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才藝展示
- 半宵清夢
- 溪楠溪溪
- 2466字
- 2021-01-07 06:00:00
等待第二關選拔的時候,我們這一行人被安排在了一處桃林稀疏的空地上。
遠遠的,我便瞧見了那位七小姐也順利通過了第一關,正向我們這里走了過來。
“三哥,你說這七小姐人品如何?”
聽聞我的問話,劉三驚詫。
“你還真的瞧上她了!不過他家可是只要入贅的,你家舅父能同意嗎!而且我還聽說這位七小姐自己的眼光也極高,否則也不會二十歲了,還待字閨中了。”
“二十歲又不老!”
我自言自語道,
劉三聞言,更是一臉驚詫。
好似我說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一般。
“難怪李兄這般年紀還未成婚了……”
劉三說到一半突然覆在我耳邊,悄聲又接著說道,
“你有所不知,他們原以為那日百花樓中你家季掌柜把你抗走,又整日的混在一起,想必你們二人是有些關系的。否則又怎么會他不娶,連你也不娶呢!”
我擰眉,心想這種非議還是有了。但我依舊裝作不可思議的瞧著他。
“胡說!”
劉三正色道,
“是,今日看到李兄如此關注七小姐,我也斷定他們是胡說了。你若是看上她了,我這就上前替你去問問如何。”
說著,劉三還真的想要上前。
我一把拉住了他。
“三哥,你休要嚇壞了人家七小姐,再說,咱們別忘了今天來這里的正事!”
劉三看了看那邊已經開場的第二關只得嘆息著拉著我趕緊走了。
這第二關的守關人,是一位中年男子。自他一出來,場內眾人的目光瞬間便被吸引了過去。
只見那人氣質斐然,聲音渾厚,有震懾力,場內眾人不由得自心里對此人崇敬起來。
而我卻有些后悔來到這里,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庸王,君成庸。
我這才想起,臨安城本不是庸王屬地,但是自那三皇子君成桓叛亂、榮妃娘娘被貶冷宮之后,這本屬于三皇子親舅父鎮守的臨安城便都歸于鄰城漢中城主庸王的管轄之內。
今日為太子殿下選拔人才的大事,這臨安城之主怎能不參加呢。
只是所幸,庸王那位看上去就玲瓏剔透的王妃并沒有來。若是只有庸王一人前來,希望他今天不會注意到我。
雖然我自覺已然裝扮的很是熟稔,但是這看到了熟人心理上不免緊張。
“眾位聽好,此關需要眾位結伴而行,而且不能少于三人。結伴之人必須同時闖關,如果通過了,同伴便能一起順利通過,但如果有一人未通過,那么同伴便全部闖關失敗。”
吳大人宣布完規則,臺下眾人一片嘩然。
“請問吳大人,這關咱們考的是什么呀?”
“進去之后,你們便知曉了!”
吳大人說完,便已然不想再多說的模樣,并且示意各位盡快結伴。
眾人見狀,更是愁眉緊鎖。
明明剛剛第一關簡單的令人不可思議,這轉眼第二關確又難得讓人糾結。
這一人闖關,全憑實力,還好把控。若是換成了三人,只要其中一人稍稍差些,恐怕這關就通不過了。特別是組合的人越多,失敗的幾率就越大。
而且不知考題和里面的情況,這組合起開更是為難。
“李兄,你瞧我們三人一起如何?”
就瞧見劉三不知何時竟帶著孫家七小姐已然站到了我的面前。
“三哥?你這是……”
也許見我一臉為難的模樣,那位七小姐彬彬有禮的率性說道。
“孫香兒久慕李少爺大名,今日得見,果真一表人才。還請李少爺不要推辭,我是不會拖累大家的。”
見七小姐這樣說,我也不好推辭。
那邊的開場鑼聲已然響起,眾位書生們多也結伴完畢。
隨著兵士把第二關關門打開,眾位書生們一擁而入。
只見里面一張張門板一樣大小的空白木板迎面而來。木板旁邊的桌子上,只放著幾個杯子,外加幾壺酒。
難不成這關是要讓我們飲酒作詩不成。
庸王笑看眾人,說道。
“本王聽說,這次臨安的劉同昌,學問不錯,那么這第一個來闖關的便是他吧!”
就在眾人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上前闖關的時候,庸王的這句話暫時讓大家松懈了幾分。
要知道,這劉三在臨安城內因為為人大方,又有真才實學,所以眼下這些人都與他關系不錯。
現在雖然自己不用第一個上前,但仍然不免為劉三擔憂起來。
劉三聽完頓時覺得為難的看了看我和七小姐。
那意思好像是在說“對不起,拖累你們了。”
看著這場內的情景,旁邊的七小姐倒是面不改色,還一臉自信的瞧著我點了點頭,我只能鼓勵的也拍了拍劉三的肩膀。
看來這內定的名額也并不好拿啊!
我們三人上前,先是看了看一旁的吳大人,想要讓他看在往日的提點上多少給些提示,可是吳大人只是瞟了一眼正旁邊正假寐坐在一旁的庸王,搖了搖頭。
那意思好似是他也不知這關到底要考些什么。
我看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把劉三和七小姐拉到一旁。
在一陣商議過后,我和劉三二人先行站到了題板前。
見我們好半天還不開始,庸王不覺面色一凜,剛要開口,我便趕忙說道,
“桃花坡上桃花亭,桃花亭下桃花仙。”
詩句念完,劉三在木板上龍飛鳳舞的寫下了此句。
我倒下一杯酒水,遞到他的眼前。
這時場內的涼亭之下,琴瑟聲頓起,是七小姐已然拿來了一把古琴,在亭下揚手輕撫。
劉三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而我們也來到了第二塊木板之前。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我提著酒壺,輕輕為劉三斟滿了一杯酒,然后再一支桃花旁淡漠的嗅了嗅。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我一臉欣賞的瞧著劉三那讓我極為佩服的字跡,聽著耳邊琴瑟悠揚,伸手折了一支桃花,朝著七小姐的方向搖了搖。
七小姐頓時羞紅了臉,手下的琴音卻更加的綿長。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我也不知此次的安排是否合格,但是也只能想到這首唐伯虎的桃花庵來附和這場景,而且也只能這樣無奈的把闖關當成了一場才藝展示。
劉三的字,七小姐的琴,還有我的詩,如果在現代人看來,興許沒有一點美感,但是在這一棵棵開的正盛的桃樹下,卻讓我們三人這一場表演看上去十分的成功。
我忐忑的偷瞄了一眼庸王,確是瞧見他換了個姿勢,正好整以暇的瞧著我。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望著眾人還有吳大人有些驚呆的目光,我知道,我們算是能通過了。
只是庸王那一副突然凌厲起來的眸光,讓我為劉三幀酒時的手微微顫了顫。
那其中有復雜的審視,又質疑的猜測,還有幾分似曾相識。
我不自覺的摸了摸我的小胡子,幸好,幸好,貼的還算緊實。
這才放心又道,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劉三最后一字收筆,臉色因為喝了幾杯酒水已然有些微紅。而七小姐的琴音也在此時悠悠散去,翩然而至。