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貿易單證實務(第2版)
- 張芝萍
- 1137字
- 2020-07-31 17:10:53
第2版前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服裝出口占世界服裝出口額的20%以上,占全國商品出口總值的10%以上,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達3萬多家,因此,需要大批懂服裝貿易單證實際操作的人才。服裝貿易因服裝產品的特性決定,在單證操作過程中,與其他產品的貿易有許多不同之處,為了讓讀者正確掌握服裝貿易單證的操作技能和方法,達到安全收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有必要編寫一本專門針對服裝貿易的單證操作教材,以滿足讀者的需要,本教材正是根據這一現實需要而編寫的。
《服裝貿易單證實務》作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自從2008年1月出版以來,承蒙廣大讀者的厚愛,得到了讀者、企業從業人員和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反響良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是企業的操作方法在不斷變化、更新;二是有關國際貿易方面的國際慣例、法律法規在不斷地做出調整;三是作為高職教材,要充分體現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色。基于上述理由,編者認為有必要進行重新修訂。
本教材的修訂,打破了以知識體系為線索的傳統編寫模式,以一票服裝貿易單證操作的工作流程為主線,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以工作任務為引領進行內容的設計和編排,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導向的編寫模式,注重對服裝貿易單證操作能力的訓練,緊緊圍繞工作任務的需要來選取知識,并通過綜合訓練和課外拓展等形式,體現對讀者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與職業遷移能力的培養,具有鮮明的高職特色。
本教材的修訂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前瞻性,本教材修訂是在對服裝外貿企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服裝外貿企業在單證操作過程中的最新做法和最新案例吸收進來;二是實用性,本教材的修訂做到了教材內容與企業操作內容相銜接,訓練題均來自服裝外貿企業的操作實例;三是可操作性,本教材的修訂,打破了以知識體系為線索的傳統編寫模式,以一票服裝貿易單證操作的工作過程為主線進行編寫,先提出任務,讓讀者帶著任務去學習,學完后再做,所有內容學完了,一票單證業務也就掌握了,學習的過程就如在做服裝單證,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本書由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雅戈爾商學院的張芝萍教授任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并負責學習情境一和綜合制單訓練部分的編寫;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雅戈爾商學院的紀淑軍老師負責編寫學習情境六、學習情境七和學習情境八;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雅戈爾商學院的盧素梅老師負責編寫學習情境三、學習情境四和學習情境九;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雅戈爾商學院的樊斐婕老師負責編寫學習情境二和學習情境五。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同類教材,并得到了服裝外貿企業專家和銀行國際結算專家的精心指導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誠的感謝。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