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做 孩子不感冒 不發燒
- 李愛科
- 1028字
- 2020-07-31 16:40:43
帶孩子就醫也需要技巧
當孩子發燒、感冒了,有些媽媽總是不放心,沒啥問題就愛往醫院跑,而有些媽媽是孩子病得都非常嚴重了,就是不愿意帶孩子去醫院,生怕被傳染上什么其他的疾病。其實,這兩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源于媽媽們對孩子就醫過程的不了解。醫院并非洪水猛獸,為了讓孩子能正確就醫,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帶孩子就醫的一些技巧。

技巧一:掛對就診科室

以上的標準適用于綜合性的醫院,對于兒童專科醫院,分科會更詳細,應另論。
溫馨提醒:如今是互聯網時代,掛號的途徑也是多種多種,媽媽們可以嘗試電話掛號、微信掛號、APP掛號、網上預約等,這樣可以盡快就醫。
14~18歲孩子也要掛兒科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孩子都營養過剩,十三四歲就長得人高馬大的,但也要掛兒科。因為從醫學角度來講,14~18歲的孩子雖然生理上接近成年人,但身體發育尚未達到成年人的標準,且心理也未成熟,仍屬于兒童,所以要掛兒科。
技巧二:既往病史資料帶全
如果家長攜帶資料齊全、表述清晰,既有利于節省醫生的時間,又有利于醫生綜合分析病情,避免遺漏重要信息。
病例和化驗單
1.之前做過的檢查化驗報告單必須攜帶,如肺炎等疾病反復發生,要攜帶既往檢查報告和診斷結果;
2.所有的單子,最好按照時間或者疾病類別進行整理,方便醫生查看。
孩子的疫苗接種本
可以為醫生提高診斷依據,特別是近期接種疫苗的孩子,建議攜帶。
出生記錄
對于新生兒、早產兒及某些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之前的治療診斷資料最好帶上。
既往病歷
尤其是有慢性病的孩子。
技巧三:將發病過程記錄下來
當媽媽們在去醫院的路上或者等待就診時,可以花幾分鐘靜下心來仔細回憶一下孩子發病的經過,用紙或者手機簡單地記下要點,這樣,和醫生溝通時,能減少因為緊張而遺漏一些重要信息。

技巧四:其他的細節
1.尿不濕、奶瓶、水瓶、紙巾等孩子必需品攜帶齊全;
2.孩子盡量穿分體衣服,方便醫生檢查;
3.醫院人比較多,最好給孩子佩戴口罩;
4.以防等候時間過長,可以給孩子帶上安撫奶嘴和幾樣喜歡的玩具;
5.發燒藥一定要帶,一旦溫度過高,可及時服用。
絕不能做任性的家長
當醫生給孩子問診時,家長不停地說,我在哪里哪里看到是這么說的……然后也不按醫囑去拿藥,殊不知,這些都可能會耽誤孩子的治療。
再比如,醫生給孩子開了抗生素,但家長認為是藥三分毒,孩子癥狀稍微好點就給孩子停藥,結果使孩子病情反反復復。
就醫回家后注意四要四不要
孩子就醫時間很短,大多數時間都是回家調理,下面總結了四要四不要來輔助孩子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