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經筵初開

如今的東廠改成明廠之后,衙門口顯得更加的氣派。

原來門口的兩只大石獅子搬走了,換成了一面銅鼓。

兩扇沉沉的大門緩緩推開,里面是一個小院,再往里走,才涌現出了一個明亮大氣的公堂。

公堂之上,“明鏡高懸”的匾額高高懸掛。

公堂左右,“肅靜”、“回避”的兩塊牌子令人肅然起敬。

公堂正中,則是一張案桌,桌上有驚堂木和筆墨。

曹花春一一看去,感覺明廠與其他的縣官衙門并無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公堂內空無一人。

曹花春覺得有些怪異,他走出公堂,發現院子里經過的官員都用一種很奇怪的眼光看著他。

他小心地看了看自己身上,確認沒有什么菜湯、長頭發、紅唇印之類的特別引起別人注意的地方,才重新抬起頭來,但院中好奇的目光依然沒有半分改變。

他拉住一個從身邊經過的書吏,看著對方那張快要哭了的臉,形成了一個囧字,曹花春不知為何覺得有些好笑,打了個招呼道:“你好。”

那張囧字臉的主人,也和院里的其他人一樣,用一種很奇怪的眼光看著他,半晌之后,才說道:“你好。”

這兩個字說的有些不自然。

曹花春吞咽了一口唾沫,微笑問道:“實在是冒昧,只是我想問一下,你怎么了?還有……為什么大家都要盯著我看。”

那囧字臉憋了半天,才幽幽地說道:“廠督剛剛給我們布置了一個新任務,這個任務很難辦。”

曹花春了然,繼續追問道:“那你們為什么那樣盯著我看?”

“看你的飛魚服,應該是新上任的指揮使大人吧?”

曹花春點點頭。“嗯,我是。”

“那就沒錯了。兄弟們,人來了,揍他!”那囧字臉突然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頓時,呼啦啦圍上來一群人,擼起膀子就要干架。

曹花春有些楞,搞不清楚到底怎么了。

這時,那囧字臉低聲解釋道:“抱歉了指揮使大人,揍你……就是我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你可千萬別記恨兄弟們。大不了,下回你再打回來便是。”

曹花春很快明白了,原來是魏老狗先下手為強了。

他噌的一下拔出腰間的繡春刀,大聲喊道:“魏老狗,背后使陰招,算什么英雄好漢,有本事你出來!”

“拿下!”

一群人立即將曹花春摁在地上。

這時,魏中閑已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站到他的面前,笑道:“指揮使大人,你可別生氣,剛才是我們明廠特有的歡迎禮儀,叫做百忍成金。”

“忍天下之不能忍,干天下之不能干。這就是我們明廠的宗旨!”

魏中閑伸手慢慢將曹花春手中的繡春刀拿了過去,繼續道:“曹大人,你的火爆脾氣需要改一改了。以后我們就是搭檔,命運已經連在一起了。”

被眾人一鬧騰,曹花春剛來的時候的高傲盡去,又見對方人多勢眾,明顯打不多,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得饒人處且饒人。

他哼了一聲,將刀奪回去收了起來,然后轉頭看著那位囧字臉的千戶大人,詢問道:“你是何人?”

囧字臉立即回道:“下官駱養性。”

……

百般曲折,明廠總算成立。

楊樂哼著小曲回了宮,不過,他又收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經過十一位內閣大臣的一致研究決定,崇禎皇帝不符合他們心中圣君的形象,整天不學無術、到處亂竄,最后全票通過,于今年的二月初二,正式開啟經筵講座。

經筵,是指漢唐以來臣子為帝王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通俗來說,就是大臣給皇帝開的小灶,讓皇帝聽他們講課,是一種帝王坐在座位上聽得昏昏欲睡的苦逼生活。

明朝時期,為了規避寒暑,每年會組織兩期經筵,分別稱為“春講”和“秋講”。

每期持續三個月左右,春講一般二月開始,五月結束。秋講一般八月開始,十月結束。

經筵期間,每個月組織三次,分別在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其中尤以春講、秋講的首次開講,禮儀最為隆重。

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規定,實際執行起來變數非常多,要是碰到像朱厚照、朱翊鈞、朱明這樣的皇帝,這些規定幾乎等于不存在了。

……

崇禎元年二月初二。

今天正是春講初開的大好日子。

乍聞如此重大的消息,朱明猶如五雷轟頂,魂兒都丟了一半。

因為,他最討厭聽課了。

明朝皇帝學習的內容,其實和一般讀書人學的差不多,就是四書五經之類的,還有《性理大全》、《大學衍義》這樣的理學著作;

像《資治通鑒》這樣的歷史著作也是要學習的。

比較特殊的是一些給皇帝特制的書,比如《文華大訓》,是明憲宗朱見深專門為太子朱祐樘編的教材;

又比如張居正給萬歷編的《帝鑒圖說》等等。

其實,真正實行起來,經筵所學的內容并沒有這么豐富,算來算去也只有兩大模塊:經史。

畢竟經筵的形式意義遠遠大于其實際意義,其主要目的是對帝王的言行進行規勸與進諫,同時用強烈的儀式感來體現帝王的尊嚴與責任,而真正負責傳授知識的,乃是“日講”而非經筵。

但即便如此,經筵的講官們也需要用心備課,寫出一份講章出來,然后交給內閣審批,通過之后,才能用它來上課。

這份“講章”,有點像現在老師們用的教案,不過比老師們寫的教案簡單多了,老師們的教案準備真的很麻煩,太費筆了。

朱興國看著自己寫的講章,淚目中……

講章好寫,毛筆難拿啊!這樣的教案,除了他自己,估計別人都看不懂吧。

至于講章怎么寫?

其實也不算太難,以著名的李東陽文集中準備的經筵講稿為例,《孟子·萬章》篇中有一句“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這句不過區區三十四個字,可是李東陽卻為之擴寫到了七百字。

不過,也才七百字而已,比現在的高考作文要求還短了一百個字,牛啥呢?

朱興國的講章可是寫了足足八百個字。

沒辦法,多年來的批卷改卷,已經讓他養成了習慣,要是少寫一個字,總感覺作文未完成,要被扣分。

他仔仔細細地數了三遍,確保真的夠了字數。

明明沒有字數要求,還逼迫自己這樣數,這個感覺實在太奇怪了些……

講章的開篇,李東陽先用大白話把這段文言文逐字逐句翻譯了一遍,之后,再把這“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的“五倫”含義詳細解釋一遍。

講完了書上的道理,李東陽還要結合現實情況,用書中的理論來規勸皇上:“伏望以身為教,而示民之可從;以道為治,而化民之弗率。唐虞之治,將復見于今日矣!臣等不勝欣愿之至。”

這般慢慢地講完,一堂課也就差不多結束了。

朱興國正是參考這篇規范作文,準備講一篇《論語·學而》。

其實仔細想想,不用講什么深奧難解的內容,文章大意都是用大白話講,皇上也容易懂。

只是,這樣的上課,更加單調無聊了些,不像我們現在上課,有那么多的環節,古時上課沒有舉手發言和小紅花。

課的內容雖然不難,但是上課的過程卻很繁瑣。

經筵是項大典禮,在文華殿前殿舉行,意義重大,故參與的人數眾多,而且流程復雜。

每當經筵開始的時候,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的都御史、大理寺的大理卿、通政院的通政使、鴻臚寺的鴻臚卿、錦衣指揮使……

這么多人,統統都要參與,可以說大半個朝廷都來了。

也正因為如此,鴻臚寺的“鳴贊官”會高聲通報所有經筵的流程,不然容易出差錯。

這個有點像現在的班長喊“大家排好隊”、“上課請起立”、“老師再見”的意思。

等到朱明和大家伙都按照順序挨個兒進場,行過禮,找到了自己應該坐著或者站著的位置,上課才正式開始。

那么,怎么上課呢?

一般來說,皇帝聽一次課,需要四位先生:兩個教書先生(講官),兩個專門在一旁給講官翻書打輔助的……

別笑,這翻書的職位也是正職,還有個學名,叫做“展書官”,正兒八經的官,要是肚子里沒有點墨水,翻書都不讓你翻。

講官的選擇,是很謹慎的,需由吏部與翰林院共同推舉出老成持重之人,然后皇帝批準,這才能擔任講官之職。

畢竟這是今年的第一次經筵嘛,當然是由內閣首輔孫承宗和內閣次輔錢龍錫上臺露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潢川县| 香格里拉县| 嵊泗县| 贵南县| 凤阳县| 漳州市| 镇雄县| 金寨县| 霞浦县| 靖江市| 锡林郭勒盟| 石楼县| 黄骅市| 山东| 信宜市| 英吉沙县| 四会市| 鄯善县| 临猗县| 麻江县| 古田县| 蓬安县| 安远县| 南京市| 九寨沟县| 岢岚县| 临高县| 松原市| 临城县| 辰溪县| 伊宁县| 沂南县| 新乡县| 三原县| 江山市| 邹平县| 铜川市| 温宿县| 瑞丽市|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