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服裝面輔材料與服裝的關系

一、服裝面輔材料的概念

(一)服裝面輔材料

服裝面輔材料是指構成服裝所有的面料和輔助材料的總稱。

(二)服裝面料

1.定義

服裝面料是指構成服裝的主要材料。面料直接影響著服裝的外觀、風格、功能、性能等,也是服裝面輔材料中設計師最為關注和內容最為豐富的材料種類。

2.來源

服裝面料絕大多數選自紡織品,如棉織物、麻織物、絲織物、毛織物、再生纖維織物、合成纖維織物等。其次還有天然的裘皮、皮革、人造革、塑料薄膜、橡膠布等。

3.特點

時代化、個性化、舒適化、多樣化是服裝面料設計和生產的主要特點。

(三)服裝輔料

1.定義

服裝輔料是指除了服裝面料之外的所有服裝材料的總稱,包括基本輔料、標簽和包裝材料等。

2.來源

服裝輔料中占據較大比例的還是紡織品,如里料、膽料、填充料、襯墊材料、繩線、花邊等。其次還有金屬、木質、羽毛、貝殼、石材、骨質、橡膠、塑料、泡沫制品等。

3.特點

輔料注重的是“功能和作用”,注重的是與面料和服裝匹配的同步化。

(四)服裝

1.定義

服裝是遮蔽人體,調節人體與環境關系的中介。

2.來源

迄今為止,用于制作服裝的面輔材料絕大多數是紡織品,因為紡織品最符合人體的要求,是人類探索尋找的最合適的服裝材料,包括外觀和內在性能。其他用于制作服裝的面輔材料還有動物毛皮和一些邊緣材料。

3.特點

服裝是視覺形象,美觀、得體的外觀一直是人們對服裝的要求。此外,服裝的實用功能:御寒、保暖、舒適、安全、衛生、保健等是服裝不能忽視的。

二、服裝性能與面輔材料

(一)服裝外觀性能與面輔材料

服裝的外觀主要包括色彩、款式和面料。

1.服裝的色彩

“遠看色彩近看花”,服裝色彩對于服裝來說是最敏感的因素。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感覺,不同的具象和抽象的聯想。比如紅色,會給人暖和、濃郁的感覺,使人聯想到太陽、鮮血、熱情、革命、喜慶等。服裝的色彩,除了傳遞不同的情感之外,在與不同的面料結合時,給人的視覺感又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大紅色的皮革,給人的感覺是硬朗的、帥氣的、酷的;大紅色的薄紗,給人的感覺是柔美、神秘、性感;大紅色的緞子,給人的感覺是華麗、富貴、優美;大紅色的羽毛給人的感覺是動感、熱烈、豐富;大紅色的裘皮給人的感覺是雍容、華貴、甚至是野性;還有大紅色的蕾絲、大紅色的毛呢、大紅色的麻布等都會給人不同的感覺。用同種色彩、不同材質的面料設計服裝,不會感覺單調,反而有統一(色彩統一)和豐富變化(面料質感變化)的良好效果。面料對于服裝色彩的影響是明顯的,是不容忽視的,在選擇服裝色彩時必須考慮和利用面料的效果。

2.服裝的款式

服裝款式造型與服裝的面輔材料的選擇更是不容忽視。比如合體的服裝造型,應該選擇拉伸性較大的面輔材料,如針織面輔料,帶氨綸的彈力織物或者斜向裁剪的機織面料等,才能使服裝穿著舒服,伸縮自如,防止緊繃破損。又比如寬松的服裝造型,應該選擇柔軟的、懸垂性好的面輔材料,夏天可選擇柔軟的真絲織物、黏膠織物等,冬季可選擇柔軟的松散結構織物、針織毛呢等,才能使寬松服裝舒適有型,動感輕盈。造型性強的禮儀服裝,一般可選用機織的、具有較好身骨的織錦緞、手感飽滿的精紡毛織物;H型服裝造型,一般可選用緊密平整的機織面料,如麥爾登、緞背華達呢、牛仔布、涂層卡其等;O型服裝造型,應選擇有身骨和支撐性較好的面料,如硬紗、緊密的府綢和涂層面料等。

所以不同的服裝款式要選擇合適的面輔材料與之相適應,否則達不到設計的效果。

3.服裝的面料

作為視覺形象的服裝,面料帶給人們的信息、感受、沖擊力和影響力是廣泛的、深刻的;華麗的、樸素的;陽剛的、陰柔的;光滑的、粗糙的;厚實的、單薄的;暖和的、涼爽的;繁復的、簡約的;細膩的、粗獷的;挺括的、柔軟的;前衛的、傳統的;高檔的、普通的;休閑的、莊重的;個性的、大眾的;時尚的、過時的;野性的、溫柔的;怪誕的、新奇的、精致的、頂級的、奢華的、田園的、民族的、紳士的、經典的、性感的、懷舊的、復古的、環保的等,這些感受是通過面料的色彩圖案、織物結構、紡織原料、紗線形態、織造方式、加工工藝、印染工藝、整理工藝等賦予的,了解這些知識對我們讀懂面料是很有幫助的。

從加工環節中了解面料,可以更加具體直觀。比如不同原料的織物給人不同的感覺,棉自然、休閑、樸素、隨意;麻粗獷、安全、衛生、時尚;毛端莊、穩重、溫暖、高檔;絲華麗、明亮、柔滑、精致等。不同紗線、織物也給人不同的感覺,細特紗織物細膩、光潔、高檔,粗特紗織物厚實、溫暖、粗獷,強捻紗織物透爽、涼快、離體,花式紗線織物裝飾感強,機織物平整、堅牢、有型,針織物蓬松、親和、合體,提花織物花型立體感強,印花織物色彩豐富花型隨意,軋皺織物表面肌理感強,整舊面料給人滄桑、經歷歲月感等。面料不同的外觀感覺是可以通過不同的加工原料、加工工藝和技術等獲得的,認真學習,細細體會才能在學習面輔材料知識的過程中,激發靈感,構思創造,設計出嶄新的服裝及與之相適應的面輔材料。

4.服裝外觀性能與面輔材料的關系

服裝的色彩、款式、面料都離不開服裝面輔材料,而服裝才是服裝面輔材料的最終產品。因此,根據服裝的要求,開發更多面輔材料新產品,是服裝設計人員和面料設計人員共同的責任。

(二)服裝內在性能與面輔材料

服裝的內在性能直接受服裝面輔材料性能的影響。服裝作為調節人體與環境關系的中介,對服裝材料內在性能的要求是設計服裝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1.服裝的內在性能

服裝的內在性能包括保暖性能、隔熱性能、吸汗透氣性能、吸濕性能、柔軟舒適性能、彈性和可塑性能、密度、耐霉蛀性能、化學穩定性能、抗靜電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阻燃性能、抑菌性能、洗滌性能、防水防污性能、耐熱耐光性能、安全衛生性能、防彈防輻射性能、縮水性能、保健性能、造型性能、熱塑性能等。不同季節、不同服裝對面輔材料有不同的性能要求。

2.對面輔材料的要求

如冬季服裝的面輔材料需要有御寒保暖的性能,怎樣的材料保暖性能好呢?首先要滿足導熱系數小的要求,其次要能夠滯留更多的靜止空氣。于是蓬松的面料、表面毛絨的面料就成為了冬季服裝首選的保暖面料。中空纖維、多孔纖維、超細的卷曲纖維,為提高服裝的保暖性做出了貢獻;夏季服裝的面輔材料需要有涼爽、透氣、吸汗、耐洗的功能,于是細特的強捻紗織物,吸汗透氣性能好的天然纖維織物、再生纖維織物、耐洗性能好的棉織物就成為了夏季服裝常用的面料;內衣需要有舒適、衛生、健康和耐洗的性能,于是細柔、健康的針織真絲織物,環保、柔軟的針織天絲織物、細菌不易滋生的細特針織麻織物,耐洗的針織棉織物(可進行抑菌整理)等,就成為了內衣經常選擇的面料;不同工種的工作服有其不同的性能要求,比如電工工作服、電焊工工作服、消防隊員工作服、傳染病醫護人員工作服等,都可以對服裝的面輔材料進行一定的后加工處理,使其具有滿足工種要求的特殊性能,如等電位性能、阻燃性能、隔離性能等。

3.服裝內在性能與面輔材料關系

服裝的面輔材料對服裝的內在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服裝的內在性能是依據面輔材料的性能存在的,織物的纖維原料、紗線結構、織物構成、組織規格、整理工藝等不同,形成了織物不同的內在性能。只有學習面輔材料的知識,了解不同織物的性能,才能在服裝設計時根據服裝的要求,正確地選擇性能相適應的面輔材料,才能使設計的服裝更加科學和完美。

(三)服裝加工性能與面輔材料

合適的面輔材料要成為穿戴在人們身上的服裝,還要經過加工制作的環節,加工制作工藝的制定也是和面輔材料性能密切相關的。

1.服裝制板

服裝打板時,放松量的多少,除了與款式造型有關之外,還和織物的厚薄,織物的柔軟性、懸垂性,織物結構的松緊,織物的拉伸性能,織物的滑移等性能有關。縫份大小的預留也和面料的厚薄、面料結構的松緊等因素有關。

2.服裝裁剪

服裝裁剪時要考慮到面輔材料的縮水率。哪些面輔材料會縮水,哪些面輔材料不縮水,縮水率的大小又和什么因素有關呢?一般說來,吸濕性好、穿著舒適透氣的面料會縮水,如棉、麻、絲、毛、再生纖維織物會縮水;縮水率的大小還和織物的結構有關,結構松的織物縮水率大,結構緊密的織物縮水率相對較小。

服裝裁剪時還要考慮衣片在面料上擺放的方向(絲綹),是直絲綹?橫絲綹?還是斜絲綹?這是因為面輔材料的經向、緯向有不同的拉伸性、牢度、懸垂性和其他一些特殊的性能,在服裝裁剪時,要使面輔材料的性能和服裝的性能、設計要求、舒適性相一致,否則制作的服裝會達不到要求。

3.服裝縫紉

服裝縫紉時,縫紉線的選擇,針腳大小的確定,壓腳的輕重調節等,都和服裝的面輔材料有關。織物的厚薄,表面的光滑、毛糙,面料的松緊,面料的拉伸性能等都是影響縫紉工藝的因素。縫紉線的選擇除了顏色、粗細要與面輔材料相搭配之外,縫紉線的縮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服裝縫紉時,常運用吃勢多少來調整局部的造型。吃勢的多少也和織物的材質、結構有關。比如,短纖織物比長絲織物吃勢多一些,結構疏松的織物比結構緊密的織物吃勢多一些,質地厚實的織物比質地輕薄的織物吃勢多一些等。

4.服裝熨燙

不同的服裝面輔材料有不同的熨燙溫度、熨燙時間和熨燙方式。比如丙綸織物的熨燙溫度就很低,超過100℃時就會收縮、軟化、熔融;柞蠶絲織物不能噴水熨燙,而要采用干燙的方式,否則就會在服裝上留下水漬印;結構緊密、顏色深暗的織物不能壓燙時間過長,易產生極光;表面有絨毛的織物不宜用力壓燙,否則絨毛被壓倒伏,影響服裝美觀;薄型織物宜溫度稍低而熨燙時間稍長;而厚型織物則要溫度稍高,熨燙效果才更好。合成纖維織物熨燙后燙縫能保持較長時間,水洗不掉;天然纖維織物水洗后燙縫就會消失,需要重新熨燙,如表1-1所示。

表1-1 常見面料耐熱度表

續表

5.服裝制作與面輔材料關系

服裝的生產制作必須根據服裝面輔材料的性能和特點進行。只有了解不同面輔材料的性能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制作工藝,才能使制作的服裝符合設計的要求。

三、服裝功能與材料性能

(一)服裝功能

服裝是人們用來遮蓋和美化人體的物品,因此服裝必須具備以下功能。

(1)覆蓋人體,遮羞護體的功能。

(2)御寒隔熱,適應氣候的功能。

(3)不受牽制,便于活動的功能。

(4)保護皮膚,不受傷害的功能。

(5)修飾體型,彌補不足的功能。

(6)易于清洗,干凈衛生的功能。

(7)美化裝飾,滿足心理的功能。

(8)群體標志,易于識別的功能。

(9)阻隔侵害,保護生命的功能。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涉足領域不斷擴大、服裝的用途,功能也發生著變化,對面輔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斷進步、變化著。如防輻射功能服裝、發熱功能服裝、涼爽功能服裝、阻燃功能服裝、防彈功能服裝和智能服裝等新功能服裝,對面輔材料都提出了相應的性能要求。

(二)材料性能

為了發揮服裝的功能,對服裝面輔材料就有相應的性能要求。不同面輔材料的性能是不同的,涉及各方面的因素,有原料的,有加工的,合理設計組合才能獲得需要的、滿意的材料性能。

1.織物的機械耐久性能

機械耐久性是指織物抵抗各種外力作用的能力,主要包括面料的拉伸斷裂強度、撕裂強度、頂裂強度、耐磨性能和耐疲勞性能等。

2.織物的舒適性能

舒適性能主要包括織物的熱傳遞和熱絕緣性能,織物的透水汽性能和透氣性能,以及織物的伸縮性能等。

3.織物的外觀性能

織物的外觀性能主要包括顏色、光澤、布面狀況、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抗鉤絲性能、抗皺性能、褶裥保持性能、免燙性能和尺寸穩定性能等。

4.織物的手感風格

織物的手感風格是服裝舒適功能和美化功能的共同要求,也是服裝造型和服裝風格形成的基礎。織物的手感風格主要包括織物的觸覺、手感、剛柔性和懸垂性等。

5.織物的防污性能

服裝在穿著過程中會受到各種臟物的污染,影響服裝的清潔和美觀;在保存的過程中又會受到各種蛀蟲和霉菌的污染,影響服裝的外觀和使用壽命。因此,人們要求服裝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

6.織物的其他性能

除了以上的各種性能要求之外,織物的服用性能還包括各種耐理化性能,耐化學試劑性能、耐光性能、耐熱性能、耐汗性能,等。特殊的服用性能有防輻射、防彈、阻燃、耐高溫等。

織物的加工性能包括裁剪,如手裁、機裁的難易,尺寸的保持等、縫紉,如阻力、縫痕、滑動、傷痕等、熨燙,如溫度、平服度、褶裥保持等、保形,如飽滿挺括、曲線、立體感、彈性等。

織物的洗滌性能包括耐手洗、耐機洗、耐洗滌溫度、耐化學品,不易變形、變色、發毛、起皺、收縮,快速干燥、容易熨燙等。

織物的保管性能包括不易發霉、蟲蛀、走樣、耐濕、耐溫等。

(三)服裝功能與面輔材料的關系

服裝絕大多數功能是依靠服裝面輔材料實現的,尋找合適的材料,賦予其不同的性能特點,是滿足服裝功能的保證。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涉足領域的擴展,要求服裝具有滿足新環境的功能。因此,對服裝面輔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如能適應太空航天要求的面輔材料,適應深海潛水要求的面輔材料,適應細菌侵入環境的面輔材料等。

由于服裝功能的需要,對面輔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為了滿足服裝功能的要求,人類不斷探索開發、運用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創造各種新穎的面輔材料。服裝功能與服裝面輔材料的關系如圖1-1所示。

圖1-1 服裝功能與服裝面輔材料的關系

如今設計生產符合不同服裝要求的面輔材料,不僅是面料設計師的工作,更成為了服裝設計的一部分。

四、服裝面輔材料是服裝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管是從服裝的外觀、內在性能看,還是從服裝的功能和對面輔材料的性能要求看,服裝面輔材料都是服裝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服裝構成的三要素(色彩圖案、款式造型、面料質地)離不開服裝面輔材料。服裝色彩是落在面輔材料上的,面輔材料的質感直接影響著服裝的色彩感覺,并變化和豐富著服裝的色彩;服裝的款式是靠面輔材料支撐和塑造的,現代服裝多變的款式造型,需要面輔材料的種類和性能不斷多樣化,不斷進步和變化著的服裝面輔材料才是現代服裝款式變化的堅實基礎;面料本身的質感變化,更給服裝帶來了無與倫比視覺享受,華麗的、神秘的、前衛的、太空的、宏觀的,各種對服裝的遐想、感覺,都需要變化面輔材料來實現,離開服裝面輔材料,服裝就不能稱為服裝,服裝設計師就變成了“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

(二)材料進步服裝才能進步

綜觀歷史,無論是服裝面輔料還是服裝的發展,都和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

出于人類原始的需求——御寒蔽體,出現了人類最早的“服裝”。那時人類只能尋找身邊能夠包裹身體的材料,披掛于身,作為保暖護身之用;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逐步學會了簡單的紡織生產,采集野生的纖維材料,搓績編織,以供服用;隨著農牧業的發展,人工培育的紡織原料漸漸增多,加工服裝材料的工具和方法也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服裝材料開始豐富,材料的性能也開始完備起來。

服裝材料的原料、加工方式、材料性能決定著服裝的形式。用粗陋硬糙的服裝材料,只能制作結構簡單、形式原始的服裝。比如,人類最古老的服裝是腰帶,是用麻纖維和草編織而成的,可以懸掛武器等必需物品,裝在腰帶上的獸皮、樹葉以及粗糙的編織物,就是早期的裙子,談不上式樣,談不上柔軟,談不上懸垂性。隨著服裝材料的發展,服裝的形式才開始多樣,開始復雜起來。直到有了柔軟、細薄的織物,才制作出了各種輪廓、各種造型式樣的服裝,服裝的變化和發展才成為可能。可以說,服裝材料制約和推動著服裝的變化與發展。

(三)服裝需求推動材料進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類自身對服裝的要求,也推動著服裝材料的快速發展。比如,由于人類對服裝材料的大量需求,出現了化學纖維材料;現代人出于健康和保健的需要,對織物提出抗菌、防臭、增強人體微循環等要求;鑒于安全的需要,人們對服裝材料提出了阻燃、抗靜電等要求;為了收藏和保存的需要,對服裝材料又提出了防蛀、防霉、防腐的要求。也正是由于現代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使得這些要求能夠成為現實,推動了服裝材料的發展。特別是化學纖維的問世,使人類的服裝材料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今天的服裝材料已大大超越傳統的棉、毛、絲、麻的范疇,以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豐富著人們的著裝,以其卓越的性能、多姿多彩的面貌,滿足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

當代人的生活方式與前大不相同,著裝觀念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穿暖、穿好、穿舒服之外,服裝有了更細的“分工”,在家有“居家服”,外出有“逛街服”,上班有“職業服”,洗澡有“浴衣”,打拳做操有“運動服”,跳舞唱歌有“娛樂服”,參加宴會有“禮服”,爬山郊游有“旅游服”等。不同的服裝對材料的要求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有不同原料、不同色彩、不同質感、不同風格、不同性能、不同特點的服裝材料與之相適應,促進了服裝材料的繁榮和發展。而每當一種嶄新的服裝材料問世,同樣推動著服裝的更新和發展。

(四)科學技術保證材料進步

近年來,服裝材料的發展有目共睹,每年都有新面料出現,有的是天然纖維材料改進了性能,全棉能抗皺,羊毛能機洗,真絲不褪色,亞麻手感軟;有的是化學纖維又出新品種,新合成纖維的開發,彈力纖維的運用,纖維素纖維的升級,微纖維進入市場,遠紅外滌綸纖維的開發;有的是新工藝出新產品,阻燃技術的產品,高技術防水透濕織物,各種新型復合紡織材料,防靜電除塵織物,各種涂層工藝面料。層出不窮的現代科技帶來的新材料、新產品,使現代服裝的功能大大增強,面貌煥然一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富锦市| 奇台县| 原阳县| 紫阳县| 紫云| 黑龙江省| 和平区| 绍兴市| 德清县| 余江县| 昌都县| 托克逊县| 陇西县| 博白县| 新泰市| 上犹县| 屏东市| 马公市| 定远县| 张家港市| 庄河市| 精河县| 柳州市| 伊金霍洛旗| 额济纳旗| 德化县| 北辰区| 新余市| 若羌县| 泸州市| 泰顺县| 大足县| 阿克| 濮阳县| 垫江县| 和政县| 南京市| 黔西县| 河曲县|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