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戰(zhàn)局與朝堂
書名: 歷代王朝更迭作者名: 湯加鹽大伯伯本章字數(shù): 2969字更新時間: 2025-07-24 22:17:13
項梁不負前言,帶韓成去拜過懷王,受封為韓王,良為司徒,并撥其兵馬一千,前去鄭城上任。行前,劉邦為張良餞行,唏噓得說不出話來,張良安慰他道:“沛公不必難過,以我觀察,項梁乃短命之相。項梁若亡,項羽必不肯俯首聽命于懷王,懷王亦不肯遷就項羽,龍虎必有一斗,鹿死誰手,尚在兩可之間。您于懷王有迎立之功,又與項羽有八拜之交,他二人若生紛爭,必要拉您,您可以從間用事,積蓄力量,取而代之。到那時,我當勸說韓王出面,擁您為盟主,帝王之業(yè)成矣!”
聽了這話,劉邦愈發(fā)感激,又將自個兒的兵馬,分了五百,以助張良。加上張良自身的兵馬,共達三千三百人,雄赳赳地開赴鄭城,驅(qū)走秦將,將韓成扶上王位。
從此,關東六國,并皆復之,暴秦之令已不能行之關外。獨秦將章邯,頗諳兵法,且武藝超群,轉(zhuǎn)戰(zhàn)南北,罕逢對手。好一點的,也只是堅守城池,運氣差一點的,就被他送了性命。他手下,原來是一幫心懷感激的亡命之徒,打起仗來不要命。章邯偏又拿財帛、女人激勵他們,每勝一仗,財帛任士兵搶掠,女人任士兵奸淫,士氣愈發(fā)高漲,三天不打仗,急得嗷嗷叫。這一日,章邯率兵,攻入魏地,魏相周市,自知不敵,遣使星夜向齊楚求救。
齊王田儋,親自帶兵至魏,項梁亦派項佗,領兵援魏。田儋性躁,先一步到達魏國,與周市合兵一處,共擊章邯。
到了臨濟,正與秦軍相遇,少不得一陣猛殺,雙方互有傷亡,約定明日再戰(zhàn)。周市回營,對齊軍盛情款待,更二方散,正睡得香甜,猛聽得一聲炮響,章邯殺進營來,逢人便砍,如同切西瓜一般,田儋、周市也死于亂軍之中。
章邯見死了田儋、周市,驅(qū)兵魏城,魏王咎自知不支,因恐國民受屠,特遣使至章邯營,愿獻城出降,但有一個條件,勿戮其民。
章邯當即應允,并約定出降之日。到了是日,高高地豎起降旗,大開城門,將邯軍一隊隊地迎進城來。許久,卻不見魏王咎露面,正待派人查問,魏王咎之子素服來見,言說乃父已經(jīng)自刎,章邯少不得將咎子安慰了一番。咎尚有一弟,名叫魏豹,混在亂軍之中,逃出城去,巧遇楚將項佗,哭訴前情。項佗見魏已亡,便帶著魏豹返回盱眙,報之于項梁。項梁深恨章邯,欲率兵直擊秦都,來一招釜底抽薪。適值齊將田榮遣使求援。經(jīng)過項梁問明底細,方知田儋死后,齊人立故齊王田假為王,田角為相,田間為將。田儋之弟田榮不服田假,收儋余兵,自守東阿,秦兵乘勢攻齊,把東阿城團團圍住。
齊使講到團團圍住四字時,泣不成聲:“齊亡與不亡,全在您一句話。您若出兵,齊起死回生,您若袖手,齊必遭滅頂之災!”
說到此處,叩頭不止。項梁忙將齊使攙起,憤然說道:“齊、楚,唇齒之邦。我不救齊,何人救齊!”當下率了項羽等將,急去東阿。
秦將章邯,正督兵攻打東阿城,眼看就要如愿,聽說楚軍前來救齊,乃分兵圍攻,自率精銳去迎項梁,原以為幾個回合,便將楚軍打個落花流水。誰知,這楚軍比鐵饅頭還硬,啃了幾口,不只沒有啃動,差一點兒將牙齒硌壞,正不知如何是好,兜頭來了一將,身長八尺有二,悍目重瞳,持一桿方天戟,猶如天神降凡一般,暗自喝了一聲彩:“好一個英雄人物!”
來將也在打量章邯,但見他面若銀盤,鼻若懸膽,也是身長八尺有余,拎一把大砍刀,令人望而生畏。心中暗道,知道了,我知道他是誰了!遂高聲問道:“汝可是秦將章邯?”
章邯見來將一語道出自己名姓,略顯驚訝道:“汝乃何人?”
來將語如雷鳴般道:“吾姓項,字籍,名羽,現(xiàn)為楚之左大司馬。聽說汝囂張得很,自稱平生從未遇到對手。吾今日斗一斗汝,看一看,到底誰才真正是天下無敵!”
章邯身為秦之大將,數(shù)十萬兵馬的統(tǒng)帥,出關以來,從未遇到過對手,義軍畏之如虎,唯有這個小將,竟敢對己如此不敬,不由得火冒三丈,怪叫一聲,舉刀朝項羽劈面砍去。
項羽冷笑一聲,舉戟去迎,二器相交,只聽當?shù)囊宦暎鸬谜潞⒖谟眩挥傻么蟪砸惑@,暗道:想不到這家伙蠻力如此之大,世所罕見,硬拼怕不是他的對手呢!當即改變戰(zhàn)略,只守不攻,勉強斗了二十幾個回合,再也支撐不住,撥馬而走,一邊走一邊大叫:“撤兵、撤兵!”
田榮見楚軍大勝,引兵出城,會合楚軍,追擊秦至十里長亭,望見章邯去遠,推說自己肚疼,領兵還城。項梁心中盡管不悅,也沒有再說什么,獨自引兵,西追章邯。
田榮還城之后,休兵三日,發(fā)兵攻打田假,將其趕出齊國,田角、田間逃奔趙國。獨田假一人逃至項梁處,乞師討榮。項梁一口回絕:“我剛剛派兵援過田榮,豈能再派兵打他?出爾反爾!”
“但是……”項梁頓了頓又道,“你可以先在我軍中住下,我這就召田榮前來助我攻秦,待滅秦之后,再坐下來好好商量爾等之事。”
田假正求著項梁,還能說些什么?他什么也不能說,唯有留在項梁軍中,做一個客卿。田榮倒是有話可說,他逐走田假之后,另立田儋之子市為齊王,自為齊相,弟橫為將。及楚使到來,正色說道:“田假非前王子弟,不應擅立,今聞他逃入楚營,楚意留之。若楚殺田假,趙殺田角、田間,我自當引兵去會,煩請貴使轉(zhuǎn)報武信君。”
楚使還報項梁,梁曰:“田假已經(jīng)稱王,今窮來投我,我怎忍殺他?田榮不肯來會,由他去吧。”說畢,令項羽、劉邦率兵攻打城陽。
項羽、劉邦將至城陽,兵分兩路,一東一西,兩面夾擊。城陽守軍,素聞項羽惡名,將精銳之師,盡調(diào)東城門內(nèi),拼死抵抗。項羽親冒矢石,屢攻屢敗,氣得哇哇大叫,直到劉邦攻開西門,殺進城去,城東守卒軍心已散,方才攻開東門,比劉邦進城整整遲了兩刻鐘。
項羽出師以來,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特別是戰(zhàn)勝章邯之后,更是威名遠播,想不到城陽之戰(zhàn),竟落在劉邦之后。若非劉邦搶先入城,那東門還不得攻到猴年馬月?
項羽越想越氣,但這氣還不能往劉邦身上撒。要撒,也只能撒向城陽軍民,若非他們拼死抵抗,豈能讓劉邦占了先,把他這位蓋世英雄的臉面掃盡!由氣生恨,一個惡毒的念頭浮上腦際:殺!把城陽軍民殺他個片甲不留!
城陽的殺戮規(guī)模,要比襄城大得多。如果說襄城的殺戮是替死難的同伴報仇,那這次屠城則純粹是為了慪氣。這一慪氣,使數(shù)萬人身首異處,慘不忍睹。
見狀的劉邦且憤且喜,待羽屠城事畢,同歸告捷,稍事休整,便隨項梁繼續(xù)西行,再破秦軍,邯敗入濮陽,據(jù)城固守。
項梁見濮陽一時三刻難以攻下,遂移兵定陶,再遣項羽、劉邦往西略地。兩人行至雍邱,忽有一支人馬,前來對陣。那旌旗上面繡著斗大的一個“李”字。
項羽轉(zhuǎn)臉向劉邦問道:“這一支人馬,兄可識得?”
劉邦道:“在秦軍之中,能夠獨樹一幟的將軍,唯有李由,當是李由無疑。”
項羽道:“我知道了,那李由乃李斯之子,前曾堅守滎陽,拒吳廣數(shù)月,自以為為秦建立了不世之功,狂妄得很。今日和我相遇,我管叫三個回合不到,將他斃于馬下,三哥信否?”
章邯何等英武?與項羽交戰(zhàn),僅斗了二十幾個回合,便敗下陣去,李由連吳廣都戰(zhàn)不過,項羽說三個回合取他性命,實不為過。
劉邦滿面堆笑道:“羽弟之言我信,怕是要不了三個回合,由命休矣!”
果如劉邦所言,項羽躍馬持戟,沖到李由面前,未曾交手,大吼了一聲:“賊將,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這一聲吼,猶如晴天打了個大炸雷,震得李由雙耳嗡嗡直響,周圍隨征軍卒,被震掉兵器的十之二三,更有甚者,一頭栽下馬去,再也沒有起來。
李由暗道了一聲糟糕,有心撥馬而逃,又懼秦法厲害,硬著頭皮上前應戰(zhàn),只兩回合,被項羽一戟挑下馬去。
秦兵失了主將,自然大亂,逃去一半,死了一半。那李由明明死于沙場,為秦盡忠。秦廷反說他謀反,竟把其父李斯,拘入獄中。朗朗乾坤,黑白顛倒,有此為者,舍趙高之外,秦廷再無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