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血不流干 死不休(作者話里有大彩蛋,一定要看啊!)
- 宋末風華
- 黃連山客
- 3002字
- 2020-07-02 09:27:59
張信一槍將丁繼典刺穿,然后雙臂猛然發力,居然將一個穿著鎧甲的大活人挑到了空中。
大喝一聲:“死!”
便將丁繼典沉重的身軀拋飛了出去,隨后長槍在手中打了個旋,蓄力之后猛然橫掃,將一面將旗掃斷!
斬將搴旗!
跟隨張信殺出來的蒙古騎兵已經徹底的陷入到了瘋狂之中,斬將搴旗!這可是斬將搴旗!
在這一刻,張信這位老將軍已然徹底的成為了他們心中的神靈!
滿臉血污的張信,粗重的喘息著,周圍的事物一點點的變得模糊不清,直至再也看不到任何事物。
張信心知肚明自己快不行了,絕對不能讓麾下士卒看見自己的落馬!
左手緊握馬韁繩撥轉馬頭,右手長槍前指發出了最后一道命令:“殺!”
隨后便猛夾馬腹,朝著聲響最大的地方沖了過去,大喝道:“吾乃唐州張禧!呂文煥已被梟首!如今天軍已至,還不快快投降!”
身后的騎兵士氣大盛。也紛紛隨著張信一路沖殺!
高聲呼喊:“呂文煥已被梟首!如今天軍已至,還不快快投降!”
就這么攆著這支潰敗的宋軍是向前奔去。一支二百人不到的蒙古騎兵居然攆著上千人的宋軍倒卷著撞上了程大元的中軍。
只是混亂的戰場上,誰也沒有在意一個老人的無聲落馬,宋軍在逃,蒙古軍再追。
很快,這片戰場上就只剩下那匹戰馬孤獨的的徘徊在張信的身邊。伸出舌頭舔舐著張信蒼老的面容,希望自己的主人能夠再次醒來,縱橫沙場!
而在遠處中軍的程大元也聽見了戰場上的叫喊,不由嗤笑一聲:“張禧?可笑!唐州據此兩日路程,張禧還能飛過來不成?”
當即沉聲下令:“騎兵外圍游曳,偵查敵情,中軍列陣,箭雨覆蓋,防止他們沖撞中軍,各將派人收攏潰軍,擅自逃離者,斬!”
隨著程大元的命令下達,整個中軍都開始運轉起來。
隆隆的馬蹄聲響起,在數千騎兵在外圍游曳,中軍布下防御陣型,陣型的中間便是程大元的將旗。
嗖嗖嗖!
一陣箭雨洗地,便讓潰敗的前軍士兵想起了軍法的嚴厲,紛紛避開中軍的陣型,向兩側逃去。緊接著被程大元撒出去的人給收攏整頓。
并不明亮的月光下,程大元已經看到了致使自己前軍潰敗的罪魁禍首。不過百余騎兵!
程大元臉色十分難看,在心里暗罵一聲:“丁繼典你真是個廢物!”
這下用不到程大元發話,在外圍游曳的上千宋軍騎兵便已經沖殺了過去,千騎對百騎,不過一個沖鋒,戰場上便已經沒有了還可以戰斗的蒙古騎兵。
程大元眺目遠望,看見一條火龍正向這里飛快的逼近,是騎兵,看規模約有千騎,程大元急忙命騎兵回陣,準備下一次的戰斗。
卻見那條火龍突然停在遠處,然后一小串火光從陣中分出,向著這里疾馳而來,程大元的隊伍里也分出一隊騎兵前去探查情況。
沒一會,程大元便知道了那支騎兵的來歷,居然是呂家的騎兵。
不過奇怪的是,領頭的呂師望并沒有前來與程大元見禮,而是派人道了聲:“鹿門山戰局未定,失禮之處還請防御使海涵”。便帶著人馬,轉向回了鹿門山。
呂師望現在心中焦急萬分,倒不是因為張信的尸首落在了程大元的手中,憑空讓張信分去了偌大的戰功。
而是就在剛才,自己派出去的二百騎兵追上來回稟。說是那支逃遁的騎兵,都是些活不成的傷兵和死尸。
被人捆綁在馬上,由最前面的幾名騎兵牽引著逃離戰場。所以便留下了幾個人牽著那些戰馬回營。
呂師望越想這件事情也不對勁,大戰之際,為什么要將這些死尸運出去吶,完全沒有道理,這里面必定另有隱情。
果然還未回到鹿門山的前山,呂師望便在一處山坳處發現了那群馱著死尸的戰馬。周圍還有十二具宋軍的尸體。
呂師望大怒之下是急忙派出人馬去追蹤逃掉的兇手。
他現在是徹底的明白了,蒙古人一定在這群傷兵里藏了重要的人或東西。利用了自己的大意。從而逃出升天。
而就在距離鹿門山十幾里外的地方,徐南辰騎在馬上,用左手摸了摸懷中的功勞簿、襄陽府的詳細地形圖和那封書信。
不禁又一次回想起下午發生的那一幕。
“為什么是我?”
“因為李連奕不想走。”
“為何不是三位張將軍。”
“區區百戶,他們不配!”
想到這,徐南辰回頭看了看身后的張氏三兄弟。剛才他已經問過,他們是李連奕送出來的。
好一個忠心耿耿的李連奕。你這是何苦?又為何不自己逃出來呢?
罷了,且不去想這些,如今之際,當盡快趕往唐州,將鹿門山失守,張信老將軍戰死的事情告訴唐州總管張禧。
也不知道張禧知道自己的族兄戰死會是何等反應。
鹿門山內城,如今城中的大火已經被宋軍徹底撲滅,士兵們都在找一些避風的地方,點起火堆取暖。
這些宋軍清點著這次的斬獲。嘴上有哭有笑。神情各不相同。
而呂氏叔侄三人看著程大元派人送來的長槍,一時都有些唏噓。
這桿長槍本是呂師龍的,后來被蒙古軍繳獲。在今夜的交戰中,呂師望便在與張信交戰的過程中認出了他手中的長槍。
呂師望不自覺的舔了舔掉落兩顆門牙的牙床。出言問道:“我三弟的槍是從何處找到的?”
程大元的親兵顧林想了想回道:“聽下面人說,是在前軍潰敗的地方,當時馬上的老賊不知為何突然跌落下馬。戰馬徘徊在他身邊遲遲不肯離去。”
呂師望心里莫名的一堵,再次問道:“他是如何死的?”
顧林又是想了一想,才一臉歉意的回道:“這個,小人確實不知,只不過驗明尸身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右腿上有一道深可見骨的傷痕,應該是流盡了鮮血而死!”
聞聽此言。呂師望當下了然。那道傷口定是當時兩人交戰之際,自己留下的那道,卻沒想到能致張信于死地。
一時間心里即是有些唏噓張信的落寞離世、又是有些慶幸張信最后的對手是自己,死于呂氏之手。沒有辱沒這名老將。
待到顧林走后,呂氏叔侄才再次開始商議此戰的得失。待到清點完傷亡過后,叔侄三人是大吃一驚,
居然在不知不覺中麾下兵馬已經戰損超過了三成,接近五千名大宋將士的傷亡。
尤其是這里面還有近千名騎兵的傷亡,要知道大宋向來缺馬,到目前為止,大宋在籍的戰馬也不過五萬之數。
這里面大都是民間養得馱馬,真正的戰馬根本不多,再加上分散到整個國內,想要組建一支成規模的騎兵實在是太難了,
哪怕是占據大宋三邊之一,京湖戰區的呂家,也不過是靠著呂文煥在襄陽,近水樓臺先得月,從鹿門山榷場搞到了幾千匹戰馬。
而戰馬只是組建騎兵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騎兵的素質。
首先士卒要高大威猛吧,而就之這一條,就讓呂家肝疼了好久,
因為大宋現在的國土大部分都在長江以南,南人少有高大威猛者。
最后還是靠著呂家在各地的故交親朋,各方搜集之下,才找到了足夠的兵員。
這還沒完,騎兵你要會騎射啊!騎兵講的就是一個弓馬嫻熟。
這一點又讓呂家是操碎了心。在加上后期的養馬,鎧甲、武器裝備等等。
就算呂家背后有丞相賈似道調用朝廷財力的鼎力支持,也是陷入了這個騎兵的坑里是欲仙欲死。
直到今日,整個京湖戰區內也不過有成規模的騎兵七千騎。
而呂文煥麾下則只有兩千騎。再加上呂師望帶來的五百騎。戰前共兩千五百騎,如今折損了一千余騎,還只剩下不足一千五百騎。
如此慘重的傷亡,讓呂氏叔侄都心里發苦。
不由的心道:“若是再與唐州的張禧一戰,收復均州,這一千騎兵還能剩下幾人?”
就在呂氏叔侄傷感之際,遠在東方的臨安城。
魯國公趙葵也終于結束了一天的勞累,離開了功德寺。
皇帝趙禥目送這位老人離去,是長出了一口氣。
經過這一日的詳談,趙禥只覺得胸中的郁郁之氣消散了不少,或許今晚不會再夢到山河破碎的場面了!
在城中的另一側,大宋的道宮。盤坐在法壇之上,正在住持羅天大醮的雷淵真人黃舜申突然似有感悟,急忙借助羅天大醮之力在袖中掐指一算。
心道:“不妙,國運有變!”
隨后悄無聲息的運轉望氣術,只見臨安城上方正在盤旋不斷的真龍氣運似乎更凝實了一些。
當下心中一松,可在向北方望了一眼之后是大驚失色。喃喃道:“為何武當山的血光之災會轉變成黑云壓頂之勢?真息你可要萬般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