大家幫助打掃煙囪的孩子是一件很美的事?你認為美在哪里?
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活著的人要紀念死去的人?
預設情節發展▼
紳士的兒子諾琵斯會不會徹底改變他對人傲慢無禮的態度呢?因欺負耐利被卡隆打了的勿蘭諦,會吸取教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