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染概論(第3版)
- 劉森 楊璧玲主編
- 947字
- 2020-07-17 13:09:03
第1版前言
本書的內容是根據紡織類專業教材和相關紡織類叢書、專著和科普讀物改編的,也有部分內容是編者們近年來在教學、科研活動中的經驗總結。
紡織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生產規模龐大,從業人員眾多,紡織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紡織行業的專業類別較多,而從業人員只能在其中一個專業中工作,不同專業相互之間往往了解不多,可是許多方面卻需要互相啟發或需要觸類旁通。本書就是幫助讀者較系統地了解紡織業的基本知識,對從事與紡織有關工作的人員有所幫助。
《紡織染概論》的編寫,是由于紡織院校目前使用的相關教材陳舊落后,急需補充具有新內容的新教材。同時,紡織科普讀物甚少,本書亦可作為科普讀物。
本書由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具有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的教師編寫。具體章節的編者:第一章為劉森,第二章為楊樂芳,第三章為沈細周,第四章為王建平,第五章為張衛紅,第六章為蔣艷鳳,第七章為劉宏喜(第一、二節)、袁近(第三、四節),第八章為張小帆,最后由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劉森統稿。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熱誠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3年12月
課程設置指導
課程名稱:紡織染概論
適用專業:非紡織類專業
總學時:54
理論教學時數:48
實驗(實踐)教學時數:6
課程性質:本課程是非紡織類專業學生學習紡織基本知識的專業選修課程。
課程目的:
1.了解紡織業的管理、發展歷史、現狀和前景。
2.了解紡紗、機織、針織、非織造、染整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生產工藝過程。
3.了解紡織材料及紡織產品的類型與特征。
4.了解紡織新產品與新技術。
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教學環節包括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實驗教學、作業和考試。通過各教學環節重點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運用能力。
1.課堂教學:理論講授,采用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了解紡織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紡織技術的基本原理等相關專業內容。
2.實踐教學:本課程中可安排2學時紡織面料認識實訓,4學時現場教學,安排學生到紡織企業生產一線,通過現場講解工藝流程,提高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課外作業:每章給出若干思考題,盡量系統反映該章的知識點,布置適量書面作業。
4.考試:采用筆試方式,題型一般包括名詞解釋、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
課程設置指導
教學學時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