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紡織纖維的種類及指標

一、纖維和紡織纖維

1.纖維 纖維是以細長為特征,直徑一般為幾微米到幾十微米,而長度比直徑大許多倍的細長物體。幾種常見的天然纖維細度和長度特征見表2-1。

表2-1 常見的天然纖維細度和長度特征

在自然界中這種細長物體有許多,但并不是所有纖維都可用于紡織工業。

2.紡織纖維 可用來制造紡織品的纖維,稱為紡織纖維,它除了具有纖維的特征以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可紡性、力學、化學、熱學等性能。

(1)可紡性。纖維的可紡性是指紡紗過程中纖維加工成紗的難易程度。纖維要形成紗線,一般需要有幾十毫米以上的長度、一定的細度、抱合性、柔軟度、撓曲性和包纏性等。

(2)力學性能。紡織纖維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力、變形能力、彈性、耐磨性、摩擦力。

(3)耐化學品性。紡織纖維能夠與染料和整理劑發生作用,并對各種化學試劑的破壞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4)熱學性能。紡織纖維及其制品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溫度作用,如漿紗、煮練、染色、熨燙等工藝過程中會遇到一百多度的高溫,因此,必須要能承受一定的溫度。

二、紡織纖維的分類

1.按纖維的來源分類 通常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凡是自然界原有的,或從人工培植的植物中、人工飼養的動物中獲得的紡織纖維稱為天然纖維。根據它的生物屬性又可分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凡是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為原料,主要經過化學方法加工制造出來的紡織纖維稱為化學纖維,簡稱化纖。按原料、加工方法和組成成分的不同,化學纖維又可分為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見表2-2。

表2-2 紡織纖維分類表

2.按纖維的長短分類 可分為短纖維和長絲纖維兩大類。若纖維長度達幾十米或上百米,不用紡紗直接可作紗線使用的,稱為長絲。如天然纖維中的蠶絲,一個繭子上的絲的長度可達800~1200m。長度較短的纖維稱為短纖維,如天然纖維中的棉、麻、毛,一般長度為幾十到幾百毫米,必須要經過紡紗才能形成連續的長條,作紗線使用。化學纖維根據需要可制成長絲和短纖維,長絲主要有滌綸(長)絲、錦綸(長)絲、丙綸(長)絲、黏膠(長)絲、氨綸(長)絲、天絲(Tencel長絲)、牛奶絲。

三、紡織纖維的基本性能指標

1.紡織纖維的長度 纖維的長度是指纖維伸直但未伸長時兩端之間的距離。天然纖維的長度是不均一的,即使是同一粒棉籽或同一只綿羊上的纖維長度差異也很大。天然纖維的長度隨動、植物的種類、品系及生長條件等而不同。化纖可根據需要切斷成各種規格,其長度一般是均一的。

纖維的長度性質與成紗質量的關系十分密切。纖維的長度與成紗強度和成紗毛羽有關,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纖維長度越長,成紗強度越大。纖維長度較短時,長度的增加對成紗強度影響較大,當長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纖維長度再增加對成紗強度的影響增加不大。長度較長的纖維,由于單位長度紗線內纖維的頭和尾較少,成紗表面比較光滑,毛羽較少。

纖維的長度與紡紗工藝有直接關系。不同長度的纖維要采用不同的紡紗設備,例如,棉纖維及棉型化學纖維在棉紡設備上紡紗;毛纖維及毛型化學纖維在毛紡設備上紡紗等。紡紗時有關的工藝參數的選擇也與纖維長度有關。

2.紡織纖維的細度 天然纖維的細度也是不均一的,即使同一根纖維其各處的細度也不相同,如棉纖維的細度中部最粗,梢部最細,根部適中。同一根羊毛纖維不同部位的細度最大差異可達7μm。化學纖維的細度可根據需要人為控制,細度差異要比天然纖維小得多。表示紡織纖維細度的指標有兩大類,一是直接指標,主要是直徑;二是間接指標,利用纖維和紗線的長度和重量關系來表示。

(1)直接指標——直徑(D)。

它的度量單位是纖維常用微米(μm),紗線常用毫米(mm)。只有當截面接近圓形時,用直徑表示較為合適。在纖維中羊毛纖維有時會用直徑來表示其細度。

(2)間接指標。

①線密度(Tt)。線密度是指1000m長的纖維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量克數,特克斯(tex)是我國法定的線密度計量單位。其計算式如下:

式中:Tt——纖維的線密度,tex;

L——纖維的長度,m或mm;

Gk——纖維的公定質量,g或mg。

1tex=10dtex=100mtex

②纖度(ND)。指的是9000m長的纖維在公定回潮率時的質量(g),計算式為:

式中:ND——纖維的纖度,旦;

L——纖維的長度,m或mm;

Gk——纖維的公定質量,g或mg。

以上兩個指標為定長制指標,其數值越大,表示纖維越粗。

③公制支數(Nm)。指的是每克纖維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長度(m),計算式為:

式中:Nm——纖維的公制支數,公支;

L——纖維的長度,m;

Gk——纖維的公定質量,g。

公制支數(Nm)為定重制指標,其數值越大,表示纖維越細。

纖維細度與產品質量及紡紗工藝也有密切的關系。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纖維越細,成紗強度越大。與長度一樣,纖維的細度對成紗強度的影響開始時比較明顯,而當細到一定程度后,則影響不明顯。必須注意,對棉纖維而言,成熟度差的纖維雖然較細,但由于纖維強度較低,天然轉曲少,對成紗強度會帶來不良影響。纖維細度細時,成紗條干較均勻。

在保證一定成紗質量的前提下,細而均勻的纖維可紡紗的細度也細。

纖維的細度對織物服用性能也有很大影響。粗纖維紡成的紗線較粗,因而織制的織物厚而硬;細纖維紡成的紗線往往較細,因而織制的織物薄而軟,但易起毛起球。

紡紗工藝的選擇也要考慮纖維的細度,如細纖維要注意在開清棉過程中避免纖維損傷或糾纏。

3.紡織纖維的強度 纖維在紡紗過程中不斷受到外力的作用,具備一定的強度是纖維具有紡紗性能的必要條件。其他條件相同時,纖維強度越高,紡成紗的強度也越高。纖維制品的堅牢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纖維本身的強度。紡織纖維的強度指標有以下四個。

(1)斷裂強力。指纖維能夠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單位為厘牛頓(cN,1N=100cN)。斷裂強力P是一個絕對指標,與纖維的細度有關。

(2)斷裂應力。指纖維單位面積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單位為厘牛每平方毫米(cN/mm2)。其計算式為:

式中:σ——纖維的斷裂應力,cN/mm2

P——纖維的斷裂強力,cN;

S——纖維的截面積,mm2

(3)斷裂強度。又稱相對強度,指1tex纖維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單位為厘牛每特(cN/tex)。其計算式為:

式中:Ptex——纖維的斷裂強度,cN/tex;

P——纖維的斷裂強力,cN;

Tt——纖維的線密度,tex。

(4)斷裂長度。以長度形式表示纖維強度的指標,其物理意義是設想將纖維連續地懸吊起來,直到它因本身重力而斷裂時的長度,也就是重力等于強力時的纖維的長度,單位為千米(km)。其計算式為:

式中:Lp——斷裂長度,km;

P——斷裂強力,cN;

Nm——公制支數,公支;

g——重力加速度,g=9.8m/s2

4.紡織纖維的吸濕性 紡織纖維在空氣中吸收或放出水蒸氣的性能稱為吸濕性。紡織纖維吸濕的多少會影響紡織纖維重量、強力等許多物理性能,從而影響其工藝和使用性能。紡織纖維吸濕能力的大小還直接影響服用織物的穿著舒適性。吸濕能力小的纖維不易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液,故有悶熱不適的感覺。表示吸濕性大小的指標有以下幾個。

(1)含水率。即纖維所含水分與纖維濕重比值的百分數,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M——纖維的含水率;

G——纖維的濕重,g;

G0——纖維的干重,g。

(2)回潮率。即纖維所含水分與纖維干重比值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W——纖維的回潮率。

紡織纖維在不同的大氣條件下,其回潮率是不同的。為了測試計重和核價方便,需對各種纖維及其制品的回潮率規定一個標準,即公定回潮率(在相對濕度為65%±2%、溫度為20℃±2℃的條件下的回潮率),表2-3為我國常見纖維的公定回潮率。

表2-3 我國常見纖維的公定回潮率

5.紡織纖維的體積質量 纖維的體積質量是指單位體積的纖維質量,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纖維的體積質量影響織物的覆蓋性,體積質量小的纖維具有較大的覆蓋性,制成的服裝較輕。各種纖維的體積質量見表2-4。

表2-4 各種纖維的體積質量

續表

四、常見紡織纖維的代號

纖維原料在表達時為了方便,常用英文字母代號表示。這些代號沒有統一的標準規定,因此,同一種纖維可能有不同的代號。表2-5是常見纖維的代號。

表2-5 常見纖維的代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万山特区| 吉安县| 边坝县| 郑州市| 花莲市| 宁城县| 静海县| 古浪县| 香格里拉县| 任丘市| 庆阳市| 峡江县| 马公市| 定远县| 汝城县| 平定县| 阆中市| 德安县| 涞水县| 新兴县| 娄烦县| 通化市| 邓州市| 香港 | 太和县| 洮南市| 清新县| 土默特右旗| 徐闻县| 宜君县| 烟台市| 洛隆县| 墨脱县| 无锡市| 湖州市| 绥宁县| 壤塘县| 阜城县| 聂拉木县|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