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豐收
- 安家的幸福生活
- 十里桃玲
- 2653字
- 2020-07-24 07:11:00
安老漢聽到要交的稅糧有些皺眉,咋今年交的稅比去年還多一成哩!他讓兩個兒子去交稅的時候打聽打聽。
“說是南方那頭遭了水災哩!這不就從咱們這地頭找補,誰讓咱們這今年年成好哩!”安興儉也有些無奈。
“要是真給遭了災的百姓也好!”李老婆子想到了自家那會子也是因著水災,然后起了瘟疫,待不下去了,才逃出來的:“咱老百姓就靠天吃飯,這要老天爺不給臉,都得餓著。”
一家子心情都有些沉重,不管是哪個地方遭了災,最苦的還是他們這些百姓。
“好了,咱不說這事了,山里頭的葡萄可得收了。”安興儉說:“咱們家的粉還夠嗎?今年那幾家的葡萄可也有一萬多斤哩!”
安興儉問的是草木灰粉,他們家現在都是澄清草木灰水后,再把水熬制出來,得到草木灰粉的。
“夠的哩!”李老婆子應道:“這火墻可費柴火了,一年冬天就得燒大半屋子的柴火,咱們家的粉可多著。”
“那就成!那咱明兒就開始陰干葡萄吧?”
“成啊,已經有好幾家來問我今年需不需要人手了哩!”
“娘,你去和他們說,還要往年那些人!”
安老漢提醒到:“族老他們那幾家的葡萄能摘的也和他們說,到時候興勤去給過稱。”
“成”安興勤應聲,之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看向安老漢幾個“今兒是頭一年收葡萄,咱家收多少個錢一斤?”
幾個人沉默了一會兒,這價格確實有些不好定。安興儉看大家伙都不出聲,思索了一下:“咱定十八文一斤成不?我今兒去縣城交稅看人家買葡萄十文一斤哩,咱這個價可不算虧著他們。”
他們家的干葡萄賣得確實好,價格也高,可他心里明白得很,也就這幾年價格高一些,等過個兩三年的,這價格肯定得往下跌。
這時候收葡萄的價格往上抬了的話,以后可不好降下來了。
“成!那就這個價;還有這一回的葡萄要和咱們家的分開放哩!”安老漢提醒道:“咱不知道做出來的味會不會有不一樣,先分開放一回。”
安老漢做事一向謹慎的很,當初他們家自個扦插的葡萄,和后來買回來的葡萄都是分開陰干的,覺著口味上沒啥出入,才一起陰干。
安老漢家收葡萄的消息一出來,那幾家的心也都定了;他們家的葡萄都不算多,現在已經麥收完,干脆也就不請人,自個收。
安興盛家人多,家里頭能干活的人也多,基本上一有熟的葡萄就摘下來,挑到葡萄山里去賣了。
“興盛,你們家一畝地的葡萄咋那么多哩!”在葡萄山干活的人覺著這一天安興盛都跑了兩三趟葡萄山了哩!
“這不是正好都熟了,咱可不敢耽擱,趕緊挑上來賣!”安興盛邊走邊說。
“多少子兒一斤吶?”這話一問出口,旁邊那些正在摘葡萄的人都豎著耳朵聽哩!
“大河叔,你家又沒種葡萄,問這干啥哩!我先走啦!可真重!”安興盛挑著擔子快步離開,把那些剪葡萄的人拋后頭。
安興勤稱好后,問:“今兒還有嗎?”
“沒了哩!要過兩天才熟一批了。”
“那今兒先結了這銀錢?”
“你們家家勇幾個不是去學堂了嗎?興勤哥你算得出?”
“哈哈!你要是不著急,等晚上那兩小子回來你再來結!”安興勤嘴角帶著笑意,他也覺著自個算的話可能會出差錯。這會子他也只是記個數,就這幾個數字他都學了大半年了,還被小三兒嘀咕學字慢哩!
“干脆等葡萄都收完了再來結,反正興勤哥你這不是記著的嗎?”
“那你得等會,我得給你寫一張條兒。”
“興勤哥,你這字咋那么大一個哩!”安興盛有些瞠目結舌,這跟他以前見著的字比大不少哩!
“嗨!我這不是不會用筆,你不知道,就這十來個字我都學了許久哩!念書可真是不容易,我覺著比咱種地還難。”安興勤也不羞愧,他覺著自個能學會這么寫字就很厲害了。
“你們家大小子還有二小子不學得挺好的,有一回我還聽家多那小子說,你家大小子還會畫畫,畫得跟真的一樣。”
“會一點,不是去府城學了兩年嘛!總得會一點。”安興勤謙虛道。
嘮嗑著把條子寫好,安興勤等了一會,覺得應該沒人來賣葡萄了,就收了桌子。去陰干房幫忙了。
陸陸續續收了大半個月,大家伙才算把葡萄賣完,而安家葡萄山上的葡萄估摸著還有一茬哩!
不過也得過兩日去了,這會子安老漢正抓著兩個小孫子給安興盛他們幾個算銀錢哩!家勇核算自家的單子,家武核算安興盛他們幾家的單子。
“啪啪啪!”家勇的算盤子打得響亮得很,一會就算出來了,給謄寫在一張新紙上頭,他覺著他爹寫的字實在讓人下不了眼!
家武倒是個慢性子,等兩人都算完總數,安家勇就開始跟家武核對了。
“村長家兩千四百六十斤!”
“我這是兩千四百五十九斤半。”
“嗨!我給加上去半斤了,一樣的一樣的。咱都算整數。”家勇覺著算整數快些。
安傳方笑著說“咱該多少就多少哩!我現在可不是咱平安村的村長哩!”年后他們村就換了村長,本來大家伙還是選他的,但他確實不想做了,這不平安村的村長現在還沒選出來哩。
“這不叫習慣了!”安家勇笑著說完又看著爺。
安老漢笑著說:“就取整哩!你們后頭不還送了一些來都沒寫條子嗎?一樣的,就幾兩的,咱就抹了。”
家毅聽爺這么說,就重新謄寫了一張紙;兩人繼續核對,確定都是對的,這才開始給他們算銀錢。
“村長家四十四又兩百八十文;周奶奶家四十八兩又八百文......”家勇在報,家武就在數銀錢。
這會子大家伙兒心里頭可熱乎了,這兩年的辛苦可算沒白費,在葡萄地里頭折騰了那么久,廢了十多兩,這回可算都掙回來了。
周嬸子幾個拿到銀錢第一件事兒就是把從安老漢他們家接的銀錢還回去。
“這回壓我心上的大石頭,可算沒了。”安興恒感慨,這兩年他壓力可大著哩,家里頭老二老三時不時的說兩句風涼話,要不是沒地方住,他真的想帶著娘他們搬出來;嗯,現在家里頭還剩三十多兩,回去就跟娘說,先找塊地造屋子。
“哈哈,興恒哥,我去年可就跟你說了,讓你別擔心哩!”安興盛他們家這會子掙了有五十多兩,他們家葡萄樹多了一些,照管的也更細心。
安興嶺笑著道:“我們哪家不都是一樣擔心的過來的,等我們家大豆種下去,我就去買青磚,造房子。”
“那我家的牛車借給你使,你家那房子是該換了,今年也不用怕下雪給壓塌了。”安老漢第一個表示支持。
“我家也要造房子哩,到時候咱一起去買青磚,說不準還會便宜些!”
果然屋子是百姓的魂,土地是百姓的根;這不所有人掙著銀子第一件事就是造屋子,有屋子的就思索著買地。
今年安老漢家也睜著不少銀錢,李俊陽家在京城的生意估摸著是鋪開了,這會子要的干葡萄比去年還多,剛好補足了李大勇拿貨少的問題,李大勇拿貨少也是因著江南鬧水災的緣故。
李俊陽走的時候還提醒安興儉,說有人在查他們家做干葡萄的方子,不過被擋回去了。讓他把做干葡萄的法子捂緊。
安興儉倒是笑了:“這法子問我們村里人都會哩!只是大家伙肯定做不成的,還沒陰干就會壞了哩!”
李俊陽想了想確實如此,他們家也買過葡萄來做,從來就沒有成功過,不過這樣他倒是更放心了,只要安家這條線不斷,他們家的生意可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