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諜影重重
- 宋末風華
- 黃連山客
- 2036字
- 2020-09-03 12:42:41
正這般想著,錢貴已經引著皇城司指揮使盧允升來到了近前。
趙禥先是問了關于文天祥的事情,得到的答案果然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雖然盧允升說的拐外抹角,含含絮絮,但整體的意思非常明確。
官家,這文天祥看似忠良,可那都是偽裝,他可不是個好人啊!
對此趙禥只能是在心中呵呵冷笑:“宦官群體最恨的兩個人,一個是文天祥、一個是洪天錫。現在兩個人都在進京的路上。也不知道會出什么幺蛾子?”
“話說,洪天錫和背后的謝方叔,當年與魯國公趙葵是政敵來得。魯國公年事已高,不能打起來吧?”
強行壓下心中的念頭,趙禥微微頷首。不可置否的說道:“文天祥一事,暫且放下,待到其入京之后,朕自有考教。”
見盧允升恭聲應命。趙禥轉而說道:“去查一查臨安府境內共有多少寺廟、道觀。各自風評如何?”
“這些寺廟道觀里名氣最大的是哪幾家?各有多少人?占地多少畝?與皇家聯系緊密的有幾家?”
“這些細細查來,需要多少時日?你給朕一個時間!”
這般說著,趙禥看向了盧允升。
不料盧允升卻恭聲道:“回稟官家,今日便可!”
趙禥眉頭一挑,訝然道:“今日,難道皇城司早已經在調查此事?”
盧允升搖了搖花白的頭顱,恭聲道:“回稟官家,您要的這些,臨安府衙的僧綱司、道紀司那里都有記錄。直接派人去取便可。”
聽到盧允升的這個回答,趙禥有些釋然,這倒也是,臨安府這么多寺廟、道觀。若沒有官府給他們登記在冊。妥善管理。只怕回出些大亂子。
當下問道:“僧綱司、道紀司的主官是幾品官職?下屬多少人?平日里都負責些什么?”
只聽盧允升一條一條答道:“回稟官家,僧綱司設都綱一人,從九品,副都綱一人,未入流。下屬滿額不過二十人,平日里負責發放度牒、為僧人登記造冊等一些瑣碎的小事”
“道紀司與其相仿,設都紀一人,從九品;副都紀一人,同樣是未入流。”
說到這,盧允升已經猜到了什么,恭聲道:“官家,僧綱司和道紀司,無法干涉那些寺廟和道觀,您要是想讓這些寺廟道觀做些什么,還需直接下旨給他們。”
趙禥微微點頭,是這個道理,畢竟七七四十九天的羅天大醮和雷峰塔下的僧侶祈福還沒結束呢。
自己當時便是下旨給寺廟和道觀,并沒有通過什么僧綱司和道紀司。
心念至此,趙禥淡淡笑道:“那便派人拿來,越詳細越好。”
“另外,你可知道蒙古那邊的情況?”
不料盧允升又是微微搖頭道:“回稟官家,皇城司的主責是宮禁和監察各地將領。再加上老臣乃一階閹人,沒有皇令不得擅出臨安城。所以皇城司這邊對韃子的消息并不太清楚。”
見皇帝皺眉,盧允升又說道:“不過,老臣知道一人,此人多次出入兩國邊境,策反韃子將領。對韃子國內的事情,應該是十分的清楚。”
聽到這句話,趙禥皺著的眉頭緩緩的舒展,出言問道:“此人是誰?現在何處?能策反韃子將領,該是個不小的官員。為何朕從未聽說過,朝堂上有這么一號人物?”
盧允升恭聲道:“回稟官家,此人并非朝中官員,乃是賈丞相心腹。姓宋名京,在賈丞相手下主管密諜一事。官家可還記得三年前,蒙古燕州總管張元歸附之事。正是此人所為。”
趙禥苦思冥想很久,才隱約想起這件事情,只是記不清徹,于是問道:“此事后來如何了?”
盧允升一時語塞,片刻后才小心翼翼的答道:“韃子的江漢大都督史權、亳州萬戶張弘彥率軍攻破燕州城,把張元殺了!”
趙禥微微皺眉,淡淡道:“可惜了!大小也是一州之地。幾千戶的百姓。”
頓了頓,趙禥轉而問道:“聽你的意思,賈丞相手中有一個密諜機構?難道朝中其他相公沒有?”
盧允升嘿嘿笑道:“許是沒有的,不然出入臨安城,定瞞不過老臣的眼線。”
聽盧允升這么說,趙禥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其他相公手中居然沒有密諜,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你連準備工作都不做,這。唉!罷了!
心念至此,趙禥便問道:“將賈丞相手下那些密諜做的事情,都給朕說說,讓朕看看合不合用?”
只聽盧允升一一念道:“四年前江淮劉太平被策反,事情暴露后被韃子處死。”
“三年前山東世候李璮反叛蒙古韃子后,歸附朝廷,賈丞相命夏貴將軍馳援,收復漣水軍及東海軍、海州。”
“但李璮自大妄為,想要朝廷冊封其為異姓王。惹怒了先帝和賈丞相,所以停止了對李璮的馳援。后來李璮黨羽及家人被韃子悉數斬殺!”
聽到這,趙禥抬手示意盧允升停下,出言問道:“朕記得夏貴是四川制置使。與山東相差甚遠,而且,山東歸附,難道兩淮制置使李庭芝沒有出手馳援?”
聽到趙禥的問話,盧允升小心的回道:“回稟官家,夏貴正是因為此功,才在去年升任了四川制置使。”
“李庭芝也是出手馳援。乘機遷徙韃子國內的上萬民眾到通州、泰州之間。又攻破蘄縣,殺死了韃子守將。”
趙禥微微頷首,這就對了!上次榮王說李庭芝大肆招攬人才,儼然一副小朝廷的姿態。朕還以為李庭芝要割據一方。
現在看來,還是服從朝廷的命令,這樣就好啊!只要給朕一些時日。朕有信心能壓服這些驕兵悍將!
心念至此,趙禥淡淡道:“原來如此,繼續說下去!”
盧允升繼續道:“賈丞相派遣屬下楊琳,策反四川大獲山的楊大淵不成。被其侄子楊文安擒殺。”
說著盧允升頓了頓,補充道:“官家,這楊大淵是叛將,七年前韃子大舉進攻四川時,投降的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