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纖維及其混紡制品染整
- 劉仁禮
- 1034字
- 2020-07-17 12:30:38
課程設置指導
課程名稱 染整工藝設計與產品開發
適用專業 染整技術專業
總學時 96
理論教學時數 64
實踐教學時數 32
課程性質 本課程為染整技術專業的專業主干課,是必修課。
課程目的 通過任務驅動型的項目活動,讓學生學會常規紡織品染整工藝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新技術的能力,提高職業技能。
1.專業能力
(1)了解常規紡織產品的分類和鑒別方法;
(2)了解常用染整工藝設計的基本要求;
(3)了解常用染整設備基本特點;
(4)了解典型產品工藝流程;
(5)了解典型產品工藝條件和工藝配方;
(6)了解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要求;
(7)了解新產品鑒定的基本要求。
2.基本技能
(1)能根據客戶要求設計較完整的工藝方案;
(2)能根據自行設計的初步方案進行新產品開發試驗;
(3)能根據給定的產品加工量進行工序產量分配;
(4)能根據已知產量進行設備配置。
3.其他能力
(1)通過分組訓練,培養個人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2)通過多任務訓練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3)通過成果展示強化訓練個人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完成多個訓練任務書和項目書,訓練和規范個人書面表達能力。
課程考核評價采用階段評價,目標評價,項目評價、理論實踐一體化評價等方式,結合提問、操作、討論、測驗、考試、匯報、任務書填寫和課外作業完成等方面的表現,綜合評價學生成績。19個訓練任務合計38分;4個訓練項目書合計12分;平時測驗為5分,課堂提問為5分,訓練操作為5分。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65%。通過審核綜合訓練方案的設計提綱、方案初稿、參考資料查找、實訓操作考核、作品展示、學生自評和互評,全面評價學生表現。綜合訓練成績占本課程總評成績的35%。綜合訓練報告不及格者,本門課程重修。對于在學習和操作中有創新的學生應給予鼓勵。通過同行、系部和學院督導聽課、學生評價和專家評價,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學質量檢查,評價教學效果。
教學建議
1.師資要求
主講教師應具有染整工藝設計和染整產品開發能力,具備一定的項目設計能力和組織經驗;課內實踐指導老師必須具備現場實際工作經歷2年以上;具備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設計能力;能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具有職業道德和責任心。
2.教學場地與設施要求
為保證學生順利實施與完成教學任務,本課程必須在實踐理論一體化教室或專用實訓室完成教學過程。由于本課程課內學時安排較緊,建議充分利用學生課外時間學習,要求教師認真做好學生的學習組織與安排。同時,綜合訓練期間,校內實訓室要全天對學生開放,以保證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