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橫龍山

  • 明末穿越眾
  • 隔壁老實人
  • 2097字
  • 2020-09-17 01:32:02

探礦隊眾人返回船上,在岸邊放下給水尾社的禮物后繼續沿汶水溪往東航行,越往東地勢越高,一路上兩岸盡是海拔400米到700米的小山,山地之上林木郁郁蔥蔥,但部分山間坡地還能見到少許人煙,應是小型的泰雅部落,直至汶水溪后半段時依舊如此,不過山間坡地明顯增多,相應的能看到的部落數量也不少,但一路上沒有像水尾那樣合適的登陸點,何況探礦隊眾人更不好貿然進入山區,于是探礦隊略過這些部落,目標直指后世橫龍山南邊斯瓦細格部落所在地區。

斯瓦細格部落位于汶水溪北岸的橫龍山山腳下,泰雅族語稱為“斯瓦細格”。住在這里的泰雅族人,屬于霞喀羅群,祖先來自新竹五峰鄉的石鹿地區。

這支部族幾經遷徙,最初遷往北坑溪的雪見,后來部份族人再遷居苗栗南莊的鹿場,日據時期,一部份族人再越過加里山,遷至泰安鄉的汶水溪上游,即今日的龍山部落。

這條由鹿場越嶺加里山,沿著橫龍山棱線至龍山部落的山間小徑,原是泰雅族人走出來的獵徑,后來也成為龍山部落的泰雅人與鹿場族人之間往來的探親道路,稱為“斯瓦細格古道”,現在則以“橫龍古道”而聞名。

1908年,日本政府為鎮壓新竹五峰石鹿地區的泰雅族人,沿著汶水溪,依循這條山路,修筑“加里山理蕃道路”,由橫龍山通往加里山,再擴展至樂山、鹿場大山及新竹鵝公髻山,沿途設有日警監督所及隘寮。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場戰事整整膠著了十三年,日軍連續開辟兩條翻越高山、深入部落的軍事道路,依然無法獲勝。其中霞喀羅警備道路全長53.6公里,沿途平均每2.3公里就設置一座警所作為防衛,警所密度之高,堪稱臺灣歷史上之最。

首役是1913年日軍以3384人從五峰鄉上坪社仰攻,激烈的戰斗持續不斷。在日軍死亡98人,傷147人后,霞喀羅群部落才因彈藥耗盡而終止抵抗。

1917年5月,霞喀羅群的泰雅人再次攻擊日本統治區,遭到日軍540人追擊,3個月內發生交戰10余次。日軍雖然強行攻入部落,但卻因死傷高達171人,被迫與泰雅人講和撤軍。霞喀羅群為防御日軍的再次侵入,被迫遷居到苗栗泰安鄉的馬達拉溪源頭高山上。

1920年3月,霞喀羅群外出繼續襲擊日警。日經鎮壓無效后,開始利用族群矛盾,跳撥泰雅人內部的關系,最后導致一部分堅持抗日的族人彈盡糧絕被迫繳械。盡管如此,仍有3社47戶340名泰雅人依托馬達拉溪繼續抵抗。

1926年,霞喀羅群部落被攻破,日本人擔心其再次反抗,就將這些族人分散遷居于其他部落中,使這支最驍勇善戰的族群,從此難以再聚集在一起。

船隊在汶水溪上航行通過八卦力地區后,路過八卦力東邊的砂埔鹿,此地位于汶水溪北岸,海拔650米,有支流從更高處流至汶水,支流兩側為緩坡地,船上眾人在砂埔鹿就已看到些許林間煙火,后世在汶水溪砂埔鹿的對岸還建有泰雅原住民文化產業園,產業園旁邊則有一處天然溫泉。

砂埔鹿更東邊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此地溫泉更多且密集,溫泉以北便是橫龍山。

此時的橫龍山南,斯瓦細格部落還未因生存環境日益緊張而越過加里山遷徙至此,此地仍舊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山地,環境惡劣,能開墾種植的土地極少,后世此地的居民多是依靠旅游業生活。

江濤在望遠鏡下,并未從山林間發現土著部落痕跡,但也不能完全肯定,人的視力總是會被山野林木阻擋,或許此地存在土著部落,后被斯瓦細格吞并或是驅逐,湮滅在歷史中也說不定。

這一切都需要探礦隊下船向北實地探索才能得出結論。

江濤下船后目視眼前這片橫龍山,按照手頭的資料顯示,此山海拔約1400米左右,后世才有的橫龍古道便位于此地。拿起望遠鏡看去,山間盡是闊葉混合林,林間夾雜不少槭樹,此時正是槭樹葉紅的季節。

片片紅葉,經霜尤烈,在碧霄下熠熠生輝,如一樹火炬,正熊熊燃燒。

后世的橫龍古道自登山口起,長約1.6公里,但哪怕是后世的水泥路,依舊不好走,從山下行至登山口的水泥路蜿蜒盤旋,有不少超過90度的大陡彎,更何況江濤眼前的這片荒野。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永遠都是那么渺小,但不管如何,千百年來,最終結局終究是人類征服或適應自然環境!

見此情形,江濤只能期望煤礦蘊藏在橫龍山下的坡地,不然對于開采煤礦的難度將大增,這對于元老院目前日益緊張的人力資源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時間已是下午,探礦隊眾人按照既定方案,上岸后尋找合適的地方初步清理出來一片空地建立落腳點,依靠此落腳點向周邊尋找煤礦所在。

橫龍煤礦在后世毫無名氣,在歷史上小到像是一粒微塵,只記載于某些史料中的寥寥幾筆,如“橫龍有煤”等言語,完全不像是出磺坑那樣出名且經久不衰,至21世紀時還在生產。所以一切都需要靠探礦隊從歷史記載中將其一一印證。

...

落腳點位于海拔550米左右的地方,此地周邊地勢盡皆如此,探礦隊眾人第一晚是在船上渡過,第二天留下大部分人用船上帶來的物資建材搭建居住點以及和新港的通訊設施,另外少部分人則是帶上工具探索周邊環境。

第一要務不是尋找煤礦,而是先確定溫泉的位置。后世此地的溫泉集中于一處,且較為密集,加上溫泉大多裸露在外,冒著白煙,比煤礦好找許多,只要先確定溫泉的位置,便能根據后世地圖先確定自己的精確所在點,從而確定橫龍山主峰位置。

橫龍山主峰找到后,再依據地圖確定南橫龍山和西橫龍山的位置,總之這片地方不算特別大,先從地勢最低的南橫龍山找起,逐步向橫龍古道細細尋找,若是找不到煤礦蹤影,那只能再想辦法去海拔千米以上的西橫龍山尋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延安市| 固原市| 岚皋县| 宝鸡市| 泉州市| 祥云县| 贞丰县| 淮阳县| 辰溪县| 新泰市| 牡丹江市| 怀远县| 仙居县| 五原县| 东丽区| 普陀区| 秦皇岛市| 溧阳市| 焉耆| 安徽省| 乌拉特前旗| 镇宁| 武胜县| 延寿县| 汕尾市| 鹤岗市| 星子县| 渭源县| 五台县| 高青县| 曲松县| 苏州市| 甘谷县| 沁水县| 乐清市| 会昌县| 获嘉县| 贵南县| 峨山|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