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客廳的燈還亮著。我盯著手機屏幕上她未讀的消息,對話框里躺著我三小時前發的“少喝點酒,早點回家”,像個被遺棄的孩子。
茶幾上的煙灰缸堆滿煙頭,最后一根煙在指間明明滅滅,火星偶爾濺到手背,卻比不上心口鈍痛的萬分之一。
這樣的場景似乎成了生活的常態。她總說我“管得太多”,可當她醉醺醺被朋友送回家,癱在沙發上呢喃著頭疼時,又是誰徹夜守在旁邊,端茶遞水、清理嘔吐物?
記得上周她生日,我提前半個月訂好她最愛的餐廳,精心挑選了項鏈。可她卻在聚會中途跟著新認識的朋友去了酒吧,留我一個人對著滿桌冷掉的菜,服務員同情的目光像針一樣扎在背上。
“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大家玩得正開心,我能提前走嗎?”當我忍不住質問,她卻皺著眉,眼神里滿是不耐煩。
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眼前這個熟悉的人陌生得可怕。我們的對話永遠像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她只顧著宣泄自己的情緒,卻從未想過我的感受。
想起剛在一起時,她感冒發燒,我冒雨跑遍三條街給她買退燒藥;她工作壓力大,我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宵夜,聽她抱怨領導和同事。那時的她,會紅著眼眶抱著我說“有你真好”。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的付出成了理所當然,我的關心成了她眼中的負擔。
她總說我“無理取鬧”。那次她和異性朋友單獨吃飯,我只是隨口問了句“和誰一起”,她就炸了:“你這是在查崗嗎?能不能別這么小心眼!”可她又怎會知道,我整夜輾轉難眠,腦子里全是她和別人談笑風生的畫面。我不是不信任她,只是太在乎,在乎到害怕失去。
更讓我窒息的是,她從不覺得自己的言行有問題。上個月家庭聚會,她當著雙方父母的面,嘲笑我工資不如她高,說我“沒本事”。父母尷尬的表情,親戚們意味深長的眼神,像一把把刀,將我的自尊剜得千瘡百孔。事后我和她溝通,她卻翻著白眼說:“開個玩笑而已,你至于這么玻璃心嗎?”
生活中的瑣事也成了一次次傷害的契機。她心情不好時,會把我當出氣筒,說盡難聽的話;而當我情緒低落,想和她傾訴時,她卻要么玩手機,要么敷衍地“嗯”兩聲。我就像她情緒垃圾桶,卻不配擁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有次我加班到深夜,疲憊不堪地回到家,發現她和閨蜜在家里聚會,滿地的零食包裝袋和飲料瓶。我強忍著疲憊收拾,她卻在一旁和閨蜜有說有笑,連句“辛苦了”都沒有。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失望涌上心頭,我突然覺得,這段感情里,我就像個獨角戲演員,自導自演,卻永遠得不到觀眾的掌聲。
她要求我事事遷就她,卻從不考慮我的需求。她喜歡熱鬧,周末總約朋友去酒吧、KTV,而我明明更喜歡安靜地看場電影、逛書店,可每次提出想法,都會被她否決:“你就不能陪我做點我喜歡的事嗎?”她生病時,我衣不解帶地照顧;可我發燒到 39度,她卻只是叮囑我“多喝熱水”,然后繼續和朋友出去玩。
這樣的不平等,在一次次爭吵中愈發明顯。她總說我“變了”,變得沉默寡言,變得不再熱情。可她從未想過,是什么讓我從一個開朗陽光的人,變成了如今這個滿心傷痕、小心翼翼的模樣。我的每一次忍讓,每一次妥協,換來的不是她的理解,而是她更過分的索取。
我開始懷疑,這段感情還有堅持的必要嗎?我也曾試著和她好好溝通,告訴她我的感受,希望她能多在乎我一點。可她要么當作耳旁風,要么覺得我在“小題大做”。漸漸地,我失去了溝通的勇氣,因為我知道,在她的世界里,我的感受永遠排在最末位。
夜深了,窗外的城市燈火漸次熄滅,我熄滅煙頭,起身關掉客廳的燈。黑暗中,淚水無聲地滑落。我多希望有一天,她能回頭看看,看看那個被她傷得遍體鱗傷,卻依然深愛著她的我;能聽聽我的心聲,明白我所有的“無理取鬧”,不過是因為太渴望被愛,太渴望被在乎。
也許,是時候為自己考慮一次了。我不想再做那個永遠被忽視的人,不想再在這段不平等的感情里,耗盡自己所有的熱情和勇氣。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希望能遇到一個真正懂得珍惜我、在乎我感受的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無盡的委屈和失望中,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