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夜雨秋楓落
- 只道人間太滄桑
- 湘南老劉
- 3937字
- 2020-08-02 20:29:07
你有沒有在某個夜晚的某一個瞬間,想起某個人?
“夜雨秋楓落”是我眾多網名中,我最鐘愛的一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所有賬號的網名都是這個。
你們肯定會問我為什么?
不為什么,就像你喜歡一個人,你自己可能也說不出來為什么喜歡她(他)。
趙多是我見過的女孩中最癡情的一個,我常叫她多多。
多多是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深受語文老師喜愛。用現在的話來形容,多多是一個文藝青年,或許稱她為文藝少女更為合適。而用我的話來說,她就是書看的太多,看傻了。
多多是極喜歡看書的,各色各類的都看,金庸的小說、泰戈爾的《飛鳥集》、冰心的《繁星·春水》、戴望舒先生的《雨巷》等。
多多喜歡過一個男孩子,喜歡了三年,一直沒敢表白。
她喜歡在下課時靜靜的看著男孩,她說她害怕,她害怕表白以后,她會連這樣靜靜看著她的機會都沒有了。
多多整整看了男孩三年,除了收交作業外三年來連話都沒說上幾句。
我走到多多身旁,她的目光正緊緊盯著前排的一個男孩子,他此時正在認真算著老師留在黑板上的數學題。
男孩叫李久,性格比較文靜,偶爾也會和我們一起聊天、打球,卻比我們要溫柔的多。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比較有氣質。
多多作文寫的很好,曾經在學校的作文比賽中拿過一等獎。但多多的數學卻很糟糕,在我的印象中是沒及過格的。
李久和多多不同,他所有科目的成績都是比較穩定的。尤其是數學,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會把做數學題當做興趣。
我看著這個正在犯花癡的、情竇初開的少女,輕輕的說:“多多。”
“誒。”她也輕輕的應到,連頭也沒有回,依舊是目不轉睛的盯著男孩。
“哥教你,先不說表白與否,你至少上去搭話吧。”我說。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她依舊是剛剛那副樣子:“你不覺得,這樣很有詩意嗎?”
我輕笑道:“呵,是挺有詩意,你這樣到最后連個QQ號都沒有,食堂阿姨都比你印象深刻。”
或許是我最后這句話有些動人,多多終于把頭轉過來了,是表情不太好。
“幾個意思?什么叫食堂阿姨都比我印象深刻?”多多質問道。
她雖然嘴角上揚,看起來像是在微笑。但是,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滿滿的怒氣。
“那……那個,我說的是事實。”我咽了咽喉,語氣中有些忐忑。
“嗯?”
多多似乎對我的話有些不滿,一臉怒氣的看著我。
“我的意思是說,很快我們就畢業了,可是你們之間連個聯系方式都沒有……”我說。
多多沒在說話,也沒有像剛剛一樣“面目猙獰”,而是繼續趴在桌子上,發呆一樣的望著男孩。
初中三年的時間很長,我們要經歷三個春夏秋冬,整整一千零九五天。
初中三年的時間很短,稍縱即逝……
日后回想起來,我們還有很多東西,沒來得及……
在情竇初開的年紀,羞澀的喜歡著某一個人。
渴望被人知道,又害怕被人知道;想要和他(她)近一點,又害怕和他(她)近一點。
我們現在常說,初中那時候什么都不懂。
而我覺得,正是因為那時候什么都不懂,初中時候的喜歡,才是最純粹的喜歡。
當然,也只能是喜歡。
后來,我們在一次次的經歷中變得成熟。從懵懂無知到八面玲瓏,對喜歡和愛這兩個詞語也理解的越來越透徹。
多多和李久的相識是在初三那年的秋天。
中秋節前夕,多多跑過來對我說:“我想和他做朋友,你要幫我。”
我合上書,看著她笑道:“怎么?不要你的詩意了。”
“嗯嗯,最多還有半年的時間,我不想留下遺憾。”多多說。
我知道,她下了很大的決心。多多平時在班里就極少說話,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更為羞澀,否則她也不會一直以來只是靜靜的看。
“想清楚了?”我問。
多多沒有說話,而是狠狠的點了點自己的小腦殼。
“一周的早餐,哥幫你。”
“成交!”
傻丫頭啊,我又豈是為了那幾份早餐?
秋天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季節。
沒有夏天的炎熱,也沒有冬天的寒冷,最重要的是——假期多。
而在秋天出去玩,爬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我決定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去附近爬山,到時候再給多多制造機會。
我平日和李久交流不算多,他似乎也很少和別人交流,大多數時間都在做數學題。但是他并不是那種性格孤僻的人,反而很好交流。
“久哥。”我走到李久身旁,輕輕的拍了他的肩膀。
他停下了筆,回過頭來,微笑著說:“怎么了?”
他的笑很溫柔,聲音也一樣。
難怪多多那小丫頭那么著迷。我心里想。
“做數學題吶?”我說。
“是啊。”李久說。
“是這樣的,過幾天不是國慶嘛,我打算約幾個朋友去爬山,你要不要一起?”我說。
“好啊,正好放松放松。”李久笑著說。
“那就這么說定了,周六上午八點,學校門口見。”
“好。”
湘南秋天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那天天氣很好,我現在還記得,我們那天玩的很開心。也是那天之后,多多和李久成為“好朋友”。
那天,我到校門口時,看見多多已經早早的在那等著了。
她穿著一件白色短袖和白色藍色的牛仔褲,將藍色的夾克衫系在了腰間。
多多不高,是那種小巧玲瓏型的女生。她雙手放在背后,四處張望著。
“多多。”我走過去,打著招呼:“這么早?”
“是嗎?我覺得還好,嘻嘻。”她笑起來很好看。
我料到了她今天一定會很開心,但是我認為也應該是在見到男生以后。
“昨天晚上笑了半宿吧,你看看你那黑眼圈。”我打趣道。
“黑眼圈,有嗎?”
多多忙拿出手機來看,完全沒感受到這是個玩笑。看見我笑時,她才反應過來。提起拳頭就要打我:“好啊,你敢笑話我。”
就在這個時候,李久也到了校門口,向我們打招呼道:“劉茫同學,趙多同學早啊!”
多多回頭,看見李久正在看著自己,連忙收起了拳頭,害羞轉過身去。
“趙多同學,一個班的,用不著這么害羞吧?”
李久看見多多的反應,很是疑惑。雖然他知道眼前這個女生很文靜,但也沒想到她會這么害羞。
而我則在一邊憋著笑,補刀說:“因為你太帥了。”
再看多多時,她回過頭來惡狠狠的盯了我一眼。
李久低頭謙虛的笑了笑。
“趙多同學看過很多書吧?”我不知道他是出于禮貌,還是拘束。
“叫我多多就好。”多多微微抬起頭來,微笑道:“也不是很多,只是隨便看看。”
多多的笑容很羞澀,像是含苞待放的桃花,她也是喜歡桃花的,她常把自己比作桃花。
而在我看來,她也似桃花,嬌羞、螢潔無暇,性格也像。
桃花花語曰:“愛情的俘虜。”
我在詩《厭春》中寫道:“一樹桃花愛李花”,而這李久大概就是那李花罷。
而我向來是以楓自稱。
后來,我們三人莫約等了二十多分鐘,人才陸陸續續到齊。
而在此期間,李久和多多交談得還算是融恰,再加上他看過的書也不在少數,所以很快便能和多多找到話題。
這是出乎我意料的,我未曾想過李久如此健談,也未曾想過他的閱讀量居然能與多多相差無幾。
這不得不讓我在心里暗罵他變態。
這種人應該是班級里的公敵,他是怎么活到現在的?
湘南位處于南嶺中南部,崗丘起伏、平川交錯,自然景點并不在少數。
我們的目的地離學校不遠,大致步行二十多分鐘的距離。
那是一處廢棄的采石場,被開采了一半的山露出了白色的墻面。
地面上、山腰間到處零散著大小不一的碎石塊。大的莫約有一米寬,小的手掌大小。
從地面到山頂莫約二三十米,六層樓的高度。
山上的石塊上固定著數條手臂粗的麻繩,應該是以前工人們留下的,又或者是其他爬山的人。
我們一行人有七個。除了多多,還有另外兩個班上的女生,而我則是叫了兩個舍友一起,以至于不會太過于尷尬。
我們到目的地并沒有急著爬山,而是各自找著合適的背景合照、拍照。
在來的一路上,李久和多多一直都在聊天,兩個人也漸漸變得熟悉了起來,只是多多還有些靦腆。
我在一邊看著兩人在一旁聊天,心生一計。
我走過去說:“馬上就要畢業了,你們倆合張影留念吧,我幫你們拍照。”
多多低著頭沒有說話,小臉通紅。
李久看了一眼多多,笑著說:“好啊,那就留一張吧。”
“多多,你覺得呢?”我說。
“嗯嗯。”多多點頭道。
“好,久哥把你手機給我。”我說,手里去接李久的手機。
拍照時,李久把手放在夾克的口袋中,而多多則是把雙手放在背后,兩個人始終保持著一些距離。
“你們兩站那么遠都出照了。”我抱怨道。
兩人相視一笑,又站得近了一些。
拍完后,我把手機還給李久,對他們說:“要不然你們倆叫個好友吧,也好把照片分享一下。”
“喂,你們幾個,快點上來啊。”
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龍鑫在山頂對我們喊,他們幾個已經開始爬了。
我:“走吧,我們也過去吧。”
李久:“好。”
我們選擇的爬山點是還是比較容易的,山體坡度比較緩,還堆積一些巨大的石頭(很穩定的那種)。
李久看著多多很溫柔的問道:“行不行?”
多多微笑著說:“放心吧,沒問題的。”
李久:“嗯嗯,那你小心點。”
我在后面看著兩個人,表情一臉無語。這哪里是兩個剛剛認識的人?分明就是一對多年的戀人在相互關心嘛。
我心里很后悔,為什么我剛剛不和他們一起上去……
“哥仗義吧,輕輕松松幫你搞定。”我悄悄對多多說。
“哈哈,不錯不錯。”多多說。
看樣子,她很開心。
“所以嘛,一星期的早餐有點少。”
“滾,本姑娘這里,不接受坐地起價。”
因為多多是女孩子,所以我們決定讓李久在爬最前面,多多在中間爬。
在遇見一些比較難爬的地方時,李久則會回過頭來拉我們。
他把多多拉上去后伸手過來拉我時,我擺了擺手說:“沒事,你先走前面。”
我們爬到山頂后,多多狠狠地伸了下腰,說道:“風景真好,感覺這個湘南縣都在我們的腳下,一眼望去只有天際線。”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用在這里最合適了。”李久說。
“哈哈哈,很合適。”多多說。
或許是這風景,又或許是兩個人漸漸熟悉,多多已經沒有方才那樣拘束,放開的她,顯得更加的靚麗。
兩人坐在山上聊了許久,多多臉上的笑容早以是藏不住了。
風把她的長發撩起,讓她動人的笑容在心上人面前表現的一覽無余……
是的,山頂的風景,山頂的風或許真的可以吹走很多東西。
如果有一天你很焦慮,不妨去爬爬山,看著平日里的高樓變得如此渺小;看看自己平時生活的環境真實的模樣,或許你就不焦慮了。
不是風有魔力,也不是山有魔力,而是平日里我們的目光看不了幾米。
我看著兩個人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獨自下了山。
秋風讓這朵待放的花苞開放,又在遠處的校園中,摘下了些許紅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