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服飾圖案的起源

服飾圖案的取材廣泛,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人類早期原始時代。原始人為了御寒、護體、遮蓋,用樹葉、樹皮、獸皮圍身。同時,為了表現自己或美化身體,吸引異性或為了原始圖騰崇拜以及祭祀、巫術等需要,原始人用有色礦土和獸血文身,或采用劃破身體作為“刺青”裝飾(圖1-1),還用獸骨、牙齒、貝殼、石子等材料串成飾鏈佩戴在身體上作為裝飾或用于宗教形式的表現(圖1-2),這些都可以看成是服裝圖案的雛形。隨著對動植物纖維認識的加深,在掌握了一定的紡織技術后,原始先民開始在織物上染繪原來裝飾于身體上的紋飾。從此,圖案作為一種裝飾形式,被廣泛應用于服飾中。事實上,人類對圖案的創造始終伴隨著文明的進程。除了身體裝飾外,原始人還以繪制圖案紋樣作為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圖1-3)。

圖1-1 具有圖騰風格的現代刺青

圖1-2 佩戴牙齒、貝殼等飾鏈的原始部族

圖1-3 法國南部的拉斯科洞穴壁畫

圖1-4 新石器時代陶器圖案

原始服飾圖案在現代社會中很難找到具體實物,但在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代表——陶器的裝飾圖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原始服飾圖案對后世服飾圖案造型、構成形式的影響(圖1-4)。

在新石器時期,人類最著名的圖案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陶器的裝飾圖案上,其造型和裝飾的大膽夸張,中外并無區別。這是人類圖案藝術的起點,同樣也是服飾圖案的源頭。

從出土的陶器紋飾上我們可以看出,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已經掌握了一定形式美的規律和藝術技巧,彩陶中的幾何圖案以二方連續應用得最為頻繁和靈活,創造出了“S”形(太極圖形),正反相繞格外美觀。對比與統一、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形式美法則,點、線、面等造型元素以及夸張、強調、象征等表現手法在彩陶圖案中充分顯現。這些圖案以藝術的手法表現了大自然、形體、運動產生的節奏感、韻律感和規律性,靈活而又美觀。圖案的構成或自由或格律,都與彩陶造型融為一體。

歷史上的服飾圖案極其豐富多樣,但是,無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無論是寫實的還是夸張的,都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都可以看到對稱、均衡、勻稱等圖案構成的基本原理;

(2)都反映著當時歷史條件下人們的生活與生產;

(3)都表現了人民特定的情感和時尚觀念。

如圖1-5、圖1-6展示了我國不同時期的服裝圖案,充分體現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不同歷史時期審美情緒的變化與視覺感受方式的變化。

圖1-5 戰國、唐代時期的服飾圖案

圖1-6 漢代、清代時期的服飾圖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台东县| 南江县| 盘锦市| 诸城市| 南岸区| 柯坪县| 西安市| 共和县| 桃园县| 延长县| 探索| 六盘水市| 庆安县| 林西县| 永平县| 罗定市| 天峨县| 张家界市| 保靖县| 陵川县| 资源县| 牙克石市| 合江县| 上高县| 清河县| 荣昌县| 嫩江县| 烟台市| 金门县| 渝中区| 康马县| 北海市| 巫溪县| 九龙城区| 友谊县| 太康县| 吴旗县| 麦盖提县| 浦城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