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在遼西走廊最狹窄處,占據著地理形勢上的最佳位置。共有7座城堡,山海關城為主體,東西南北4翼城鞏固,寧海城控海,威遠城作為前哨。
山海關城高14米,寬7密,周長4公里。以長城為干線,自長城入海處到角山之北九門口長達26公里的防線,設有10個關口、3個衛城、30座敵臺、14座烽燧、座炮36位、石炮300位!
長城、燕山和渤海連接起來的防線,成為了冷兵器時代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直到明朝滅亡也沒有被攻破。
山海關設有總督府,眾人依次進入總督府,大軍也在山寧二位副將的指揮下回到各自駐地,休整待命。三千降軍則被分批關押在牢房之中,并派重兵把守,等候發落。
遼東巡撫黎玉田很早就接到總督大人的消息,為兩位殿下騰出了臨時行宮。下榻之處就是當年帝師孫承宗住過的府邸,雖比不上京師之豪華氣派,比不上江南之樓臺亭閣,但也稱得上大氣二字。主要是院落大、房間也多、是山海關為數不多的豪宅。
朱媺娖告別師父、弟弟,帶著二十名小丫鬟先一步來到了行宮。
太子朱慈烺則與老師、王督師、黎巡撫、寧遠總兵吳三桂、山海關總兵高第、山海關監軍童逵行、薊州總兵張士盷、薊州監軍嚴匡、通州副將姚鑒、南京劉總管十人來到山海關城總督府,商討大事。
眾人分主次入座,朱慈烺在劉大伴的攙扶下坐到主坐。遼東督師王永吉與國師面對面,坐到了右側首坐。其他人依次落座,只有通州副將姚鑒官卑職小,由于兩次隨國師征戰沙場,立了功勞,即將官升通州總兵,因此也勉強坐到了末尾。
“殿下,卑職等人無能,未能及時阻截闖賊,致使陛下遇難,大明神器受損,卑職懇請陛下治罪!”隨著遼東巡撫黎玉田跪地請罪,會議正式開始。
吳三桂、高第等人見巡撫、總督下跪,也急忙起身一同跪地同請罪。
朱慈烺自幼在皇宮長大,哪見過此等逼宮行徑,心中雖慌,然知老師就在下面,因此倒也不懼。一臉生氣地說道:“此次闖賊攻破京師,諸將勤王不力,皆有罪!”
下面諸將聽完,明顯都愣了一下,都以為小太子會像崇禎皇帝那樣,先斥責一頓,然后再予以安撫。誰知這少年上來就直接定罪,都不帶緩和的!
總督王永吉還好,有著前面的救駕之功。而巡撫黎玉田則傻眼了,吳三桂也有些動容。
黎玉田是崇禎十五年,松錦之戰失敗后,遼東巡撫邱民仰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員被清軍殺害,臨危受命,以右副都御史銜,擔任起了明朝最后一任遼東巡撫。自己雖然貴為巡撫,然遼東軍隊私化嚴重,多數調遣不動。只有自己麾下三千步兵可以驅使,這些年夾在中間,頗為難受。
太子朱慈烺見眾將被自己震懾住了,十分得意,于是將后面的事宜交給了自己的老師——國師來處理。
“有勞國師代本宮宣旨,依照大明律法,將勤王不力者依法治罪!”太子朱慈烺望著老師,開口說道。
這個孩子,還是這么毛毛糙糙的!劉無時無奈起身,看著還跪在地上的遼東諸將,首先扶起了總督王永吉,然后開口宣道:“遼東督師王永吉,雖勤王不力,依照大明律法,本應處斬!然,安置寧遠五十萬百姓妥當,其后又救駕有功,功過相抵,暫且留職察看,以觀后效!”
王永吉聽后,知道國師對自己格外開恩了,功勞再大,也抵不了輕君這一條罪責!于是忙跪地謝恩。
宣布完總督的罪與過,便輪到巡撫了,“遼東巡撫黎玉田,在位數年,無任何建樹,就地免職!”
黎玉田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朝著太子一拜,“臣——臣遵旨!”
明朝的國師向來久居深山之中,不問世事,然名義上卻掌管天下文武百官,有任免二品以下之權。如今自己孤身一人,硬碰硬絕非明智之選,早早離開遼東這個是非之地也算是幸事一件!
其他諸將也沒想到巡撫大人被當場罷免了,一時間紛紛收起輕視之心,跪等后文。
讓追隨自己過來的通州士兵,收了巡撫的大印,官服、令牌,然后繼續宣道“寧遠總兵、平西伯吳三桂,行軍遲緩,日行軍不到十里,有怠君之罪,免去總兵一職,貶為副將,總兵一職由副將楊坤接任!”
此話一出,所有人再次震驚,紛紛抬頭望向寧遠總兵吳三桂。
吳三桂跪在地上,臉色一沉,明顯不悅,思索著如何辯之。短暫數息過后,吳三桂一臉不服地起身,拱了拱手回道:“國師,末將不服,末將是奉來總督大人、巡撫大人之令,這才緩慢行軍!還請國師詳加細查!”
遼東自帝師孫承宗提出“以遼人守遼”的策略后,軍中將領便多為遼東將門世家,其中以祖吳兩家為首,親戚遍布軍中各職。
祖大壽乃遼東本地人,早年在袁崇煥手下參與了建造寧遠城,參加了寧遠大捷、京師保衛戰。立了不少汗功勞,后來松錦大戰失敗后,被困錦州,二度降清。
而吳三桂又是祖大壽的親外甥,祖大壽降清后,崇禎皇帝以為其戰死了,并未責備吳三桂,反而升其為寧遠總兵。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曾是祖大壽的舊屬,出任過遼東總兵,娶了祖大壽的親妹妹。自此,吳家在遼東立足,經兩代人發展,勢力盤根錯節,控制著大半個遼東勢力。更何況吳三桂又拜了監軍高起潛為義父,幫忙在朝中掩飾過錯,糊弄崇禎皇帝。
諸將見遼東實力人物吳三桂如此膽大妄為,竟然敢頂撞國師、不將太子殿下放在眼里。生怕其暴走,于是都替國師捏了一把汗。
劉無時第一次領教遼東軍風,不溫不怒,繼而宣道:“貧道早有耳聞,你舅父祖大壽并未戰死,而是降了黃臺吉。這些年來,與你書信交往甚密,可否要貧道將書信內容念書來?”
吳三桂聽后,明顯一慌,
暗暗自忖,老道士是如何得知的,莫非真的會算?忙叫囂著否認道:“國師休要侮辱吾舅父的名節,這些年吳某雖收到幾封清賊書信,然都是黃臺吉一家之言,意圖挑撥離間,國師休要上了賊人之當!”
“一派胡言,來人吶,將吳三桂暫且禁在其府上,待本軍將那叛將祖大壽擒來,再與他當堂對簿!”劉無時臉色一厲,威嚴地宣布道。
很快通州的士兵們將吳三桂強行押住,解了總兵大印,脫了官服,繳了令牌。
大廳外面,吳三桂的親兵們聽到總兵大人在呼救,二百來人第一時間,一股腦地涌向大廳,準備救下總兵大人!
“大膽!太子殿下在此,爾等持刀闖入,是要謀反不成!”劉無時大喝一聲,掌心的土龍穿掌而出,直接將沖在最前面的三名士兵擊飛。
沒有內力護體的士兵,受到如此大的沖擊力,真氣進入體內,四處亂竄,很快便撞破筋脈,溢血而亡!
“這——!”吳三桂的親兵明顯一怕,但隨后又想到自己的榮華富貴全賴總兵大人賜予,于是心一橫,眼紅著沖向幾名通州士兵,并抽出了刀。
“大膽!”劉無時這次是真的怒了,也不再保留壓箱底。心中默念一聲,從系統倉庫取出了一顆紫色的雷丹來。然后利用彈指神通,直接彈出大廳外面,落在了這兩百名親兵的中間。
這顆雷丹乃是自己在第二次蒙宋大戰獲勝利之時,系統獎勵自己的。里面承載著一道雷劫之力,威力無窮。
眾人十分疑惑,都要死到臨頭了,國師怎么還扔這么一個不起眼的藥丸?
就在一干將領都驚怕之時,大廳外面忽然一聲驚天巨響!整個大廳隨之劇烈晃動,大門瞬間碎裂成渣,房子被毀了一半!所有人的耳膜都開始嗡嗡發響,一時間聽不到半點聲音。
總督王永吉傻了,被革去官職的巡撫黎玉田也不可置信地望著外面。寧遠總兵吳三桂更是被士兵按在地上,共同望著外面,努力觀察著剛才究竟發聲了什么?
太子朱慈烺則在老師扔出丹丸的第一時間,被老師護在前面,擋住了沖擊波。
片刻之后,大廳中諸將檢查了一下身體,見并無大礙。于是紛紛來到外面,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只見廳外石板鋪的地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足有數丈之深,里面盡是焦黑的軀體,不下百俱。而大坑旁邊,吳三桂的親兵們都弓著身體,像蝦米一樣一動不動。
“國師,剛才是何物?”遼東督師王永吉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淹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地問道。
“此乃道家滅世神雷!專門懲治世間罪大惡極者,亡于此雷者,魂魄瞬間灰飛煙滅!”劉無時領著太子朱慈烺,走到門口,指著大坑告訴道。
此刻,吳三桂已經三觀崩塌了,剛才游擊將軍郭云龍說國師會仙術的時候,自己還以為國師只是會變戲法,糊弄眾人而已。沒想到這么快就親身領教到了其中的威力!于是,立刻叩首請罪,乞求國師恕罪!
“哼!大逆不道之人,安敢再次饒舌!拖出去,就地正法!”劉無時冷哼一聲,甩了一下袖子,厲聲下令道。
“還愣著干什么!速來救吾!”臨死之前,吳三桂對著剩下的親兵高聲求救道。
只可惜剛才被國師炸死了一大半,剩下的不到二十人,全都嚇傻了。因為這些人都是正面遭受沖擊波的,雷劫爆炸所產生的巨響,已經將這些人耳膜炸穿,這些親兵雖然看見總兵跪在地上大聲說些什么,但卻一句也聽不清。
隨著士兵手起刀落,寧遠總兵吳三桂的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