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棉襖》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
無論身在何方心底記憶都無法忘懷,
不管是喜還是悲畢竟那是一一走過,
在不往將來的日子中拂曉了那份情感。
往事不堪回首種種畫面還跟昨天一樣,
對自己點滴的過去說一聲珍重和再見,
那樣的物是人非終歸成為塵土不再有。
…………………………
小時候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過年,
過年了就會有好吃的,好玩的,
有新衣服穿,有糖葫蘆,也有鞭炮聲。
記得離過年不到五天的時候,
風雪交加了兩天兩夜,直至暖陽重現,
才看到全村每一寸角落都被蓋上了白色世界。
厚厚的積雪,
將大半個當院門淹沒住了,
人們踩上去會發出咯吱的響聲,
記得那是從沒見過那么厚的積雪,
將人的半個身子都埋沒了進去,
近處!
屋檐上結成很長的大冰坨,
沒有融化的痕跡。
木窗之下有殘缺,有傷痕,
不知走過多少年。
門縫有麻袋填補的空缺,
寒風過去依舊寒冷。
屋內升起了暖爐,
大手,小手,圍在一圈,
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溫暖。
外處!
用大砸刀砸過的土草房子,
被雪壓得緊緊漏出一柳柳腦袋來。
鴨子趴在拖拉機車底下相互依偎,
它們排放出來的不明物被凍成小土包。
母豬在豬圈里哼哼直打轉,
用肥沃的大嘴啃食鐵門下的冰嘎。
自家所用的柴火,燃盡在罩坑門里,
隨著炕尾向上升華到屋頂煙筒之處。
從不遠不近的距離那聞到每家獨有的特色味道。
遠處!
樹梢枝頭雪珠在那里沉睡,
鳥兒向更遠的地方飛翔,
不在有它們留下的痕跡。
空落的窩糙襲卷在柳岸,
那里是一片荒涼……。
白茫茫大地,厚地天荒,
人們播種的殘留,
在雪色的世界里等待。
今日好封年,才望好大雪,
老一輩人的思想變成了現實,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些話在孩時身上也變成了現實。
過年代表著團聚的日子,
多少人在外流浪沒有故鄉故里。
今年也是最后大集的末尾,
風雪之大也阻擋不了人們備齊年貨的腳步。
這是村子唯一能夠熱鬧的地方,
一切喧嘩之聲,
傳入更遠的地方里去。
那位白發蒼蒼賣糖葫蘆的老人,
還像原來那樣,
身披多處有補布的棉服,
套起二套棉褲,
被一群孩子擋住去路。
還有一位豆油奶奶,
趕著馬車圍在村子里轉悠,
手中揮舞鞭繩高聲哼唱,
那是可以用大米和高粱換回的豆油,
她那滿滿的豆油桶,
一天也不知道能賣出去多少,
在這石頭墊付直打滑的小街巷里撒了一道,
從不見她心疼這些。
依舊不回頭,
向著前方而去。
那里有個穿著紅色棉襖的小女孩,
蹲在寒風凜冽的門墻角處吃著手中的餃子。
她那被凍得透紅的小手啊,
在餃子餡中滲透出來的油水一起形成了冰牙。
她那頭上兩邊用線繩戳好的丸子發線,
擋住了頭額下邊那雙眼睛。
這樣的距離越來越模糊了,
我們從來都沒說過什么話,
只知道它們是一家,
每逢老人出去后,
她就會一直在這里等。
真心的想用內心去接近她,
也算是我們童年里的玩伴了,
手中的糖葫蘆嚼啊嚼,
成了我們的信號,
你伸出來手來沖我說:
你家的豆油該換新的啦!
明天拿二斤大米來,
送到我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