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 我把生活過成了段子
- 糸色斷
- 2180字
- 2025-05-16 08:30:00
1044.【吃雞】
我一直以為坐月子(現在應該叫產褥期)一天吃一只雞是全國標配。那時候聽留學的朋友說日本產婦坐月子喝紅豆湯,還在感嘆,這是物資匱乏還是物資匱乏呢?還為此一直覺得活在天朝上國真好。
后來才聽說,好像別的地方坐月子也沒有像我們這邊吃雞吃得如此猛的哈哈,反正是個傳統。家里女兒媳婦一懷孕就開始養雞,最好是土雞,城里實在弄不到土雞的話就去買飼料雞來養幾個月半年,生生養成土雞。我舅媽生孩子那時候剛好碰到禽流感,雞都快撲殺光了,盡管如此,我媽也輾轉從外省弄了十幾只雞回來,老一輩對傳統的執著有點可怕,無論如何就是不信任月子中心的月子餐。
其實我們這邊坐月子吃雞也不是說真的要產婦一天把一只雞吃完,主要是每天現燉新鮮雞湯,不能讓產婦吃隔夜的東西。當然在烹飪方法上還有很多細節,比如說產后第一餐的雞必須是公雞、一周后才能繼續喝雞湯吃雞肉、雞湯烹飪要用哪些部位、湯里面還放什么酒和排惡露的中藥之類……好像每個地方的雞湯月子餐配方還不太一樣。說實話這些老人家的月子餐講究我都不太懂了。而節儉一些的家庭,往往家人還得跟著吃一兩個月剩下來的雞肋,就算如此,再節儉也不能節儉了產婦的吃食。
我們這邊好像全社會對坐月子吃雞都抱有極大的寬容。像我們城里住樓房的,有時候碰到鄰居在陽臺養雞,又吵又臭,實在忍不了了去報告物業,物業說那家有產婦坐月子——哦,那沒事了。
********************
1045.【撒狗糧】
我大學時候有個老師,每堂課必罵那些不分場合隨時隨地撒狗糧的大學生情侶。
有一次他罵得尤其狠,說竟然有人秀恩愛都秀到教師住宅區去了,被他幾歲的兒子看見,就問爸爸,大哥哥大姐姐在樓下干嘛?
老師極度尷尬,敷衍說,啊,他們大概在學習吧。
他兒子繼續童言無忌:學習為什么要抱在一起?
老師則尷尬得冒煙:可能是天氣冷吧……
之后如何處理不知道,反正這老師對那些秀恩愛的情侶更加深惡痛絕,而我們聽說此事,已經笑慘了。
********************
1046.【江戶川高能】
家中小兒在讀《老殘游記》時候說里面的人物竟然提到了福爾摩斯。我說福爾摩斯的故事被翻譯到國內的時間本來就很早,就是那個時候還不一定翻譯成福爾摩斯這個慣用名,比如說會翻譯成歇洛克呵爾唔斯和屈臣醫生(沒毛病)等等,就連作者柯南道爾的名字不也有人翻譯成陶高能嗎。
家中小兒立刻說,所以隔壁那個小學生應該翻譯成江戶川高能才對。
……莫名戳中我笑點。
********************
1047.【無縫切換】
我高中同宿舍的閨蜜有一項挺了不起的無用技能,就是能在同一句話當中隨意無縫切換多種方言。
聽起來就有點像香港人那樣國語、粵語和英語夾雜起來說的感覺,但是還不太一樣。香港那邊是特定的詞喜歡用英文單詞,這個閨蜜則是不定,切換方言的節點取決于她面對著誰說話:面對著說普通話的人就說普通話,面對著說西南官話的人就說西南官話,面對著說壯語的人就切換壯語,如果是群聊,她真的是腦袋一轉就可以在一句話中間切換好幾種方言,眼花繚亂的,聽的人都反應不過來,但她就是能轉換過來。
我曾經對她這個無用技能還佩服了很久。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好像只有我們這邊有這種莫名其妙的約定俗成,就是跟人說話的時候,對方說什么方言,只要自己會說,都會就著對方的語言來說。如果對方不會說自己的方言,就會和對方說普通話,就算自己的普通話口音爛到好笑,也會努力去就對方的語言努力溝通。甚至有一次還見到我們老鄉跟一個東北游客聊天,竟然努力地在就東北口音,然后舌頭打結打到拼命喝水的,差點沒笑慘我。可是真能像我高中閨蜜這樣在一句話當中無縫銜接多種方言的,倒也是鳳毛麟角,反正我是做不到。
********************
1048.【那么近那么美】
今年春節去婆家過年,短短幾天,看到滿大街的文旅口號——
那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這個宣傳語其實是有點讓我摸不著頭腦的:這口號的受眾對象到底針對的是哪個人群?所以河北文旅給自己的定位是BJ后花園嗎?還是只服務周邊省市,遠的必誅?反正像我這種處江湖之遠的人,周末去哪休閑都絕對想不到會打個飛滴去河北玩的,但這個口號莫名讓我這個敏感的天高皇帝遠外地人有種被排斥的感覺,不過人家沒準本來也沒打算招待我們這些地方的人,是我自作多情。
當年我們這邊征集文旅口號和LOGO的時候我也參加了,我們團隊想了很多條口號,主題都離不開廣招天下客愿結天下緣的意思。可是當時我們保守了,覺得說天下太大太俗,還是沒敢用“天下”二字,結果入選的口號還真他就是“秀甲天下,壯美廣西”,當然不是我們團隊的投稿。“壯美廣西”是最高領導批示原文就不說了,可是他真的敢喊天下啊啊啊(╬?_?)!
然而作為游客來說,我是不屑去近的地方旅游的,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近的地方大同小異,早就看膩了,美都不想看。家屬同志一休假就想往桂林跑,我真是各種帶他去找漓江還有哪些未開發段,寧愿去沒去過的野山也不想去那些爛景區。而且我從小看這種山水基本免疫了,而他卻搬個凳子泡在江邊樹蔭下的淺水灘里看山吃西瓜都開心。我真要去旅游的話連云貴粵湘都不想去,就想去大西北看大漠孤煙直,要么出國再別一下康橋,就因為沒見過。俗吧?
而過年到了“那么近那么美”的河北,他們問我想去哪里玩,我想了想,歷史積淀深厚的地方還是去人文景點吧,就去了省博、故郡和正定。其實還想帶娃去一下課本網紅景點趙州橋,結果小叔子小姑子都一臉嫌棄,說就一個破橋有什么好看的!——哈哈哈和我說起鉆溶洞一個表情。我還好,要我爸說起溶洞,肯定會提他們小時候村邊那些野溶洞,那就是他們的天然廁所和廢品站(′?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