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羅紋組織及編織

羅紋組織是雙面針織物中的基本組織。是由緯平針組織正面線圈縱行和反面線圈縱行以一定相隔方式組成。這里著重介紹最常用的1×1羅紋、2×1羅紋、3×2羅紋和滿針羅紋組織形式。

一、1×1羅紋組織

1.1 ×1羅紋組織與織物特性

(1)1×1羅紋組織。1×1羅紋組織是一個平針組織正面線圈縱行和一個平針組織反面線圈縱行組成的最小單元組織。四個方向循環(huán)后線圈結(jié)構(gòu)顯現(xiàn)平針正面效果。而拉伸狀態(tài)下才呈現(xiàn)一正一反線圈交替的視覺效果,如圖2-4所示。

(2)織物特性與用途。羅紋織物的抗脫散性均優(yōu)于平針織物。1×1羅紋織物因正反面線圈縱向數(shù)相同,造成牽拉力平衡,因而不卷邊。但最大的優(yōu)點是有較好的橫向延伸性和彈性。因此,適用羊毛衫腳、袖口、門襟及領(lǐng)子等部位。

圖2-4 1×1羅紋組織

2.1 ×1羅紋組織編織

(1)準備工作。1×1羅紋織物在橫機雙針床上編織,兩個針床分別1針隔1針交錯“面包底”排列,即前針床兩端比后針板多1針,如圖2-5所示。紗線按要求引入導紗嘴,三角座在右。起針三角全部打開。2號彎紗三角推到刻度5以上,這個動作俗稱“結(jié)上梳”,其余三個彎紗三角按要求密度保持一致。

圖2-5 1×1羅紋組織操作步驟

(2)編織。

①上梳。三角座從右向左運行的同時紗線已

墊放到織針上。這時左手拿起口梳櫛板中心,對準排針數(shù)字中心慢慢上舉與織針交錯,當梳櫛高于針床齒時,右手將鐵絲旋轉(zhuǎn)穿入梳櫛眼中,左手再放下梳櫛板,于梳櫛板兩端掛重錘。

②空轉(zhuǎn)。關(guān)閉2、4起針三角,三角座從左向右行,前針床編織。將2號彎紗三角刻度放下,與其他三角刻度保持一致。

③空轉(zhuǎn)。三角座拉回左,后針床編織,此時圓筒1轉(zhuǎn)完,1×1起口完成。

④平搖。打開2、4起針三角,前、后針床同時編織。開始記錄羅紋編織轉(zhuǎn)數(shù)。

二、滿針羅紋組織

1.滿針羅紋組織與織物特性

(1)滿針羅紋組織。滿針羅紋組織又稱四平針組織、四平組織。其線圈結(jié)構(gòu)與1×1羅紋組織是相同的,由于滿針排列,線圈用紗是1×1羅紋組織的2倍,織物呈現(xiàn)密集、厚實的視覺效果,如圖2-6所示。

(2)織物特性與用途。滿針羅紋織物屬于雙針床編織物,由于是1×1羅紋組織工作針數(shù)的二倍,織物不僅厚實、緊密,且幅面寬,又無卷邊等優(yōu)點。由于橫向延伸性較小,給羊毛衫輪廓增添挺括感。通常用于羊毛衫腳(底擺)、門襟、領(lǐng)面和袋邊等部位。

圖2-6 滿針羅紋組織

2.滿針羅紋組織的編織 滿針羅紋織物與1×1羅紋織物編織基本相同。只是前、后針床滿針排列,如圖2-7所示。后針床邊針比前針床邊針多1針時,俗稱“底包面”。注意前、后針床兩端間隔半個針距,以免織物兩邊產(chǎn)生線圈松懈的后果。

圖2-7 滿針羅紋操作步驟

三、2×1羅紋組織

1.2 ×1羅紋組織與織物特性

(1)2×1羅紋組織。2×1羅紋組織是2個平針組織正面線圈縱行和1個平針組織反面線圈縱行組成的最小單元組織。在前后針床上分別以2針隔1針相錯排列,如圖2-8所示。

圖2-8 2×1羅紋組織

(2)織物特性與用途。2×1羅紋與其他羅紋一樣具有共同點,織物凹凸美感明顯,織物較厚實、緊密、無卷邊。由于2×1羅紋橫向收縮比1×1羅紋、2×2羅紋組織更緊密,與緯平針組織銜接后造型如夾克衫底擺。因此,2×1羅紋組織在羊毛衫中應用最廣。不僅羊毛衫局部應用,通身采用2×1羅紋的款式也常見,如圖2-9所示是2×1羅紋套頭長袖衫。

2.2 ×1羅紋組織的編織

(1)準備工作。用2隔1推針板推針,使織針在前后針床上相錯排列,俗稱“斜角”,即“針對齒”,詳見附錄的羅紋排針法圖示。另外注意,凸輪手柄上抬,為左移后針床時下壓留足空間量,其他與1×1羅紋相同,如圖2-10所示。

圖2-9 2×1羅紋套頭長袖衫

圖2-10 2×1羅紋操作

(2)編織。

①上梳。紗線已墊放在前后織針上,如圖2-10(a)所示。

②空轉(zhuǎn)。關(guān)2、4三角,先前針床編織,如圖2-10(b)所示。

③空轉(zhuǎn)。左行后針床編織,如圖2-10(c)所示。

④平搖。先將后針床向左移位1針,前后針床工作針與空針形成騎馬狀對應,如圖2-10(d)所示。再打開2、4起針三角,這時前后針床同時編織,開始記錄轉(zhuǎn)數(shù)。

四、3×2羅紋組織

1.3 ×2羅紋組織與織物特性

(1)3×2羅紋組織。3×2羅紋組織是3個平針正面線圈縱行和2個平針反面線圈縱行組成的最小單元組織。在前后針床上分別以3針隔2針相錯排列,如圖2-11所示。

(2)織物特性與用途作。3×2羅紋與其他羅紋具有共同點,橫向回縮率也較小,但無卷邊,織物較厚實、緊密,織物凹凸美感強。因此,羊毛衫腳(底擺)羅紋位置常應用3×2羅紋,3×2羅紋也被設計在大身、袖片,更適宜冬季帽子、圍巾等的組織形式。

2.編織方法與步驟

(1)準備工作。用3隔2推針板,“針對齒”排針,“面2針包”排針是指前針床兩側(cè)多2針,特指移動針床后的排針效果,如圖2-12(d)所示。起針三角全部打開,其余同上。

圖2-11 3×2 羅紋組織

圖2-12 3×2羅紋操步驟

(2)動作步驟。3×2羅紋操步驟如圖2-12所示。

①上梳。由右慢慢拉動三角座,紗線已墊放在前后織針上[圖2-12(a)]。

②空轉(zhuǎn)。關(guān)閉2、4起針三角,先編織前針床,將后針床左移1針,如圖2-12(b)所示。

③空轉(zhuǎn)。后針床編織,再左移1針,如圖2-12(c)所示。

④平搖。打開三角同時前后針板編織,開始記錄轉(zhuǎn)數(shù),如圖2-12(d)所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涟水县| 保定市| 河东区| 石阡县| 建宁县| 南汇区| 张掖市| 确山县| 墨玉县| 南昌市| 图木舒克市| 长海县| 南昌市| 荣昌县| 牟定县| 宝坻区| 长岛县| 尤溪县| 郓城县| 林周县| 吉木乃县| 黔江区| 高安市| 天台县| 库车县| 纳雍县| 烟台市| 堆龙德庆县| 兴业县| 分宜县| 汝阳县| 孝感市| 津市市| 蒙山县| 兴宁市| 台南市| 浦城县| 密云县| 托克逊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