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藝術審美心理
藝術審美心理指審美主體在實踐活動中產生審美需要,進而在審美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體心理規律和特征。藝術審美心理可以表現出美學的一面。
一、藝術審美心理中的審美經驗
藝術審美心理可以從藝術審美經驗的角度來分析。美國著名符號論美學家蘇珊·朗格在《情感與形式》一書中概括“審美經驗與任何其他經驗不同。對藝術品的態度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態度,這種特殊的反應是一種完全獨立的情感,一種超乎一般樂趣的東西。它與人們由于現實環境所引起的愉快或不愉快無關,從而不被周圍環境所左右,而與當代的狀況相結合”。藝術審美態度是可以加以培養的。模特在表演實踐中通過接觸服裝藝術設計作品,以及經過環境的藝術熏陶,有了藝術審美經驗的根基,再加上自身的藝術審美情感,會逐漸形成特有的藝術審美態度。
二、藝術審美心理活動的意義
藝術審美活動可以打造精神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通過藝術審美深入人的內心,可以完善人格塑造,提升精神境界;藝術審美活動可以形成一種特有的審美文化,是客觀現實帶給人類意識的一種主觀經驗,這種經驗是隨著不同的種族時代和文化而變化的機能。在這種審美過程中,由于審美心理的一致性和審美習慣的相似性,會形成特有的審美文化。藝術審美活動可以使人們擺脫心靈的種種束縛,叔本華講人生的解脫,其中一種方法就是通過藝術,在沉浸于藝術的瞬間,忘記自我,忘記自我和世界的區別,在忘懷得失中擺脫意愿的控制。藝術能夠使人得到精神升華和心靈凈化,在這種過程中,摒棄種種不良情緒,暫時拋開煩惱,進入一種靈動自由的內心境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