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蓋頭》
一陣槍聲響在草棚崗哨的最高處,
在漆黑的夜晚中看不到放槍的人是誰,
但這槍聲在山谷中一直回響很多遍才停了下來,
寨主隨后帶領眾多家丁從寨中走進鋪好紅地毯的兩邊,點起火把等待迎親的人歸來,
跟在他身邊的有廟里念經的活佛,
還有頂著高帽身披袈裟的門薩。
這幾人不斷搖晃手中的空靈和一大坨鈴鐺,
將這些聲音一層層的傳向已經大開的寨門之外,
那里有馬蹄之聲,
是迎親歸來的隊伍,
最先打頭陣的是一對佳人,
新娘頭披紅蓋頭,
看不到新婚艷抹的容顏下只漏出了下巴。
腳下紅色繡花鞋帶有朝鳳圖暗紋的裙樓處,
緊貼白色的馬皮肚囊顯得更加紅艷,
她與新郎共同挽起一條大紅球拋向人堆里,
人堆里的人群,頓時變得熱鬧起來。
隨它們而歸的那些人將火把緊湊到了一塊,
這使前方的路看得更加清晰了,
新郎與新娘同時越過下人,
跨過火盆往大廳里走去,
外邊的人沒有跟進來,
它們把手中的火把扔在一塊,
隆起高高的火焰,
這火焰沖天在望不到光亮的時候,
山谷里頭豺狼虎豹有了看到獵物的希望。
人們在這一刻布滿新婚的喜悅,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繞在篝火旁唱起民俗的歌謠。
管家在庫勞里搬出兩大箱銀元,
在最高處的寨子上往下揮灑,
那是一個莊嚴的動作,
人們撿到手中的銀元,
足夠換取一年多的口糧,
“跪謝少東家,跪謝三少奶奶?!?
大家以齊聲同喊,
揚起高揚的炮擊聲代替謝恩。
那個紅色雙面大喜字是由醬面糊貼在了木樁上,
疊加進許多帶有蠟燭的燈芯里被高掛在差不多與寨子平高的刑法場中央,
北風扭出裂開一道長口子那塊布被蠟燭點燃掉落成了灰煙。
吹進站崗放哨還沒過酒勁的鋼槍之上化成了雪花,
在于大廳里那些祭拜佛家的幾人正在高喊:“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三拜爹娘,
四入洞房?!?
禮畢,先由爹娘攙扶女兒家送入新房。
新郎已自身下禮陪酒園桌照看客人,
時節已到眾人紛紛離去,
唯獨有家奴的孩子們還在拾與糖果。
透過剪紙窗縫,
見那女兒家挽手坐于床頭,
紅紅的蓋頭在那高大紅蠟燭之上,
顯得比之前更加紅拙,
新郎進屋與其喝下交杯酒。
拿起鐵桿解下新娘的紅蓋頭,
紅紅的蓋頭挑了起來,
那一抹紅絲偏向了窗外,
孩子們拼命的追去。
所有一切都變沉靜啦,
一對新人互相握緊雙手,
看那床里還有沒碰過的干果雜物,
全都被回來的孩子們收到了口袋里,
不知為何一對新人的眼淚滴濕了新婚綢緞上,
下人們敲門端進幾盆清水為它們替換了素裝。
北風還在遠處呼嘯,
里邊卻夾雜著轟隆隆的炮火聲,
完成革命的紅軍將要打下這里,
解放明主壓迫的制度,
解放被土匪占領的山寨,
所有男丁能打槍放炮的都派了上去,
寨主帶著它們在禿鷹嶺那與紅軍對轟月八有十,
終于炮聲碰碎了寨門,
祖國送我們到更大的家庭里去。
女兒家依舊在哭泣,
最初的紅蓋頭在炮火中被碰碎,
人們從新為她披上了紅蓋頭,
人們從新為她穿上新婚的綢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