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買山起風波
- 安家的幸福生活
- 十里桃玲
- 2308字
- 2020-07-17 07:11:00
把嘉寶和家武哄出去玩之后,家勇神秘兮兮的拉著家忠和家毅兩個,悄聲問:“大哥、二哥,娘她們是為啥不高興吶?”
家忠看了看弟弟,沒想到平日里看著有些不著調,倒是挺細心的,不過外祖家的事兒,他也不好多說,畢竟是娘和二嬸的娘家。
家毅倒是覺著沒什么可以幫那頭隱瞞的:“估摸著被那頭的給氣著了,不過也沒啥,過兩日就好了。”
“那頭?就是咱外祖家嗎?真有那么不好?”家勇有些好奇,家里頭除了爹娘他們就這兩個哥哥去過外祖家。
“也不是說不好,就是難相處。”家毅想了想,還是決定把他們去外祖家的事告訴三弟。
“啥?咱那幾個表哥說咱娘他們的壞話?!還說咱家窮酸,老回娘家打秋風!”
“他們咋那么壞!”嗯?三個人一愣,這聲音咋像嘉寶的!家忠打開門,沒見著人;家勇連忙打開窗,低頭就看見兩個小的蹲在窗戶下聽墻角!
“你們倆咋在這?不是去外頭玩了嗎?”
兩個小的都有些不好意思,站起身來,嘉寶挪著胖嘟嘟的小身子想要從窗戶外頭爬進來,家毅連忙去接著,把兩個小的都給抱了進來。
“太壞了!”家武嘟囔,他心里頭不痛快的很。
“你們倆聽到了也別往外說,咱自己心里頭知道就行了。”家忠嚴肅的說“特別是不能和娘他們說,這事他們聽了心里頭更不舒服。”
“知道了,大哥你就放心吧。我以后都不在娘他們面前提外祖家了!”
“對,我們也不提!”
自從聽了二哥說的事情之后,幾個小的對那外祖家一點好印象都沒有了。在他們的心里只分為兩種人:對他們家人好的,和對他們家人不好的,王家就被劃到對他們家人不好的那頭去了。
村里頭要買山地的那幾戶人家,縣衙里一開衙,就去縣衙;不過這回可不是一兩銀錢了,而是一兩半;因著這兩年買山地的人多了,縣太爺想著多掙些增加庫收,干脆就把價格提高了。
這么一來有些人家里到底是鬧了不愉快,像周嬸子家,因著有三個兒子,二兒子安興久和小兒子安興山都不愿意聽周嬸子的話買地種葡萄,原本一兩銀錢他們還能接受,現在要一兩半,就直接不愿意了。這買山又要整地,又要搭葡萄架啥的,花費的可多了。
其實周嬸子的大兒子安興恒心里頭也不樂意,但他和婆娘都是孝順的,想來想去覺著種就種吧,要是往后這葡萄賣不出去了了,他們再改種別的。
周嬸子也是個厲害的:成,不想種的就分出去吧!
利索地找來幾個族老和村長做見證,直接把老二和老三都分了出去!她也不偏著,家里頭的銀錢啥的大家得到的都是一樣。
最后還撂下話:以后哪家過得好不好都不要說爹娘偏心,反正銀錢啥的都給你們分了。
這事兒鬧得整個村子都知道了,后來村長家也分了家,這回是正式將老大一家分出去了,村長兩口子就跟著老二老三過日子;村長家分家鬧得更不愉快,把村長都氣得在床上躺了幾天;
李老婆子拉著來家里頭找她說話的周嬸子:“你說你這脾氣,咋還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哩!好好和小的們說不就成了,干啥子要分家哩!”
周嬸子苦笑著說:“你是不知道那兩小的背地里都說些啥話,我也不想跟你說了,免得你也氣。我這才覺著,憨厚有憨厚的好處,你看我們家老大,心里頭不想我種葡萄,勸說兩句不成,還反過來安慰我,說到時候葡萄賣不出去,咱再改種其他的!”
周嬸子之前心里頭偏愛的是老小,老小雖然沒那么能干,但會說話,常常能哄得她高興。不過這不經事,確實難看清人。
“咱不說那些了,你手頭的銀兩還湊手嗎?”
“今兒來就是為這事的,我想在你這借五兩銀錢,等今年麥收,買一些糧食先還你一部分,剩下的,翻年再還一部分,成嗎?”
“這有啥不成的。”說著從衣兜里掏出一個碎銀,給周嬸子:“日子難也就難在開頭這兩年兒,我家當初種葡萄的時候也這樣,翻年葡萄賣了就好了。”
不管咋樣,前頭說要種葡萄的那幾家,還是都買了山地;因著村里鬧了幾回分家,村里頭說啥的都有。
“花一兩多買了一畝山地,要是種的葡萄賣不出去,得啥時候才能掙回來這么多銀錢,還不如像咱們一樣穩穩當當的。”
“看李大花家發了,心里頭也想著唄。”
“不過,這種這么多葡萄能成嗎?聽說安家大院那頭,那一座山都買下了,說是都種葡萄嘞!”
“那啥干葡萄不吃又餓不著,這咋能長久哩!種糧食才是最實在的!”
種葡萄的那幾戶人家可沒有那么多功夫聽閑話,他們每天都在山頭整理地呢,想趕在三月里就將葡萄給扦插下去,就那么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可不得摸黑忙活!
索性大家伙都是做慣了農活的,干活啥的都麻利得很,也總算在3月就將葡萄扦插好了,大家都種了一百多棵葡萄樹。也是運氣好,種了沒多久就下了一場雨,還省了他們灌水的功夫了。
“興盛,你家這葡萄長得可真不錯啊!”
“你家的也挺好的!我估摸著要是年成好,翻年就能掛果哩!”
“要是翻年就能掛果,那可就好了!我家這頭還借了不少銀錢呢!”安興恒也有些高興,要是翻年掛果,賣出去了,那肯定能把欠安叔家的銀錢先還掉一部分。
“興恒哥,你也別著急,咱現在有時間還能去安叔家的葡萄山掙幾個子兒呢!總能還上的。”
安老漢家的葡萄山因著樹多,幾乎每到剪枝、灌水、采摘的時候都需要人手,少說都有十來文一天,現在村里頭的人都不怎么去縣城找活兒干了,在家門口就能掙銀錢,誰還想跑外頭去!
特別是這幾天,安老漢家的葡萄山要建大池子和陰干房,工錢更加高,二十文一天,他們幾個做個十來天也有兩百多文哩!
“那倒也是,我就是心里頭沒啥底!”
“這有啥沒底的?興恒哥,我可算了一筆賬,就現在這情況,咱不說長久了,就這兩三年,咱花費得這些銀兩絕對能賺回來!”
安興盛說這話是經過了細細思考的,他們這幾戶人家,最少也種了一百株葡萄,翻年掛果,一顆葡萄樹的葡萄往少了算,就算十二斤吧,一百株葡萄少說也有一千多斤,就算價格比去年他賣給安叔家的葡萄還少那么幾文錢,都能賺個十來兩;
他們找人打葡萄架子啥的,陸陸續續欠下來的十來兩,也很快就能還上。聽安興盛這么一算,安興恒覺著自個心里頭踏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