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又見軍大衣

  • 作證
  • 福慧花開
  • 3187字
  • 2020-08-05 12:32:01

來人是趙月紅,母親一下想起了管道維護房的一幕,母親沒對任何人講,她不確定那時趙月紅有看到她。

“來了,四嬸子,伯母和母親同時和趙月紅打招呼。”

“來了,恁四叔打發我再來拿些香,鋪子里的賣完了,今天是集日,鋪子里賣的快。”趙月紅看了母親和伯母一眼,徑直走進堂屋,一臉的興奮。

四嬸看自己的目光并沒有多大反常,母親在心里說。

大伯已在張羅著從西屋給趙月紅抱香,一共兩捆,擱進紙箱里正好滿滿一箱。

“你再記賬上,年底,恁四叔過來和恁算帳。”趙月紅對大伯說。

從趙月紅進家門拿上香到出門口也不過六七分鐘的時間,母親也沒有與她有過多的交流,只是用樹枝子撥拉著地上那早已燃盡的錢糧灰,以證明自己沒有過多和四嬸搭話是有事做。

見趙月紅抱著香出了大門,母親又平靜下來。

看著趙月紅邁出大伯的大門口,伯母小聲對母親說:

“你聽說了嗎?咱四嬸子那事?”

“啥事,沒聽說呀。”母親故作驚訝。”

“聽說是和許光德搞到一起了。”

“不可能吧,那咱四叔知道不?”

“早知道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去年秋后,四叔就找了許光德一次了。”

“真的,假的?”

“這還有假,四叔直接找到了許光德的家里,對李蘭芬說,許光德上了俺家,我今晚就上恁家。她們說,當時,李蘭芬正在院子里攤煎餅,她拿起火把就打四叔,咱四叔才罵罵咧咧地走了。”大伯在旁邊說。

“咱四叔應該干不出那樣的事來。”母親更疑惑了。

“嗯,四叔也是生氣,才去許光德家的。聽說,李蘭芬查出病來了,都說,她那病是氣出來的。”伯母說。

“真是不明白,四嬸咋和許光德搞到一起了。”母親一直有這個疑問。

“前年在生產隊的時候,秋天,大集體澆地,隊長安排人看水道,咱四叔去值夜班,一晚上不回家,就是那個時候的事,反正是四嬸勾惹的許光德,也有人說,許光德壓根就沒占到咱四嬸什么便宜,這事,許家老爺子也知道了,大罵許光德是個畜生,家門不幸啥的。”大伯說。

“也有人說,許老爺子那件羊皮襖被偷,與四嬸有關。”

“什么,嫂子,四嬸能干出這種事來嗎?這絕對是不可能的吧。”

“咱也不知道。光些老漢子吃飽了飯,沒事,胡猜忌。恁哥哥就聽了音來了。”伯母說著,看了看大伯。

“誰知道呢?咱村里人都知道許老爺子那件羊皮襖不簡單,說四嬸勾惹許廣德,也是為了那件羊皮襖。

“哥哥,這可不是小事情,咱關起門來‘罵皇帝’,可別讓四叔知道了。”母親小聲對大伯說。

“咱四嬸那個人,看著人模人樣的,肚子里一包壞心眼,少和她犯來往。”大伯說。

許正山的羊皮襖丟了與四嬸有關?

母親又想起了五叔走的那天,五叔和母親提起過,說他看見過四嬸,左腋窩下夾著個包袱,從他家南面的胡同里走出來,神色慌張。

母親琢磨著,臘月二十四集,去集上看看五叔還來賣柴不,順便委婉的問一下五叔,當時四嬸左腋窩下的包袱里是不是包了什么東西。

“嫂子,我再買些香,你給我拿上些,我也不知燒多少。”

“年除日,破五日,十六日,十管子香就夠用,一共八毛錢。”大伯搶過話去,接著給母親拿了十管子香。

“恁哥哥這比我都能了。”伯母看著大爺笑著說。

來佛堂發了紙錢,母親覺得了卻一樁心病,但碰見四嬸,母親又平添一樁心事。

過了臘月二十,是村里的磨坊最忙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磨面粉。

這天,吃罷早飯,母親吩咐丹慶去灣里挑水,母親要撈麥子,就是把要送去磨坊的小麥倒進水里洗一遍,再撈出來晾干的過程。用水洗過的小麥干干凈凈,蒸出的饅頭色白圓潤。小麥水洗后,晾曬大半天,就可以裝進袋子,推到磨坊了。

丹欣和丹云也不閑著,母親找出了一大堆要洗的衣服,丹慶挑著空桶去小灣挑水的時候,姐妹倆就把衣服塞進桶里,由丹慶一塊挑到小灣邊。

這是個好天氣,灣邊周圍聚集了許多來洗衣服的女人,挽著袖子,用力的在水邊的石板上揉搓,要洗的衣物堆放在各自的身邊,花花綠綠,五顏六色。一邊洗,一邊和周圍的姐妹聊著天,不時揚起的爽朗的歡笑聲合著棒槌搗衣的聲音,融在大閘“嘩嘩的”流水聲中,聽起來,干凈悅耳。

姐妹倆端著用白鐵皮做成的洗衣盆找了個淺水區,開始把衣服一件件放到水里浸泡。

一輛驢拉板車拉著些鐵塊,走過三孔小橋,那趕驢人披著一件羊皮襖坎肩,手里握著驢鞭子,坐在板子車的左前方,一副自在的樣子。

丹欣已經將衣服全部在水里泡透,扔進洗衣盆里,丹云負責往衣服上擦肥皂。

“快看,北邊那頭驢咋了?”不知誰喊了一句。接著,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小灣北。

遠遠的看見剛才路過三孔橋的那頭驢拉的板車歪在了小灣北邊的分水橋上。那驢像是跪著前身,趕驢人正在揮著鞭子吆喝。

已經有人往驢那邊跑。

“姐姐,我也看看去。”不等丹欣回話,丹云也往驢那邊跑起來。

分水橋邊已聚集了七八個人,大家仔細一看,原來是板車經過分水橋時,轉彎轉的有點急了,板車左邊的輪胎踏空,懸在了橋下,板子上面拉的鐵塊全部滑倒了水里。那驢的兩條前腿跪在橋頭,不住的發出“嗯啊嗯啊”的叫聲,模樣很痛苦。圍觀的人中有幾個男老爺們,大家一起動手,幫著趕驢人把板車拖到橋上,驢直起了身子,抖了抖身上的毛,也不再喊叫了。

“你板子車上拉的是什么東西?”有村民問趕驢人。

“秤砣,地磅上用的十個大秤砣。”

“那很重吧,若是地磅上用的?”

“嗯,一個大約八十斤重吧。”趕驢人也不是很確定秤砣的重量。他用乞求的眼光看著圍觀的人。

“得找個力氣大的人來幫幫忙。”他說。

“找許光德,他力氣大,一手一個也沒問題。”有人提議。

“許光德是只旱鴨子,水渠里的水一人多深,光有力氣,水性不好,打撈起來也費力。”有人反駁道。

其實,圍觀的幾個老爺們,都是灣東村人,水邊長大,皆識水性,卻也只是你看我,我搡你,沒有自告奮勇者。

“我從小沒下過灣,不會鳧水。”趕驢人見大伙提供不出合適的人選,一下蹲在地上,瞅著水底著急起來。

“找‘三姨’,他有力氣,水性也好。”又有人說。

“對,‘三姨’行。又有人附和著。

趙志科家就住在分水渠的西北邊,隔的并不遠,他從小在水邊長大,水性極好。就有熱心的村民去找趙志科了。

這邊圍觀的人都瞪大了雙眼搜尋水底的秤砣。

趙志科來了,后面跟著趙良軍和她姐姐。趙志科來到岸邊,順著趕驢人手指的方向,看了看秤砣下沉的地方,秤砣下沉而攪起的渾水,正在慢慢散開,站在岸上,很容易看到水底的水草叢中,那一堆黑乎乎的鐵塊。

趙志科沒有猶豫,他快速脫下衣服遞給趙良軍的姐姐,就小心地下了水。

很快,他就提著一只秤砣的掛鉤浮出水面,站在岸上的村民和趕驢人趕忙接過去,把秤砣接到岸上。

接著,第二只秤砣又提上來了,大家開始記數,第三次,趙志科居然一手一只,一次提上了兩只秤砣,就有村民開始鼓掌:“加油,趙志科,好樣的。”大家都跟著鼓起掌來。

第四次和第五次,趙志科又是每次提兩只,這樣水底,就還有兩只秤砣了。

因為反復下潛,跌落秤砣的的水底攪起一片渾水,很難找到秤砣的準確位置。

趙志科接連兩次鉆進水里都沒有找到另外兩只。而這時,因為寒冷,他的臉凍的通紅,嘴唇也開始嗦嗦,大家鼓勵著他,就有人說:“抓緊去給他買瓶酒,讓他喝上幾口。”

趕驢人聽到后,著急的問,哪兒有小賣部,然后就急匆匆的買酒去了。

這邊,趙志科舉起兩手,腳在水底來回觸摸,應該是又踩到一只,他一個猛子扎下去,很快,又提上來一只。

只余最后一只了,趕驢人一路小跑,手里拿著兩瓶白酒也回來了,他用力擰開蓋子,趙志科接過酒瓶,喝了兩口,又開始抬起胳膊,用腳在水底艱難尋找。

岸上的人屏住了呼吸,期盼著他早些找到,抓緊上岸,過了好大一會,趙志科又鉆進了水里,找到了最后一只秤砣,岸上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趙良軍和姐姐不知是激動,還是心疼父親,看著全身凍的發紫的父親,哆哆嗦嗦的被大伙拉上岸,上下牙齒不停地打著顫,姐弟倆都哭了。

沈傳孝不知啥時出現在人群中,穿著那件軍大衣,胳膊上挎著個黑皮包,應該是走親戚路過這兒。看見趙志科凍的渾身打著顫,他脫下大衣披在了趙志科的身上。

雖然趙志科凍的渾身發抖,他的眼睛還是敏銳的。

突然上身的軍大衣還是讓他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兩手哆嗦著去摸軍大衣的毛領子,然后抬眼看了看沈沈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平远县| 肥东县| 林西县| 余姚市| 大新县| 纳雍县| 苍溪县| 余庆县| 锡林郭勒盟| 湘乡市| 岚皋县| 皮山县| 大埔区| 华阴市| 凭祥市| 筠连县| 陕西省| 绥滨县| 固安县| 酒泉市| 兴文县| 肇源县| 石渠县| 涟水县| 横峰县| 句容市| 彩票| 祁阳县| 淮南市| 佛冈县| 开原市| 莲花县| 肇东市| 丹寨县| 天津市| 石屏县| 连江县| 蒙山县| 昌平区|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