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1-2 檢驗準備
【項目任務】
紡織品檢驗的準備工作。
【項目要求】
收到測試樣品后,能按照相關標準對相應測試項目進行試驗準備。
一、抽樣方法
一般情況下被測對象的總體是比較大的,對于紡織品的各種檢驗,只用于全部產品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通常都是從被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子樣進行檢驗。抽樣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單純隨機抽樣
單純隨機抽樣是在總體中以完全隨機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即每個觀察單位有同等的概率被選入樣本)。常用的辦法是先對總體中全部觀察單位編號,然后用抽簽、隨機數字表或計算機產生隨機數字等方法從中抽取一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其優點是簡單直觀,均數(或率)及其標準誤差的計算簡便;缺點是當總體較大時,難以對總體中的個體一一進行編號,且抽到的樣本分散,不易組織調查。
2.系統抽樣
系統抽樣又稱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即先將總體中的全部個體按與研究現象無關的特征排序編號;然后根據樣本含量大小,規定抽樣間隔k;隨機選定第i(i<k)號個體開始,每隔一個k,抽取一個個體,組成樣本。
系統抽樣的優點是:易于理解,簡便易行;容易得到一個在總體中分布均勻的樣本,其抽樣誤差小于單純隨機抽樣。缺點是:抽到的樣本較分散,不易組織調查;當總體中觀察單位按順序有周期趨勢或單調增加(減小)趨勢時,容易產生偏倚。
3.整群抽樣
整群抽樣是先將總體劃分為K個“群”,每個群包含若干個觀察單位,再隨機抽取k個群(k<K),由抽中的各群的全部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整群抽樣的優點是便于組織調查,節省經費,容易控制調查質量;缺點是當樣本含量一定時,抽樣誤差大于單純隨機抽樣。
4.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是先將總體中全部個體按對主要研究指標影響較大的某種特征分成若干“層”,再從每一層內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分層隨機抽樣的優點是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抽樣誤差較小,分層后可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的層采用不同的抽樣方法。
四種抽樣方法的抽樣誤差大小一般是:整群抽樣≥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在實際調查研究中,常將兩種或幾種抽樣方法結合使用,進行多階段抽樣。
二、測試環境
1.標準大氣
標準大氣是指相對濕度和溫度受到控制的環境,紡織品在此環境溫度和濕度下進行調濕和試驗。根據GB/T 6529—2008《紡織品 調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規定,我國標準大氣狀態采用2級A類:標準大氣壓下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3%。
2.預調濕
為了保證在調濕期間試樣是由吸濕狀態達到平衡的,對于含水較高和回潮率影響較大的試樣還需要預調濕(即干燥)。所謂預調濕就是將試樣材料放置在相對濕度為10.0%~25.0%、溫度不超過50.0℃的大氣中讓其放濕。一般預調濕4h便可達到要求。注意:對于有些紡織品因其表面含有樹脂、表面活性劑、漿料等,應該將試樣前處理后進行預調濕和調濕。
3.調濕
紡織品在進行各項性能測試前,應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放置一定的時間,使其達到吸濕平衡,這樣的處理過程稱為調濕。在調濕期間,應使空氣能暢通地流過將要被測試的試樣,一直放置到其與空氣達到吸濕平衡為止。一般紡織品為24h以上即可,對合成纖維制品則4h以上即可。調濕過程不能間斷,若被迫間斷必須重新按規定調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