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在設計:電商運營設計修煉手冊
- 京東零售用戶體驗設計部-運營設計部
- 839字
- 2020-09-01 15:02:00
序三
從2008年回國開始,京東便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身邊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在淘寶上購物,我也曾有過試試的想法,但打開淘寶的網頁,我就只想馬上關掉。并不是淘寶的網頁做得多么差勁,而是淘寶的調性不太適合我的偏好。于是,京東便承擔了我幾乎全部的線上購物需求。
這十多年來,我經歷了京東的一次次改變。有不解,有不爽,但大多時候還是開心的。用戶體驗在我看來,不只是來自用戶的感受,更主要是來自企業的主動追求。因此,我能夠理解京東很多改變背后的商業思考,也能夠理解京東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為了生存而采取的措施。雖不完美,但可以感受到京東始終在努力維護用戶體驗和商業的平衡。國內網站在學術會議中經常被作為信息組織混亂的例子,但京東給我的體驗并非如此。在那個時候,作為體量龐大的電商網站,美國的ebay可謂是相當簡陋,Amazon也還處于完善和成長期。京東作為一個本土的電商網站,不僅在設計上沒有明顯落伍,而且還超越純線上服務打造了口碑超群的線下物流系統,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很自然地,我對京東的設計萌生了好奇。
我有不少朋友先后加入了京東,在閑聊中也從他們那里或多或少了解到關于京東設計的一些方式與方法,但仍感深度有限。前陣子有幸受邀在出版前讀到本書,頓感對京東的設計有了更近、更清晰的認識。在這本書里,眾多京東的一線設計師講述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經歷。我最喜歡的,是這些設計師不只呈現設計的結果,還將主要的筆墨放在講解設計背后的思考。
有理論、有框架、有模型,設計自然就充滿了回味。這是我在不少設計團隊出的集子里所沒有看到的。作為讀者,要看的不僅是設計的結果,更是對為什么這樣設計的深度思考。通過對理論、框架和模型的學習和思考,它們就可以被大家帶到各自的工作中,應用在類似的任務上,既能夠提升效率,又能夠提升質量,讓京東的經驗可以被學習和使用。
這是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了解京東。如果你對京東也有好奇,不妨在這本書里找找答案。
林敏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前三星(中國)設計研究所用戶體驗創新部負責人
用戶體驗布道者與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