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腳部健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一、腳對人體的重要性

人體全身共有骨頭206塊,腳占了52塊,幾乎是全身骨骼的四分之一。它特有的足弓結構,形成三個負重點;由多個關節構成,連接緊密,可增加足弓彈性;眾多堅強、復雜的韌帶,縱橫交錯,分布于足部,加固諸關節;又有嚴密的足底組織結構和敏銳的感覺神經,這些特殊解剖學上的結構,是實現足的站立、行走和跳躍等功能的基礎,使雙腳既結實有力,又動作靈活,遠非身體其他部分可比。它的畸形和異常會對腳的支持性能、運動性能等造成影響。

傳統中醫理論的“經絡學說”認為,人體十二經脈中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均起止于腳部,分布于腳背和腳底,內有臟變,外必有相變,任何器官有病變,都會在腳的相應部位出現病態反映。

按照我國最早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針經》和中醫“十二經脈理論”中記載,從腳上通過的經脈有:太陰脾經、少陰腎經、闕陰肝經、少陽膽經、陽明胃經和太陽膀胱經。人之所以生病,大多因為經脈上遇上障礙,氣血不通所致。而上述的這些經脈,都與腳相通。

現代醫學中的循環、反射學說認為:人體像一個小小的宇宙,它是具備宇宙秩序與調和個性的個體。在體內各個生理組織系統,彼此保持著不斷的聯系、合作和協調。從心臟壓出的血液,流向身體每一部分毛細血管,靠復雜的血液、神經等能流系統來維持。我們生命所必需的能源以平衡的韻律感方式,循環在所有的器官之間,滲透到每個活動細胞組織里。

腳是人體距心臟最遠的部位,本身循環能力較弱,人身體中血液、淋巴循環中代謝產物又因重力沉積于腳部,沉淀物使循環受阻,而使身體某部位發生異常。所謂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就是通過鍛煉雙腳,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

二、人體部分器官在腳部的反映

1.反射及反射區的概念

反射,即刺激經由復雜的血液、神經等能流傳導所引起器官、腺體和肌肉等不自主的反應動作。也就是說對刺激的一種不自動生理反應。

反射區,即遍布全身的神經聚集點,這些聚集點都與身體各器官相對應。

腳部反射區,即腳部的神經聚集點,它的神經分布在全身各個器官和部位。

2.腳部主要反射區的位置

(1)腳趾部分:

雙腳腳趾為頭部器官的反射區:如大腦、小腦、腦垂體、三叉神經、眼、耳、牙齒反射區等,如圖2-13所示(見封二)。

(2)腳底部:

主要有斜方肌、甲狀腺、肺、支氣管、心臟、肝、膽、腎、腎上腺、胃、十二指腸、胰腺、脾臟、小腸、膀胱、輸尿管反射區等,如圖2-13所示(見封二)。

(3)腳跟部:

主要有生殖腺反射區。生殖腺反射區:位于跟骨正中央部位,另一位置在跟骨外側踝骨之后下方部位。

(4)腳背部:

腳背部主要有胸、橫膈膜反射區等,如圖2-14所示(見封三)。

(5)腳內側:

腳內側有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內尾骨反射區,如圖2-15所示(見封三)。

(6)腳外側:

腳外側主要有肩、膝、下腹部、外尾骨反射區等,如圖2-16所示(見封三)。

如果人體的某處有異常,按下相應的反射區,就會有疼痛的感覺。更確切地說,身體某一部位的疾病可引起腳的相應部位變形;腳的變形也可引起身體某一部位的疾病。最常見的是拇外翻。拇外翻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穿高跟尖頭鞋,不正確的鞋型產生許多擠腳的壓力點,腳的血液供應,特別是拇指的血液供應不暢,使沉淀物積存在反射區上,形成阻結。久而久之,隨著腳的畸形,會產生偏頭疼或甲狀腺、支氣管、耳、眼、鼻、肩、肺等部位的疾病。同樣,扁平足對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也會造成影響。

腳部的反射區之所以這樣靈敏,是由于腳屬神經末梢,又受地心引力的影響,使直接通到身體各個相應部位的能流循環很容易在此受到阻礙,成為反應靈敏的反射地帶。可見,“保護雙腳就是保護身體健康”之說是不無道理的。但是,據推算,世界上約有25%的人受著不同程度的腳疾的疼痛,而這些腳疾除先天畸形外,許多是后天獲得的,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為穿著不適腳的鞋子造成的。因此,讓我國人民盡量穿上符合腳型規律的舒適的鞋,以盡可能預防繁多的腳疾,是鞋業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阿合奇县| 汽车| 昌吉市| 施甸县| 喜德县| 于田县| 阳高县| 霞浦县| 阿瓦提县| 峨眉山市| 庆城县| 上虞市| 龙岩市| 仪陇县| 井冈山市| 石阡县| 应城市| 南阳市| 四平市| 抚宁县| 紫云| 漳平市| 南江县| 南宫市| 咸丰县| 丽江市| 内江市| 五台县| 合山市| 崇仁县| 广昌县| 龙州县| 富源县| 措美县| 丰原市| 绥芬河市| 永登县| 德清县| 浦东新区|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