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織服裝結構設計(第2版)
- 謝梅娣
- 1005字
- 2020-07-31 15:00:29
第一節 邊口縫制
針織面料因其具有上述特性,在領口、底邊、袖口往往會采用羅紋邊、折邊、滾邊等縫制方法。
一、羅紋邊
(1)按圖2-1-1所示,將羅紋邊正面朝外對折。由于羅紋具有很好的彈性,羅紋對折后一般不進行高溫熨燙,否則羅紋一旦拉伸變形且在高溫熨燙后被定型,就會喪失其彈性。

圖2-1-1
(2)按圖2-1-2所示,將對折羅紋與衣片正面進行縫合。羅紋與衣片縫合時必須要用具有包覆邊緣、能防脫散且具有拉伸性和彈性的三線或四線包縫線跡縫合。此外,還應注意的是:羅紋組織彈性好,其長度應比對應的衣片底邊長度要短,因此在縫制時,羅紋要在一定的拉伸狀態下與衣片縫合,且拉伸力度要均勻,否則會造成羅紋與衣片縫合后收縮不勻的現象,從而嚴重影響美觀。
(3)按圖2-1-3所示,在羅紋與衣片正面接縫處,用具有良好彈性和拉伸性的二針三線繃縫線跡壓一道,使得接縫處平整美觀。

圖2-1-2

圖2-1-3
二、滾邊
滾邊在針織服裝特別是針織內衣中運用較廣,在針織服裝廠往往可借助滾邊輸送器(工廠俗稱為滾邊籠頭)來完成,也可以直接用悶縫法縫制。前者方便,但滾邊寬度不同,需配備多種規格的滾邊籠頭;后者對于具有嚴重卷邊性的針織面料,不宜縫制。此外,如若滾邊部位在穿著過程中易受力產生延伸的,則需要采用有彈性和拉伸性的鏈式線跡的縫紉機(工廠稱為滾領機)縫合;反之也可采用平縫機縫合。
(一)借助于滾邊籠頭法

圖2-1-4
將滾邊布條塞入滾邊籠頭內,將需滾邊的衣片邊緣夾在滾邊布條中間,沿滾邊布條邊緣緝0.1cm明止口線,如圖2-1-4所示。
(二)悶縫法
(1)將滾邊布條[圖2-1-5(a)]二邊向反面折燙[圖2-1-5(b)],然后再對折折燙[圖2-1-5(c)];
(2)將衣片夾入滾邊布條,沿邊口緝0.1cm止口,如圖2-1-6所示。

圖2-1-5

圖2-1-6
三、內滾邊
(1)將內滾邊條一側與衣片縫合,縫份寬比滾邊寬小0.1~0.15cm,如圖2-1-7所示。
(2)按圖2-1-8所示將內滾邊條包住縫份,并向衣片反面燙折,然后在衣片正面沿縫子緝0.1cm止口,如圖2-1-9所示。

圖2-1-7

圖2-1-8

圖2-1-9
(3)修剪內滾邊條縫份為0.1cm,如圖2-1-10所示。
(4)將內滾邊條向衣片反面燙倒,并沿邊緝止口(圖2-1-11),其正面效果如圖2-1-12所示。

圖2-1-10

圖2-1-11

圖2-1-12
四、折邊
(1)在縫制時先將袖片、衣片底邊或其他折邊部位按折邊寬度+0.5cm燙折(在針織成衣工廠中,熟練工人往往可省略這一步),如圖2-1-13所示。
(2)用二針三線繃縫機在袖片或衣片正面縫合(圖2-1-14),其反面效果如圖2-1-15所示。折邊也可以用三線包縫機縫合(工廠俗稱挽邊),但是近年來,隨著針織服裝時裝化,用三線包縫機挽邊越來越少。

圖2-1-13

圖2-1-14

圖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