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失眠時帶來的滿腔憤懣不同,隨月光飄進屋里的夜晚鋼琴色是令人愿意清醒,陶醉的。夜晚,忙碌了一早上的萬物都遵守著大自然制定的規則,睡意在靜謐中孕育。偷偷探頭的雙腳享受著夜風的按摩,涼涼柔柔的感覺讓人神醉,這時,鋼琴聲響起了。
樂符是隨著音符舞動的舞者,時快時慢的舞步,踢奏著喜悅,憂愁。純音樂往往是沒有故事的,可音樂總能將一段塵封的記憶勾動。人是有故事的,音樂是有牽引的,舞者是有情緒的。
鋼琴是樂器中全知全曉的角色,聽朋友說,它可以奏出所有音樂的音色。是啊,人也是如此。喜怒哀樂總會相通。
夜的鋼琴在人心最脆弱的時刻響起,一首關乎自己的音樂怎能不讓人淚目?無愁不成詩,無憾不是美。缺失是執著與悔過彌補不了的遺憾,音樂引出的眼淚也從不由本人把控。世事無常呦,不如意總比得意多得多。
所有曲子都一定應和著一段歷史,一場情愁,歡愉或痛苦的眼淚。在琴聲中聽到了畫中人的愛而不得,聽到了心上人的依依不舍,聽到了釋然也聽到了貫穿全曲的疑惑。是啊,該以什么結尾?這樣的結尾還能在現在被改寫嗎?結尾下隱藏著的到底又有多少更讓人肝腸寸斷的故事?夜的鋼琴啊!喚醒了沉睡在這人世間的愁,喚醒了深埋在我心底的愁,喚醒了在快節奏的繁忙里無法安置的愁!
只有夜給予人懷抱,只有琴給予人寬慰,只有我的心才載得下這無處安放的愁。是啊!這聲音向心訴說:“辛苦了!辛苦了!”父母的頭發白了,眼睛花了;學生的背脊下頹了;勞動者的手在不知不覺中爬滿了繭。蕓蕓眾生都辛苦了,請你們在夜的懷抱里,在琴的寬慰中釋放釋放心底的愁。
人們常說,年少不識愁滋味。還有人說,為賦新詞強說愁。可活在這世間,誰沒有愁?無論大小,輕重,都是愁啊!年少力量是有限的,真的舉不起太多太重的愁。
彈琴的可是少年?聽彈的卻一定是少年。有愁時,我們都還年輕,過往的因為稚嫩顯得格外醒目。第一場愁總是格外明亮,是天上的月亮,往后的都是會眨眼的星星。變老的是人,變強的是心,不變的是這夜的鋼琴,不變的是過去,是故事,是琴愁,也是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