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條漫分鏡草圖本
- Oran豬
- 1090字
- 2020-07-10 16:31:30
條漫的稿費核算方式
由于當今條漫的制作基本已經進入工作室流水線模式,在開設工作室時每一道流程都代表著人力、物力。因此,明確的稿費核算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主流的稿費核算方式是“主觀核算法”。[1]
簡單來說,就是由平臺/編輯/甲方去主觀判斷一篇漫畫應該給多少稿費,而這也會成為乙方考慮接不接項目的關鍵因素。
“主觀計算法”的核算方式(一般)為:
1.由支付稿費的一方(統稱甲方,下同)在審稿時清點格數,并以此算出稿費總額;
2.一般稿費的單位為“格”,但條漫的格子大小不一,這里的單位并不是真正格子的數量,而只是代表了甲方要支付的稿費。舉個例子:一篇條漫,從視覺上看可以有80格,但由于格子大小、內容繁簡等因素,有可能出現甲方在最后清點核實出稿費為60格的情況。
具體怎么算“一格”,怎么算“半格”,還需由甲乙雙方在一開始就共同商議出操作習慣。
一般的算法:
·一格里內容飽滿、元素充足,即算一格稿費;
·一格里沒有背景只有人物半身,一般算半格稿費;
·一格里只有人物臉部特寫,一般算半格稿費;
·一格里只有文字(對白框)和貼圖背景,一般無稿費;
·因劇情需要,復制粘貼并只有少量改動的重復格一般無稿費;
·超長的一格,視內容精細程度酌量給兩格或三格稿費;
·一般長度比例超過1.5 : 1的格子,就算作長格或者超長格;
·一般單格的稿費,無論此格有多長,最高三格封頂。
“主觀核算法”看起來是“甲方想給多少就給多少”的稿費核算方式,實際這是當下相對先進的稿費算法。一些為了劇情流暢而做的格數增減,都由乙方去承擔成本,這會有效遏制乙方為了刷稿費而盲目拆分、增加格數,同時也是規范乙方設計分鏡長度、格數等的關鍵因素。其弊端也很明顯,就是漫畫的價值不再以內容和劇情去判定,而是以工作量。

·?像這種橫向格子在條漫中算是內容偏少的構圖,往往只能算半格。這個邏輯非常有趣且重要:本來,如果用手機看頁漫,一屏寬可能會出現多格也不算少,但條漫一般一屏寬中只會出現一格,如果這格不是豎向的構圖,就會顯得“小”和“少”。

·?而像這種相對較方的格子,會是條漫中比較常用,而且更容易被認定為一格稿費的格子。確實,這種構圖內容容易畫得更全,特別是人物。

·?如果是上面這種,利用條漫的閱讀特點去設計更流暢閱讀體驗的“長格”或者“超長格”,通常每次都要由甲乙雙方主觀口頭確認其稿費:如有點長,算“1.5格”;比較長,算“兩格”;超長則封頂“三格”稿費。但同時由于上面例圖內容太過簡單,可能又會往回扣半格稿費。所以超長格被算一格稿費也不奇怪,主要還是看畫面的精細度。
[1].業內并沒有所謂“主觀核算法”這樣的叫法,其實就叫“算格子”,這里只是本書為了方便理解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