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只是沈嘉言的心情不好了,現在警方又有了新的線索。
據沈月最后的說法,她的確是聽到沈嘉言和莫湘君的對話,的確是他們親口說出他們把張哲打死的。
再加上前后的聯系,雖然張奇山一致認為是張齊,可是現在想想,張齊怎么也沒有動機,就算是張哲他的爸爸沒有借錢給張齊,但是也不至于把張哲這樣殘忍的殺了吧,況且他們之前還是朋友,這怎么也說不通。
而沈月她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撒謊,現在的沈月的傷勢在加重,就算是以后好了,也是會癱瘓,畢竟他的脛骨都已經裂開。
既然沈嘉言在暴露之下都能把一個正常人的頸骨捏有裂痕,那么,在暴露之下又怎么會殺不了欺負莫湘君的張哲呢?
經過警察的進一步調查與了解,而且案情又有了新的進展,警方的猜測已經實錘,張哲被殺一案,的確與沈嘉言有關系。
沈嘉言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到底是哪里出現了紕漏,原來并不是出現在張哲的身體上,而是在旁邊的那一堆水泥之中。
沈嘉言竟然是用手將水泥砌起來的,怎么會不留下一點痕跡呢?
雖然最后沈嘉言被警察抓走,但他自己卻顯得有些云淡風輕,這不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樣子,也是他們斷定沈嘉言的心理一定有問題。
他們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沈嘉言的父親沈松根本不接受這個事實,在他的眼里,雖然自己以前很少關注沈嘉言,但是沈嘉言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而且沈嘉言是一個學習非常優異的三好學生,怎么可能會做這種事情?
可是沈松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情的確是自己兒子做的,他真的很難接受,她經常去看自己的兒子,可是自己的兒子根本都不像他的兒子,跟他說話的態度也已經轉變,變得那么陌生。
原來,沈嘉言這么多年是受了太多的委屈,他從來沒有發現過,他一直都壓抑在心底,他為什么會那么喜歡莫湘君,無非就是只有莫湘君愿意聽他說話,更愿意接受他。
所以,莫湘君對于他而言,早就不只是喜歡了,更上升到一種知己的關系,如今莫湘君也離他遠去,在他的心里,他早就沒有了盼頭。
他也不必將那些憤恨埋在心底,他要說出來說的痛快。
“沈松,還不是因為你這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才導致我現在這個樣子,當初你因為自己心里那點自尊,竟然將氣全部撒到我的身上,別人不管怎么欺負我,罵我打我,你就覺得只要人還活著就沒事,你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我也是個人,我也有思想,不是他們隨便打罵的畜生!你呢,作為我一個父親,你在做什么?你天天喝酒,多少錢都被你敗光,我沒有錢,當生活費,我只能去撿瓶子去撿破爛,別人不僅給我起了個破爛王的稱號,還說我掉進錢眼里了!初中的時候,我親眼看到我的一個同學被他們打死,給我心靈留下了多大的陰影,我也不敢和你說,最重要的是我那個同學就那樣白白的被人打死,甚至根本都沒有人關注她!”
沈嘉言停頓了一會兒又說“你現在問我為什么要殺張哲,張哲和我有什么仇?才多大,又會做多少傷害我的事?”
“你也太天真了,他做了多少傷害我的事,或許只有我自己知道,你有管過嗎?你關心過嗎?”
“嘉言,我!”
“你閉嘴!他從我剛上初中開始,就和其他的那三人一直欺負,一直欺負我,不但打我,罵我,還經常說一些非常讓人難受的話,不僅如此,還當著我的面罵你,罵我的母親,罵我試試勞改犯的兒子,你知道我當時心里有多難受嗎,我恨不得不做你們的兒子,可是我沒有,因為媽媽說過我要當一個好孩子,她會回來,到時候我們一家人就可以開開心心,再也不會分開了,可是我還沒有等到她回來,她就那樣離開了我們,后來我又遇到了莫湘君,原本我以為可以,因為她我一切都可以放下,我一切都可以忍!”
“可是沒想到,張哲就連我喜歡的人也要跟我搶,還用那種手段,情急之下,為了救湘君,我只能那樣做,難道他不是活該嗎?而那個沈月,更過分!竟然找來了一堆人想要強迫湘君,湘君哪里肯,就這樣,湘君被他們逼迫的從樓頂摔下來,血淋淋的躺在我的面前,就在那個時候,我的心已經死了,再也不會活過來了!”
“既然你們都不會關心我,也不會理我,更不會因為我的事情而感到傷心,那么就請你以后不要再來看我,這也是你最后一次來看我了!”
沈嘉言說完,便跟隨旁邊的兩個警察離開了。
留下沈松一個人呆呆的坐在那里。
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子,什么時候心理積攢了這么大的怨恨,他真的,他真的小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小罵根本沒什么,畢竟之前他的同事對他說了那么惡毒的話,他也沒有在心里一直生根,雖然當時他也很氣憤,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每個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就這樣的,他以為,造成了自己孩子無法挽回的一生。
后來,沈嘉言,沈月,張齊都受到了生硬的法律制裁。
要問這一切到底是誰的錯,誰也說不清楚。
又過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在一片不知名的山中,幾個采木材的工人發現了一具腐爛的尸體,經過警察的鑒定,竟然是失蹤已久的李晶晶,誰也不知道她是因何而死,為什么會在這里……。
有人說,沈嘉言的悲劇都是因為校園暴力的存在才導致很多學生心理身體有了負擔。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校園暴力的源頭在哪里?
在于每個家庭,有的家庭屬于那種原生態的家庭,對孩子疏于管教與呵護,孩子自然會走偏路,最后他們只能說一句,是孩子自己不學好。
可是,不學好那也要看是跟誰學,如果孩子沒有學到好的東西,那么有人來糾正嗎?有人來教他們應該學什么,不應該學什么嗎?
所以,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是一張白紙。
你讓它變成黑色,它就會變成黑色,你讓它染成白色,它就能染成白色。
所以,請不要把一切的責任都歸根于別人,有時候想一下自己,或許自己才是罪魁禍首吧。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