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品檢測
- 范堯明
- 13字
- 2020-07-17 10:27:14
項目1 紡織品檢驗基礎知識
項目1-1 紡織品檢驗的相關標準
【項目任務】
查閱和使用標準。
【項目要求】
1.學習查閱相關標準,熟悉相關國家標準、國際標準。
2.接到測試樣品后,能準確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相應項目的檢測。
3.小組互評,教師點評。
一、標準的定義
GB/T 20000.1—2002《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匯》中對標準的定義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國家標準GB/T 3935.1—1996定義:“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為基礎,經過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的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標準化原理委員會(STACO)一直致力于標準化概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給“標準”的定義作出統一規定:
標準是由一個公認的機構制定和批準的文件。它對活動或活動的結果規定了規則、導則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復使用,以實現在預定領域內最佳秩序的效果。
紡織標準是以紡織科學技術和紡織生產實踐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紡織生產、紡織品流通領域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稱為標準化。它包括制定、發布及實施標準的過程。標準化的重要意義是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的適用性,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
標準的內容是根據標準化對象和制定的目的來確定的。以產品標準為例,產品標準主要由概述部分、標準的一般部分、技術部分、補充部分四部分組成。
完整的標準編號包括標準代號、順序號和年代號。中國國家強制性標準編號為:GB×××—×××;國家推薦性標準編號為:GB/T×××—×××;紡織行業強制性標準編號為:FZ×××—×××;紡織行業推薦性標準編號為:FZ/T×××—×××;企業標準編號為:Q/××××××—×××。
二、標準的分類
標準可以按照標準層級、標準對象、標準性質等幾方面來進行分類。
1.層級分類法
按照標準制定和發布的機構級別、適用范圍,可分為:
(1)國際標準。由國際標準化團體批準、發布的標準。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標準在世界范圍內統一使用。
(2)區域標準。指世界某一區域標準化團體所通過的標準。如太平洋地區標準會議(PASC)、歐洲標準委員會(CEN)、亞洲標準咨詢委員會(ASAC)、非洲地區標準化組織(ARSO)、亞洲大洋洲開放系統互聯研討會(AOW)、亞洲電子數據交換理事會(ASEB)、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歐洲廣播聯盟(EBU)等機構發布的標準。區域標準中有部分標準被收錄為國際標準。
(3)國家標準。由國家標準化機構批準、發布的標準,在該國范圍內適用。如中國國家標準(GB)、美國國家標準(ANSI)、英國國家標準(BS)、澳大利亞國家標準(AS)、日本工業標準(JIS)等。
(4)行業標準。由行業標準化機構批準、發布的標準,如紡織行業(FZ)。
(5)地方標準。由地方政府標準化主管部門批準、發布的標準。編號由四部分組成:“DB(地方標準代號)”+“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代碼前兩位”+“/”+“順序號”+“年號”。
(6)企業標準。由企事業單位、經濟聯合體自行批準、發布的標準。
2.對象分類法
(1)基礎標準?;A標準是指具有廣泛的適用范圍或包含一個特定領域的通用條款的標準。主要包括技術通則類、通用技術語言類、參數系列類、通用方法類等。
(2)產品標準。對產品結構、規格、質量和檢驗方法所做的技術規定,稱為產品標準。產品標準按其適用范圍,分別由國家、部門和企業制定;它是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具有約束力的產品技術準則,是產品生產、質量檢驗、選購驗收、使用維護和洽談貿易的技術依據。
(3)方法標準。以試驗、檢查、分析、抽樣、統計、計算、測定、作業等公正方法為對象制定的標準。方法標準分為三類:與產品質量鑒定有關的方法標準、作業方法標準和管理方法標準。
3.性質分類法
(1)技術標準。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準,稱為技術標準。
(2)管理標準。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準,稱為管理標準?!肮芾硎马棥敝饕冈谄髽I管理活動中,所涉及的經營管理、設計開發與創新管理、質量管理、設備與基礎設施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安全管理、職業健康管理、環境管理、信息管理等與技術標準相關聯的重復性事物和概念。
(3)工作標準。對工作范圍、程序、要求、效果和檢查方法等所作的規定。工作標準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的生產運作系統設計方案,以幫助決策,也可以用來選擇和評價新的工作方法,評估新設備、新方法的優越性。
三、國際標準簡介
1.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縮寫ISO)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是制作全世界工商業國際標準的各國國家標準機構代表的國際標準建立機構,總部設于瑞士日內瓦,成員包括162個會員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標準化專門機構,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任務是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標準化及其有關活動,以利于國際間產品與服務的交流,以及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活動中發展國際間的相互合作。
(1)第38技術委員會。紡織品技術委員會,簡稱ISO/TC/38,其工作范圍主要是:制定纖維、紗線、繩索、織物及其他紡織材料、紡織產品的試驗方法標準和有關術語、定義。
(2)第72技術委員會。紡織機械及附件技術委員會,簡稱ISO/TC/72,其工作范圍主要是:制定紡織機械及有關設備器材配件等紡織附件的相關標準。
(3)第133技術委員會。服裝尺寸系列和代號技術委員會,簡稱ISO/TC/133,其工作范圍主要是:在人體測量的基礎上,通過規定的一種或多種服裝尺寸系列,實現服裝尺寸的標準化。
2.ISO 9000族標準
ISO質量體系標準包括ISO 9000、ISO 9001、ISO 9004。ISO 9000標準明確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適用于生產型及服務型企業。世界上已有五十多個國家將此標準轉換為本國的國家標準加以實施,我國等同于ISO 9000族標準的國家標準是GB/T 19000。
ISO 9000質量體系標準包括了3個體系標準和8條指導方針。3個體系標準分別是ISO 9001、ISO 9002和ISO 9003;8個指導方針是ISO 9000-1~ISO 9000-4和ISO 9004-1~ISO 9004-4。其中首要標準是ISO 9001,它為設計、制造產品及提供服務的組織,明確指出了一套完整質量體系中的20條要素。ISO 9002為只制造產品但不設計產品及提供服務的組織明確指出了19條要素。ISO 9003為只進行檢驗的組織明確指出了16條要素。ISO 9000標準每5~7年修訂一次。第一批標準已于1987年公布,第一次修訂則公布于1994年,第二次修訂于2000年公布,第三次修訂于2008年公布。
ISO 9001的新修訂本要包括一個單一質量體系標準。其指明了ISO 9001將適用于一切組織。它將涉及以下4個部分:管理職責,資源管理,工序管理,測量、分析及改進。資源管理這部分是全新的,其他部分包含了新項目。新修訂本將包含所有舊的要求,并增加了附加管理要求、工序管理要求、工序測量及改進要求。
ISO 9000認證需要一個同ISO 9001相一致的正在運行的質量體系,由注冊團體所作的成功且獨立的評估。為了維持認證,注冊團體需要每6或12個月進行監督評估,每到3年還要進行一次全面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