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發了紙巾,按照標準,每學期開學的時候每人一卷紙巾,大家開玩笑的說,這個紙巾要用一學期的,大家要省著用,以免后面沒了。
云如夢開著玩笑,“應該用個尺子量一下,算好每天的量,避免用多了。”
大家笑笑,其實就是調侃,很多時候大家都喜歡用抽紙,有時候也自己買,對于發的,畢竟是單位的算是福利,也不是那么的在意了。
說起這個話題,大家笑完,王纖惠說了起來:“哎,我家兩個孩子,紙巾每個月都要買很多,尤其是我的兒子,紙巾都是抽著玩,我也是無奈的。”
旁人聽起來似乎也能找到一些共鳴,“那你要注意了,節約用紙,這樣用,很快沒了,花錢還快。”
王纖惠笑笑,“那孩子要用啊,那怎么辦,你說呢,我家兩個孩子,每個月用紙巾都要花掉3000元了。”
聽完云如夢默默的笑了,3000元用來買紙巾?云如夢不禁用我最差的算數算了一下,當時的物價一卷紙巾,姑且算他1元一卷,一個月30天,一月個買紙巾用3000元,也就意味著每天要買紙巾用掉100元,按照1元一卷,一天要用掉100卷。假如上一次廁所用掉一卷,那一天的100卷估計也難以用掉。
大家可以幫這個算數不好的人算一算,算的是否正確。這個時候突然覺得,人一旦有了虛榮心,可能任何東西都能無限的放大。
也許虛榮的背后是真相,也許是為了打腫臉充胖子,讓自己覺得不會被人看不起,自己有錢。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戴著華麗的物件來證明自己的富有,就像莫泊桑的《項鏈》。我想大家都學過,這篇小說尖銳地諷刺了小資產階級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結尾加深了這種諷刺,又帶有一絲酸楚的感嘆——其中有對瑪蒂爾德的同情。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不是一種個別的現象,而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有一定的典型性。不安于辛苦勞動而得以糊口的生活,看不起比自己更窮苦的人,一心想上升為大資產者,而且希望走捷徑,借僥幸的機會發跡,這是人的劣根性的表現。
人會虛榮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實內心映射的是自卑,因為怕人看不起,所以想要通過物質和金錢來證明自己并不貧窮,想要人看得起。
事與愿違,人往往被人尊重的不一定是金錢和地位,很多時候是真誠是真實是善良。我們不會因為清潔工工作辛苦和地位低而看不起,我們也不會因為這個人穿金戴銀豪宅跑車而看得起。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用無知和金錢來衡量一個人,也不會因為這些而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