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智鳴凝視著眼前的陳紫衣,語氣中帶著幾分沉重:“陳將軍,朕雖然答應娶你,但有一件事情,你要有充份的心理準備。”
段智鳴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沉。
陳紫衣聞言,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恭敬地回應:“皇上請講。”
段智鳴緩緩說道:“關于你的真實身份,目前除朕之外,僅有皇后、惠妃、國安衛總管劉玄、調查院長徐德四人知曉;朕既然要娶你,自然需要把你的真實身份告知他們,最后再向眾人宣布;屆時,無論是他們四人,還是滿朝文武,乃至整個東宋的百姓,都可能會反對朕娶你,而你恐怕會因此陷入諸多困境之中。”
隨著段智鳴的話語落下,現場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陳紫衣的臉色也略顯黯淡。
段智鳴見狀,連忙補充道:“不過,你無需擔憂;既然朕已經決定娶你,便會與你一同面對這些挑戰,絕不會讓你單獨面對。”
陳紫衣輕輕的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愧疚的望著段智鳴,輕聲說道:“對不起,皇上,臣給您添麻煩了。”
段智鳴寬慰道:“陳將軍無需自責,這世間之事,哪一件不是充滿艱難險阻;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別讓這些瑣事影響了你的狀態,以免以后在與北金交戰時出現差錯。”
“是,皇上。”陳紫衣應聲道,隨后向段智鳴行了一禮,轉身欲離去。
“等一下,你先別走。”段智鳴突然叫住了陳紫衣。
陳紫衣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問道:“皇上還有何吩咐?”
段智鳴把手中拿著的那個用布包裹著的長長物件遞給陳紫衣:“這個給你。”
陳紫衣好奇的接過東西,揭開外面的布,發現里面是一把刀身與她腰間所掛馬刀同樣修長,卻比馬刀還要長的長刀。
“皇上,您給臣這把長刀是做什么?”陳紫衣疑惑地看著段智鳴遞來的長刀問道。
段智鳴解釋道:“你腰間掛的那把騎兵專用的馬刀雖然也可用于步戰,但在步戰中卻有所限制,無法完全發揮你的武功。朕怕你因使用這種不合適步戰的馬刀在與烏延杰進行步戰的時候遭遇不測,所以才命人打造了這把長刀給你;本來朕打算在你帶兵出發那天給你,正好你今天約朕到這里來,朕就趁此機會把它交給你。”
陳紫衣聽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沒有想到,段智鳴居然這么關心自己的安危。
“多謝皇上厚賜。”陳紫衣的聲音微微顫抖,跪下行禮時,發梢輕輕掃過甲胄,發出細碎的聲響。
段智鳴抬手虛扶,目光掠過她腰間那把舊有的馬刀。那柄陪伴她征戰很長時間的馬刀雖已布滿斑駁痕跡,但仍被擦拭得锃亮如新。
陳紫衣起身后,再次端詳起手中的長刀。這把長刀非常奇特,長度快趕上了她的身高,握把也異常長,幾乎是其他短兵器握把的好幾倍。
為了弄清這把奇特長刀的實戰威力,陳紫衣向后退了幾步,揮舞了幾下。只見這把長刀與她腰間的馬刀一樣輕盈,但使用起來卻更加順手,威力也更加強勁。無論是單手持握還是雙手持握,都毫無問題。
“這把長刀果然非同凡響,每一擊都威力巨大;皇上,這把刀叫什么名字?”陳紫衣揮舞完長刀后,先是贊嘆,然后問道。
“這把刀叫苗刀。”段智鳴回答道。
“苗刀?”
“對,苗刀。”
段智鳴送給陳紫衣的這把苗刀,又稱“御林軍刀”,古稱單刀和長刀。雖然苗刀這個名字會讓人以為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但實際上苗刀與苗族并無關系。因其刀身修長,外形形似禾苗,所以才被成為苗刀。
苗刀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是聞名中外的傳統刀技,也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先進兵器之一。它起源于西漢初年的環首刀類,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著名民族英雄戚繼光創制成名。現在演練苗刀的人主要分布在滄州一帶。苗刀自古以來只有一路刀法,但原中央國術館一級教授郭長生將一路苗刀的精華融入了通臂拳的步法,創編了二路苗刀及苗刀進槍,豐富了苗刀的內容。
苗刀總長五尺(160厘米)、刀長三尺八寸(118.4厘米)、刀柄一尺二寸(40厘米),因此,使得它集中了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使,又能當刀用;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由于單、雙手交換使用時便于發揮腰背整體力量,結構優良,所以在實戰中能夠輾轉連擊、疾速凌厲、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其實用價值極高,殺傷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段智鳴看著陳紫衣對苗刀愛不釋手的模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作為一位將軍,武器不僅是戰斗的工具,更是生命的延伸、榮譽的象征。
“陳將軍,苗刀雖好,但還需你多加練習,盡快熟悉它的特性,才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段智鳴語重心長地說道。
陳紫衣鄭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皇上放心,臣定當勤加練習,熟悉苗刀的特性,不負皇上厚望。”
“好了,現在時候不早了,朕要回宮了;陳將軍,你也早點回去吧!”
“是,微臣恭送皇上。”
說完,陳紫衣目送著段智鳴騎馬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